中俄施压有效,北溪事件又有新版本,德国终于有了点脾气

观察者网消息,沉默一个月之后,美国大报《纽约时报》终于“系统性”地报道了北溪管道被炸事件,并给出了一个新版本,称破坏管道的凶手极有可能是“亲乌克兰团体”。

而这个团体的人员构成,可能是乌克兰人,也可能是俄罗斯人,也可能兼而有之。

报道提到,美国和英国都没有参与,也没有证据表明俄乌官方参与了此事。

(记者赫什)


美国找出了一个合适的背锅侠

美媒此次发布长文爆料,明显是在为美国发声,或者说是按照美国官方的要求发声。

文章的消息源,几乎全部来自“匿名美国官员”。

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转移视线,进而把炸毁管道的黑锅扣到所谓的“亲乌克兰团体”头上。

至于这个“亲乌克兰团体”到底是什么,美媒闪烁其词,说是由乌克兰人和俄罗斯人构成,但又否认俄罗斯和乌克兰官方有参与。

让这样一个团体背锅,确实很合适,把欧美俄乌各方全部摘了出来。

美国可以借此洗白自己,因为现在都怀疑美国是幕后黑手。同时,美国也能把俄罗斯的责任给撇清,即便俄罗斯作为受害者本身就没有理由对此事负责,但是西方的一些声音一直在进行炒作。如果给俄罗斯洗刷了冤屈,俄方有可能会放弃追究此事。

(北溪管道爆炸现场)


各方的反应

美媒发声后,乌方立马回应,表示乌克兰与北溪管道被炸事件无关。至于“亲乌克兰团体”是什么,乌方也没有任何信息。

从乌方的表态来看,就是急于撇清关系,反映出美媒编的这个谎言很没有技术含量。

俄方则是不买账的态度,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美国应当回应俄罗斯的要求,而不是用“匿名消息源”混淆视听。

德国的回应也很有意思,德国官方表示,注意到了相关报道,但德方自身的调查仍未得出具体结果。

俄乌德三国官方回应一篇美媒的报道,表明三国都认为,美媒这是在替美国官方发声。

从德国的回应来看,虽然给美国留了余地,称自己还没有查出结果,但多少也有了些脾气。德国这么说,显然是不认可所谓的“亲乌团体”破坏了管道的说法。提醒美国,注意到了美媒的报道,但并不认可这种说法。

(北溪管道标志)


中俄施压有效

在赫什爆料之后,西方集体沉默,而中俄两国则是一直要求美国给一个解释。

时隔一个月后,美国大报发布了引发各国官方回应的报道,表明中俄的施压有了效果。

虽然美国现在仍在赖账,试图糊弄过去。但欧洲讨说法的声音越来越大,美国已经无法保持沉默。

这就是中俄的“战术”,美国不承认自己是凶手,那就解释清楚,证明自己不是凶手。

逼着美国发声,说多错多,现在美国官方仍然不敢正面回应此事,只能通过美媒发声,说明美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又怕越描越黑,只能借美媒之口给自己洗白。

而这种混淆视听的报道,并没有起到洗白、甩锅的作用,反而让美国陷入了更大的被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德国   哈罗   乌克兰   混淆视听   大报   俄罗斯   美国   凶手   爆料   此事   管道   俄罗斯人   团体   脾气   消息   事件   官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