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圩 - 简称“周圩”,地处独山港镇周家圩村东

文 | 嘉兴地名

周家圩,简称“周圩”,地处独山港镇周家圩村东中部,南靠平廊公路,距镇政府西北11千米,今为周家圩村驻地。

据明天启和清光绪年间《平湖县志》卷一记载及志中的地图标注,该地名为“蒹葭围”。而乾隆年间《平湖县志》则载为“周家圩”。

蒹葭,即是芦苇的别名,古代因当地周边大多生长芦苇,由此得名。

周家圩的“周”亦非指姓,此地原无周姓世居村民,而是指当地原来是一块荒芜的“圩地”,四周环水,故名“周家圩”,别称“苦周圩”。

清代时期,周家圩属武原乡东十九都东区周圩庄。民国时期,为周圩乡、周官乡、周泾乡驻地。1949年后至1999年,先后为周圩乡、共建乡、共建公社、共建乡驻地。1958年10月,曾并入徐埭公社。1999年6月,并入黄姑镇。

清嘉庆年间大易乡诸生冯应泰在其《东湖棹歌》的诗后说:“蒹葭围,张氏世居,俗名‘圩里’”。诗云:

朔风阵阵荻飕飕,

两岸斜阳一片舟。

十里蓼花红似锦,

蒹葭围里已深秋。

周家圩集镇离当湖城区偏远,但平湖张氏望族和明代称之“真御史者必曰‘平湖二马’”的马暶与马昆,都曾世居当地。

张氏先祖张浚(1097—1164年),字德远,四川绵竹人,宋代政和八年(1118年)进士,素有南宋名相、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学者名士之称。官任兵部尚书兼枢密使等职。由于他抗金有功,病逝后累赠太师,谥号“忠献”。

据《张氏家乘》记载,其六世孙张溥,字德夫,于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曾任淮扬节度使判官,寓居苏州。元兵南渡时,避乱隐居平湖芦川,从此“平湖始有张也”。其十一世孙张迪,号静庵,于明洪武中期,约在1383年“由独山迁居蒹葭围,子孙聚族于此,为蒹葭围张氏始祖”。

张浚画像


明代年间,张氏家族诗礼传家,耕读相伴,虽以蒹葭围为中心,久居乡间,但不失伦理道德。世代遵循忠献公张浚的《四德铭》《四勿箴》祖训,忠孝勤俭传家。

所谓张氏“四德”,即“忠则顺天,孝则生物,勤则业进,俭则心逸”。其“四勿”是:“无益之言勿听,无益之事勿为,无益之文勿观,无益之友勿视。”这“四德”“四勿”的家训,是张氏世代传承为人处世谋求风清气正的传统美德。

历史上,平湖张氏是修谱次数最多的家族之一,自元、明、清期间,共修谱9次,多于屠家栅屠氏的7修、清溪沈氏的6修。而且张氏家族历来十分重视建祠堂、增祭田,照顾接济自身家族,使“族有贫乏者周之,族有孤寡者赡之,族有读书颖异者教之、育之”。

同时,张氏家族长期热衷地方公益善举,凡修庙、建桥、助学、慈善等事,皆慷慨捐助。清朝康熙年间,因蒹葭围一带多盗,里居不宁,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起,张氏后裔逐渐迁居当湖城南清水浜和日晖漾。但蒹葭围的张氏宗祠仍然有张氏子孙多次重建,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有裔孙张元善在当湖南园故址建立张氏宗祠。

当湖十局棋谱


明、清科举年代,张氏家族的后代大都勤奋好学,正直厚道,乐善好施,表率乡里,共考中进士7人、举人19人,被周围坊间传为佳话。如:十九世孙张冲元,字德融,居蒹葭围的马家带港北。

有一次,他曾经运送货物至安徽芜湖(光绪《平湖县志》言湖州,此处从家谱),对方库房多付了300两银子,他回到家里发觉后,立即驾舟去芜湖如数归还。后来他家境渐富,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当地发生大灾饥荒,他捐谷千余石赈灾济民,远近俱赞。

张氏二十二世孙张永年,字丹九,太学生。平生爱好围棋,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延聘海宁范西屏、施襄夏两位围棋大师到当湖家中教授棋艺。在张家期间,范、施对弈比赛了13局,传11局,这就是流传至今著称于世的《当湖十局》由来。其子世昌、世仁两子传承父风,亦善棋艺,时称“柘湖三张”。

父子三人总结了平时在对弈、观摩、切磋棋艺中的观受,合编《三张弈谱》,名闻遐迩,流传后世,充分展示中国围棋棋艺在当时所达到的高超水准。张永年玄孙张金圻在其《坐隐居谈弈理诗刊七古》中说:“先高祖聘施、范在家对弈十三局,叹观止矣。”诗云:

当湖客舍十三局,

旁观当作传灯录。

念我先人雅好棋,

棋中授受见而知。

范西屏与施襄夏对奕的棋谱


诗中所说的“传灯录”,意谓以法传人,如灯火相传,辗转不绝。

蒹葭围的马氏先祖,为东汉光武帝时期的伏波将军马援,世居汴京。马援(公元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人。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的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曾以“马革裹尸”的壮志转战疆场,为光武帝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

据明天启《平湖县志》卷十记载:马援后代是宋高宗的御史大夫,伴驾南迁,居于杭州十官巷。宋末,举家迁居海宁黄湾。明初,其后代马季智,字辅之,迁至海盐县(平湖时属海盐)武原乡蒹葭围。

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其子马升隐居乡间不愿为官,自号“溪南老隐”。马升之子马暶、其孙马昆于天顺八年(1464年)和成化十一年(1475年)相继考中进士,皆为御史,为官清廉公正,权贵震慑。从曾孙马应图也高中进士,官至礼部郎中,赠太仆卿。

周家圩村墟古镇,名人遗迹颇多。如今,周家圩集镇围绕农村小集镇建设,以“生态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镇容整洁”为目标,努力把集镇的明天建设得更加富饶美丽。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独山   光绪   平湖   棋艺   县志   集镇   进士   驻地   年间   家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