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陵山一村全是守陵人,可2000年来不知守的是谁,墓主人是何人

1

在河北满城县城的陵山脚下有一个小山村。

它的四周被高大巍峨的山川包围着,如果不是专门寻找压根就发现不了。

就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中,却流传着一个将近千年的“习俗”。

上到耄耋老人,下到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都知道自己是“守墓人”。

仔细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村子叫“守陵村”。

只是当问道他们守得古墓是谁,以及地点在哪里的时候,大家都纷纷摇头。

“我们也不清楚,这是两千多年来祖传下来的习惯。”

那么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守陵村”守护的究竟是什么?

直到一次意外的挖掘,这个沉睡千年的秘密才最终被揭开......

2

1968年春夏之交的时候,驻扎在满城当地的一支军队,准备在陵山上执行任务。

他们选取了陵山东坡的一处山,绑好炸药后准备爆破。

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按说爆破应该会有很多碎石掉落,可这次为何只有零星几块?

有几人提着手电筒,壮着胆子就前去看了一眼。

不看不知道,里面居然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石洞,仔细感受还有阴冷的风吹出来。

这山洞又是什么时候挖掘的呢?

怀着满心的疑问,他们往幽深的洞里走去。

他们贴着墙往深处探去,感觉墙壁非常的冰凉光滑。

也因此断定这山洞一定是人工建造的,不然为何一点青苔也没有呢。

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亮,发现里面摆放着很多青铜器、铁器,以及一些腐朽的木材。

再联想到附近“守陵村”的传说,便察觉到这里有可能就是一座古墓。

他们立刻向上级描绘了洞中的情况,任务也随即停止。

此刻谁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首先得知这一情况的河北文物局,率领专家风风火火的前来勘察。

他们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要知道一个古墓所附带的历史文物研究价值是极高的。

但在进入山洞之后,却直言:

“这陵墓恐怕不能发掘。”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他们一进墓穴之后,发现其中的规模实在是太过宏大。

先不说这座墓葬背靠陵山主峰,前面还有小河环绕,整个样貌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太师椅,简直就是古代风水中的绝佳之地。

而且它的总体积到达了2700立方米,除了墓室之外,还有很多瓦房和石板房。

换算一下古代的生产水平,大概需要一万人不眠不休地劳作十年之久。

再加上从洞口到墓室的路途中全部都是车马的遗迹,似乎是在等待载着主人出发。

数数足足有16匹马和4辆车,这其中还包含着一辆安车。

安车放在古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即使有钱恐怕也买不到,往往是古代皇帝以及诸侯,要么就是退休的重臣所用。

穿过这条长长的甬道之后,他们又发现了大量的陶瓷器皿和酒杯,足足有上百件。

这其中最显眼的便是十几个酒缸,上面甚至还用朱砂写了具体都是什么样的酒,大部分都是由五谷杂粮酿成。

当他们清理到地面上的物品时,发现了大量属于西汉王朝的五铢钱。

并且上面还刻有“中山内府”的字眼。

察觉到这是一个汉代的墓穴后,河北省文物局的专家马不停蹄继续向上级汇报。

当时周总理亲自查看了报告,并且格外重视这次古物的发掘工作。

专门任命当时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来主持发掘工作。

这座墓室主人的神秘面纱,也即将揭开......

3

当时皇帝会将中山一带分封给一些诸侯,所以应该是一位中山国的诸侯王。

但当时的诸侯王共有10位,那么这位主人又会是谁呢?

他们在器物的铭文上发现了几年的标注,从32到39年都有。

根据这一点,再结合古书的查阅,很快就锁定了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

他是历史中,唯一一位在位30年以上的中山国诸侯王。

难道村民千年来守护的皇陵就是刘胜吗?

此时专家们还不敢就此下定论,因为只有找到棺椁才能真正确定。

他们根据古代皇室墓穴的建造标准,推断存放棺椁的后室位置。

只是找到后却大失所望,出现在他们面前的只是一面黛青色的石壁而已。

就在众人悻悻离开的时候,一位具有经验的专家却开始在石壁上面摸索探寻。

他突然发现了一扇伪装成跟石壁一样颜色的石门,打开后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棺椁放在汉白玉制成的棺床之上。

经过2000多年的洗礼,这座棺椁早已塌陷。

经过考古人员细密的找寻,也没有发现墓穴主人的尸骨遗骸,却发现了一件整齐的金缕玉衣。

原本发现这么一座巨大的墓穴,就已经是当时我国考古事业的一大里程碑,完全刷新了我国的考古历史。

如今又发掘出了一件谁都没有见过的金缕玉衣,更是让人难掩激动之情。

在古代,金缕玉衣可以被称得上是稀世珍宝,顾名思义就是用金丝缝制而成的玉衣。

古人的思想中,玉代表着君子之风,如果死后能够佩戴着玉,是可以保证尸体不会腐烂的。

不过反观汉代历史,金缕玉衣一般是皇帝的专属,诸侯或者公主都是银质的。

而且玉衣的随葬制度在汉代末的时候就已经被废除了,这也是世人第一次真正见到。

这次发现的金缕玉衣,长度有1.88米,金丝质量超过了1000克,还用了将近2500块玉片。

耗费的时间和金钱,更是难以想象了。

就在考古专家们对此感到震惊的时候,却得到了另外一个消息。

在距离这个墓穴100米的地方,又发掘出来了一处墓穴。

虽然墓穴的规格比不上现在这座墓室,但同样完整出土了一件金缕玉衣。

根据猜测,这件金缕玉衣应该是属于刘胜的妻子窦绾。

不过如果这个墓穴真的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墓穴,根据汉代的制度,他们是没有资格随葬金缕玉衣的。

难道是想造反不成?

就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郭沫若先生正好听闻这件事赶来。

他再细细研究之后表明,玉衣随葬制度在汉代中后期才明确规定了使用等级。

可刘胜所处的汉代前期对此管理并不严格,所以在他的墓穴之中发现金缕玉衣也并无可能。

最终他们结合了两处墓穴中大量器皿和铭文,最终确定为中山靖王刘胜与其妻子窦绾的墓穴。

那么在历史记载中,这刘胜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呢?

4

在史书中,只用了四个字就概括了中山靖王刘胜的一生:乐酒好内。

而且对于他的故事,多半也是从他子孙刘备的口中得知的。

当年刘备之所以能够自称“皇叔”,也是因为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但刘备也是刘胜生平中最能“拿得出手”的后辈了,反观他自己,也就是极为平庸的一辈子。

刘胜是汉景帝的第九个儿子,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兄长。

他在16岁左右就被汉景帝封为中山王,就在现在河北的满城附近。

他深知此地距离皇宫极为遥远,父亲的手伸不了这么长,就开始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这也同样意味着,他的手里并没有任何的权力。

不过刘胜对于政治和国事本就没什么兴趣,除了整日饮酒作乐之外,还喜好吟诗作赋。

别看他在政治方面确实没什么才能,但是作出来的诗和书法,都是格外优秀的。

而且还深得汉景帝的喜欢,也因此获得了很多稀世珍宝,墓穴之中的大量宝物,想必也是因此得来。

除此之外,他认为国王就应该是极度享乐的。

他自己也不记得究竟有多少妃嫔,最后留下的子女竟然多达120个,在中国的历史上恐怕也是名列前茅。

根据资料显示,在汉朝初期的封国之中,以刘胜被封的中山王是最为富有的。

当时总人数就达到了66万人,刘胜只需要收租收税就可以了。

所以他能够给自己建造一个如此豪华的墓穴,还使用了两件金缕玉衣,也是情有可原的。

不过他要是如此大肆敛财,周围的村民应该极度痛恨才是。

怎么还会代代相传,即使不知道墓穴在哪里,千年来也愿意一直以“守陵人”在这呆着呢?

后来人们认为,刘胜的纵情享乐只是假象,不过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

汉代皇帝想削弱各诸侯国的势力,引来了大量的不满,都想和皇帝对着干。

此时刘胜隐藏了自己的野心,一心在中山国一直推行仁政,百姓一片幸福美满。

但在皇帝看来,刘胜非常“听话”,皇帝便更加喜爱和赞赏他。

因此他也成为了汉代在位时间最长的诸侯王,死后汉武帝还给他追封了中山靖王的谥号。

但不论他究竟有着怎么样的生平,也总归是逃脱不过对于死亡的恐惧。

即使生前做过许多努力,使用了华丽的玉器,怕是也无法保证生命不朽、尸骨长存。

1968年,对于两座墓穴的发掘耗费了足足有111天。

虽然他们过去的故事我们未知全貌。

但那经历了2000多年的一万多件文物,将会永远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郭沫若   山国   金缕玉衣   棺椁   满城   墓室   墓穴   石壁   中山   河北   汉代   诸侯   皇帝   主人   年来   古代   发现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