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游轮玩西沙!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建议扩大航线丰富产品

两会●高见

随着疫情防控放开,这个春节,见证了海南旅游市场的火热。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海南省接待游客总人数639.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92.98亿元,同比增长23.5%。

尽管已过去一个月,温暖的海南仍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阳光、沙滩、海浪,各种水上项目备受欢迎。作为一种优雅、闲适、自由的旅行方式,游轮出游也逐渐被人们所向往。其中,坐着游轮玩西沙,成为不少人计划中的“梦中之旅”,粉色海滩、玻璃岛.....这是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海岛”的群岛;在这里,你还可以看到祖国南端的升旗仪式。

“自2012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运营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西沙游轮旅游航线实现了从无到有,发展到2艘游轮运营,接待游客数量超过17万人,创造直接产值超过8亿元。”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表示,西沙旅游航线在主权宣示、爱国主义教育、环保宣传、旅游项目开发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和较好的社会效应。

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2月,王先进带队赴海南,就“促进水上交旅深度融合发展”开展调研。在今年两会上,他也将带来《关于促进西沙航线交旅深度融合,服务自贸港建设的提案》。

这次赴琼调研,有什么观察收获?当前我国海岛旅游、海上游轮游艇发展处于什么发展阶段?跟国外相比存在哪些差距?面对国人对于高品质游轮旅游不断上升的需求,海南可以怎么提升供给和服务水平,如何促进西沙航线交旅深度融合?带着这些问题,南都记者对话王先进,了解提案背后的故事和思考。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

南都对话:

前景

游轮游艇业是海南交旅融合未来的重点、亮点

南都:今年2月您带队去海南,调研了三亚市游轮游艇等水上旅游业态、西沙航线码头、船舶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与经营主体单位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您怎么看游轮游艇业在海南的发展前景?

王先进:旅游业是海南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加快培育海岛、游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海南具有发展海岛、游轮、低空等旅游业态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游轮游艇、海岛是海南交旅融合未来的重点和亮点,西沙航线是海南游轮的特色旅游项目。业界热切希望能抓住战略机遇,通过促进西沙航线交旅融合深度发展,更好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海口/三亚——西沙旅游航线,也是交通运输部确定打造的首批国内水路旅游客运精品航线之一。作为试点船舶的“长乐公主”轮,致力于提升旅游客运船舶和设施品质、创新水路旅游服务产品、提升水路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提升安全绿色发展水平等。其中包括,建造新型游轮,改善接驳条件,增加海上休闲活动设施设备。实现硬件设施全面升级,增加健身房、SPA馆、展览馆、游泳池等多功能场所,提升游客的游玩体验感。此外,完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推动旅游产品与红色教育结合,打造爱国主题精品航线。完善“交通+旅游”模式,为游客提供拖钓、浮潜等海上项目,推动深海及岛礁旅游建设。投入海上休闲运动设施设备,增加航线附加值和影响力等。

位于西沙永乐群岛的晋卿岛。 新华社发

现状

西沙游轮旅游航线处于起步阶段

南都:当前西沙游轮旅游航线的发展处于什么水平?

王先进:西沙航线丰富了海南自贸港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成为促进旅游消费升级的示范,社会效益不断显现。但就整体海岛旅游、海上游轮游艇发展程度而言,与国内外知名海岛旅游度假目的地相比有较大差距,目前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也存在发展条件受限、经营规模不足、基础及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品质不高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统筹谋划、完善设施、提升品质、兼顾绿色和安全,形成多方协同的推进机制,打造精品水上旅游航线,带动游轮游艇发展,促进水上交旅融合深度发展,进一步推动泛南海旅游品质化、规模化发展,更好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西沙永乐群岛的甘泉岛附近的海面。 新华社发

问题

开放岛屿较少,岛上活动受限,旅游产品较初级

南都:不少游客都对西沙航线纯净的美景赞不绝口,不过也有人反馈同等价格与国外成熟的海岛邮轮相比,性价比和可持续性方面有些欠缺。您认为有哪些突出问题值得注意,原因是什么?

王先进:总结来说,目前西沙航线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岛屿开发、游轮游艇和海南海上旅游资源统筹谋划不足。有限的航线、岛屿开放和体验产品,难以满足西沙乃至更大范围南海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暴露出海南海上旅游缺乏系统性谋划。为适应国家加快培育海岛、游轮等业态的新要求,迫切需要系统规划海南海上旅游的发展。

其次,现有航线及产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运行西沙航线的2艘游轮为客滚船改造,产品相对初级,岸上目的地是游客重要的考量因素,但当前西沙获批开放的3个岛屿,实际可上岸的仅1个,岛上活动开展也受限,且客源上仅允许大陆公民前往。这些都无法满足游客对西沙航线的数量和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

再者,航区划分不符合实际发展需求。根据《航区划分规则》,三沙海域属于近海航区,但三沙海域岛屿码头水深普遍较浅,符合近海航区航行条件的大吨位船舶因吃水较深导致无法靠泊,而适合靠泊的现有过驳艇均为非近海船舶。若岛与岛之间仍按近海航区划分,过驳艇和岛际船舶均存在超航区运行的问题。同时,水上过驳作业的管理有待规范。由于西沙泊位资源不足、靠泊条件有限,西沙旅游航线的运行,需要配套实施旅客水上过驳作业,需要海事部门明确旅客水上过驳艇、过驳作业的安全要求,并规范管理,确保安全运营。

建议

扩大航线和岛屿旅游开发,试点向港澳台游客开放

南都:针对游轮游艇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您对此有什么建议?

王先进:我认为有四方面的工作可以加强,从而促进西沙航线交旅深度融合,服务自贸港建设。

一是,加强统筹谋划。建议海南省人民政府编制发布海南省海上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把海岛开发、海南海上旅游、邮轮游艇发展作为重点内容统筹规划。

二是,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建议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建立三亚至西沙旅游航线、海上游、岛屿开发联合推进协调机构和机制,统筹发展和生态安全、航行安全等,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岛屿开放范围和海域使用权限,整体性推进岛屿旅游开发、开辟航线、产品设计等。

三是,加快培育岛屿、邮轮等新业态。建议外交部会同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移民局等部门,逐步扩大西沙乃至南沙的邮轮游轮航线和岛屿旅游开发,不断丰富旅游产品,试点开放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游客前往西沙旅游,进一步发扬南海之旅的爱国主义精神。为鼓励邮轮发展,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船舶条例》,对于超出国家规定的进口船舶船龄限制的中资方便旗邮轮,在海南自贸港申请办理国际船舶登记,建议交通运输部予以同意。

四是,调整航区划分,强化水上过驳安全管理。建议交通运输部会同自然资源部、国防部等部门,依照《航区划分规则》,因地制宜,细化和调整三沙市海域内部岛屿、岛礁间的航区划分,解决船舶合法合规运营问题。针对海上邮轮游轮过驳涉及的过驳船舶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和管理要求等,建议海南海事局会同相关部门尽快开展相关技术规程和安全规范研究,出台三亚、三沙邮轮游轮游客水上过驳作业管理办法,同时为交通运输部制定全国性的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积累实践经验。

南都两会报道组出品

策划:程姝雯 潘珊菊 蒋琳

统筹:梁建忠

采写:记者 陈秋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西沙   航线   海岛   运输部   邮轮   海南   游艇   岛屿   政协委员   海上   建议   旅游   全国   产品   王先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