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竞争更趋激烈 市场格局悄然重塑

本报记者 黄琳 赵毅 深圳报道

2023年春天,汽车市场的变革迎面而来。首当其冲地,包括小鹏汽车、阿维塔汽车、丰田汽车等各大车企开启高层人事调整,进而对组织架构、产品规划、技术路线等多维度进行调整。

与此同时,一场无声的竞争已在车企间悄然展开。除了价格战,自1月下旬至今,包括长安汽车、比亚迪、广汽本田等多家车企均已发布新车型,同时,小鹏汽车、广汽集团旗下多家车企等已透露今年多款车型上市计划。显然,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成为车企2023年的目标之一。

变革与竞争交织的背后,车企对销量的渴望愈发明显。为助力经济复苏,汽车行业相关利好政策接连发布,从产业链发展的金融扶持政策到消费者购车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赛道愈发为各大车企所追逐,汽车市场格局正在被重塑。

等:排队待上市的新车型

2月下旬,广汽本田首款搭载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的电驱混动SUV,即ZR-V致在e:HEV正式上市发售,共推4个版本,售价区间为17.99万~22.89万元。一同上市的ZR-V致在240TURBO科技版售价16.49万元。与此同时,广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广汽传祺全新一代传祺GS3影速开启预售,预售价格为8.8万~11.2万元。

实际上,广汽本田、广汽传祺发布的新车型只是当前各大车企新车上市计划的缩影。随着汽车消费市场逐渐复苏,不同技术路线下的新车型层出不穷,覆盖万元级别市场到30万元级别市场。

具体到各家车企,广汽集团公布2023新车型计划。自主品牌广汽埃安今年将密集推出多款新品,除了AION系列的年款,旗下高端品牌昊铂Hyper系列将有三款新车型上市,包括此前已亮相的纯电超跑Hyper SSR、Hyper GT。另一自主品牌广汽传祺今年计划推出1款全新车型、2款PHEV车型。

合资品牌方面,广汽本田已发布ZR-V致在e:HEV和型格HATCHBACK,并将于年内上市更多车型。广汽丰田则预计2023年发布并升级12款双擎产品,实现TNGA车型全系电混化,首批2款车型锋兰达及凌尚将采用全新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纯电领域,bZ品牌将导入一款由广汽集团、丰田和广汽丰田共同开发的新车型。

此外,在2023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新车规划,年内将陆续投放深蓝S7、C236、览拓者EV、阿维塔E12等多款车型,并打造新主流电动OX序列。其中,UNI-V iDD、CS75PLUS iDD已于2月正式上市,长安逸达将于今年一季度完成上市。2023年,长安汽车计划全年产销280万辆。

新能源汽车方面,比亚迪新车型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已于2月正式上市。同时,比亚迪专业个性化全新“F”品牌也有新消息,该品牌产品矩阵将涵盖跑车、越野、轿跑等多个品类。首款产品将聚焦越野领域,于2023年内推出。

小鹏汽车则计划在年内推出2款新车型,分别是内部代号F30的SUV车型和内部代号H93的MPV车型,同时对现有三款车型改款升级。

变:转型节能技术路线

随着“双碳”目标落实落地,合资品牌对节能、新能源赛道愈发重视。上述广汽本田ZR-V致在e:HEV融合了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与Honda Architecture新架构平台两大技术,拓宽广汽本田电动化事业的战略版图。而该款车型的加入,助力广汽本田形成了3款轿车、2款SUV、1款MPV的“3+2+1”电驱混动矩阵。

值得一提的是,在节能混动技术路线,第四代i-MMD混合动力系统是本田汽车20多年混动技术的最新成果,历经四代进化,集合本田F1赛道多年赛事经验打造而成。其搭载的全新2.0L阿特金森直喷发动机采用了缸内直喷等技术,能实现41%热效率。

除了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也于近期正式将第二代MIRAI氢燃料电池轿车投入广州南沙区的多项公共出行服务。第二代MIRAI氢燃料电池轿车搭载TNGA架构高端平台,一次加氢3分钟即可实现近800公里的长续航行驶。

此外,为转型新能源赛道,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东风日产等合资品牌均已分别推出e:NP1 极澎1、bZ4X、ARIYA艾睿雅等纯电动车型。与此同时,自主新能源品牌也丝毫不懈怠,“变革”同样在进行。

在人事方面,2023年春节后,造车新势力高层频频变动。长城汽车原总经理王凤英于1月底加入小鹏汽车,负责产品规划、产品组合管理和销售业务,向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汇报。

而小鹏汽车原CEO助理李鹏程则于2月初正式赴任阿维塔汽车副总裁、首席营销官CMO兼任用户发展中心副总经理,全面负责阿维塔汽车品牌营销等相关工作。截至2月5日,阿维塔11在38天的时间内交付量超2000辆。

与阿维塔汽车、问界汽车等关系紧密的华为也已调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对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停职”事件,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在出席活动时表示,王军在华为体系内属于正常岗位调整。

在业务发展方面,2月下旬,赛力斯与华为签署深化联合业务协议,计划2026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产销达百万辆的目标。同时全新平台下首款旗舰车型计划于2023年发布,将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

此外,比亚迪计划在广东韶关、江苏常州两地投资建厂,金额共计超百亿。2月,比亚迪乘用车销量超19万辆(含出口约1.5万辆),同比增长112.3%。其中,腾势品牌销量超7000辆,环比增长13.8%,平均单车成交价格突破40万元。

促:政策助力汽车产业发展

通过陆续透露新车型上市消息、调整人事架构等方式,部分新能源车企2月销量回升明显。当月,广汽埃安销量超3万辆、比亚迪销量超19万辆、小鹏汽车交付量超6000辆,环比上升均超10%。与此同时,问界汽车、长安深蓝等新能源汽车2月交付量仍在下降。

迈步2023年,新能源汽车仍将继续发展。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3)上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可能超过30%,即年销900万辆,并有可能在2030年之前达到50%。

在此大背景下,包括深圳、广州等地市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陆续出台。《广东省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实施方案》已于近期出台,从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丰富汽车金融服务等方面推出13条举措,提振汽车消费市场信心。

同时,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暨广东汽车消费节(春季)活动已正式启动,时间将从2月延续至5月,线上线下同步进行,打造汽车消费盛宴。具体到各城市,广州市出台促进汽车消费专项政策,继续实施新能源指标直接配置措施,2023年上半年额外增加3万个节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珠海、佛山、中山等城市均计划发放超500万元购车补贴。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个人公众号发文,建议汽车保有量低于400万辆的城市放开限购。此举能有效促进消费潜力,尤其是部分限购导致城市汽车保有量落后的城市,汽车消费有较大消费增长空间。

在汽车产业链方面,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扩大。2月下旬,《深圳金融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印发,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提出6条金融支持举措。其中提及,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优势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技术改造、研发投入、提产扩容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中长期贷款占比,并支持优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在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

与此同时,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等机构宣布成立,其中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规模为1500亿元。记者了解到,广汽集团通过广汽资本于2022年11月与广州产投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支持下设立规模为300亿元的广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集中投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上的重点项目,以及广汽内部孵化拟上市的重点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华为   本田   丰田   长安   销量   赛道   新能源   广州   产业链   格局   车型   新车型   激烈   竞争   智能   计划   品牌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