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峰:建议将重阳节纳入法定节假日,鼓励企业设立孝亲假

人工智能是作为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如何让千行百业享受AI红利?如何提升基层医疗水平,守护百姓健康?如何关爱老龄社会,保障幸福晚年?如何关怀青少年心理健康,呵护孩子的幸福童年?

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今年将继续关注人工智能助力医疗、养老、青少年心理健康、无障碍环境建设等社会民生领域,以及如何应对科技带来的行业变化及伦理问题、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等方向。

1

人工智能关爱老龄社会,保障幸福晚年

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全国两会,刘庆峰都关注到了适老化问题。今年,他再次围绕“人工智能关爱老龄社会,保障幸福晚年”建言献策。

刘庆峰表示,建议系统性关注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会。他建议,设立人工智能关爱老龄社会研究专项,鼓励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老年人群的安全守卫、家政护理、情感关怀,用智能化手段防止出现意外安全事故,大力支持家庭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研发,推动机器人进家庭,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幸福晚年。

他指出,面向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要支持科技适老的软硬件一体化研究,通过智能化主动关怀和家庭终端硬件等产品开发应用,形成人机协作的智能化兜底服务体系,关怀并保障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的安全和幸福;将科技适老列入国家发展战略,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此外,他还建议将每年的重阳节设定为法定节假日,鼓励企业设立孝亲假,让子女有更多时间关注老年人的陪伴需求。

2

用人工智能关怀青少年心理健康,呵护孩子们的幸福童年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凸显,但从事校园心理健康的专职人力严重不足,据统计我国目前仅19.16%的城市学校、2.64%的农村学校有专职心理教师。

2022年,全国有25个地市先后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相关文件,开始探索学生心理问题筛查预警及干预追踪的工作机制。但在实际工作推进中,仍然存在心理筛查预警覆盖率不足、准确率不高、干预闭环率低等困难和问题。

刘庆峰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已久,今年他提出“用人工智能关怀青少年心理健康,呵护孩子们的幸福童年” 的建议,希望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孩子遇到亲子关系、人际关系敏感、身体健康、校园霸凌、考试焦虑等问题进行自动分析,判断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成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干预。“教育要以孩子的人生幸福为目标,在师生减负的基础上五育并举,心理健康是基础。要把心育提升到关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战略高度。”

刘庆峰提出,人工智能可以在三个方面发力:搭建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平台,建立从筛查预警到干预追踪的全流程管理机制,提升全国青少年心理筛查覆盖率和预警准确率;搭建医教互联互通的干预追踪闭环管理机制,建立绿色通道及转诊转介机制,实行分层分类干预追踪,降低危机发生率;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青少年心理问题分层干预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精准评估和预测学生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轻度心理问题。

3

进一步建立无障碍环境,让更广泛弱势群体共享未来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的18.7%;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我国残疾人总数达到8500多万。如何保障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的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需求,帮助他们更加平等、高质量地参与社会生活,是我国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为满足特殊人群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创造公平发展机会和提高正常生活品质,刘庆峰建议,将无障碍智能产品纳入医疗器械目录与医保目录,降低特殊人群使用此类产品的门槛,让该类产品更公平可及。推进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中加入隐藏式字幕,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在互联网内容平台、各类网站、APP及智能终端上推广语音转写、合成、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方便特殊人群获取信息。

他同时建议,加强新技术运用,提升特殊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效率,并拓宽对不同障碍类型的支持面;加大资源投入,进一步完善普通大中小学无障碍硬件环境,鼓励更多普通运动失能学生参与正常学校教育。提高特殊教育在欠发达和偏远地区的覆盖率,减少区域不均衡。

4

加快推进认知智能大模型建设,让每个人拥有AI助手

当下,以ChatGPT为代表的认知智能技术的突破引发了全球热议和关注,认知智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处在“历史机遇期”,给社会带来各种变化,让整个社会的信息获取更加简洁高效。刘庆峰提出,应当“加快推进我国认知智能大模型建设,在自主可控平台上让行业尽快享受AI红利,让每个人拥有AI助手”。

对此,刘庆峰认为,应当重视认知智能大模型研发,形成以领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合作的创新体系,加速跟进和追赶国际前沿水平;并进一步加大支持人工智能国产软硬件技术底座,让大模型建设和运行在国产化的存储、算力、操作系统等基础平台上,他进一步解释道,中国认知智能大模型只有在国产技术底座上发展才能有自主可控的大未来。

“让行业享受AI红利,让每个人都有AI助手”,刘庆峰补充道,“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在为千行百业赋能的同时,更要在民生领域造福亿万人民。”

5

用人工智能降低基层错诊漏诊风险,守护百姓健康

在医疗领域,刘庆峰指出,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还应赋能医保基金监管,防止过度诊疗,守护百姓的“保命钱”。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实健康保障,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迫切要求”,刘庆峰已经连续多年关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今年,他将“关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建议”带上全国两会。

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在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后已服务了5.6万名基层医生、提供了辅助诊断超5.6亿次,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显著降低基层错诊漏诊和不合理用药风险。建议将人工智能对错诊、漏诊和错误用药的实时提醒作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必选项,更好地守护百姓健康。

“建议加快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在县域医共体建设中的应用,提升医共体运转效率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刘庆峰表示,可以考虑将基于人工智能辅助诊疗能力的智能语音随访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手段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当机器效果达到和超过人工水平时,可以和人工服务一样计入家庭医生工作总量,解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短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获得感低的难题。

南都两会报道组出品策划:程姝雯 潘珊菊 蒋琳统筹:梁建忠采写:记者胡耕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建议   重阳节   老龄   人工智能   医疗机构   晚年   心理健康   用人   认知   基层   青少年   幸福   智能   社会   法定节假日   健康   技术   企业   刘庆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