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国家语言趣谈:四个国家,一种语言?

克罗地亚小资料

位置:巴尔干半岛国家,北边有斯洛维尼亚跟匈牙利,东边有塞尔维亚跟波黑。

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400万

首都:萨格勒布

主要族群:克罗地亚人

人均国内生产毛额:17,338美元(2022年资料)

你才东欧,你全家都东欧


克罗地亚

在讨论地理的时候,有些人会把事实与内涵混淆。我们已经见过许多类似例子,东欧人不喜欢被定位于东欧,但这是个极端单纯的事实:如果要把欧洲分为东西两半,其中一半就必须被称为东欧。他们之所以会反抗,是因为不喜欢“东欧”这个字眼的负面内涵。连一位住在克罗地亚的美国人都告诉我:“克罗地亚不在东欧,我们在中欧。”是啊,你和所有的东欧国家都是。

人们对“巴尔干”这个地名也有类似的负面观感。巴尔干是欧洲东南部的一个地理区域,它的名字来自位于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山脉。根据传统地理学,欧陆希腊是它的南方边界,东方和西方分别为黑海和亚得里亚海,多瑙河和萨瓦河则构成巴尔干的北方边界。照此分法,斯洛文尼亚不到一半属于巴尔干地区,罗马尼亚只有极少部分,所以把它们排除在外是合理的。然而克罗地亚的多数领土都在萨瓦河以南,想当然耳,它理应被归类于巴尔干地区,我们只是不能对克罗地亚人这么说。根据二○一○年盖洛普的巴尔干监测访查(Balkan Monitor),当被问及个人是否对巴尔干地区有认同感时,克罗地亚人有百分之七十二回答“只有一点”或“完全没有”。

这是因为巴尔干地区就像东欧,会给人不好的印象。在《巴尔干的隐喻》书中,一位保加利亚作者承认该区域有些“不可否认”的事实:“血腥的战争、政治的暧昧与不理性、国家主义的恐惧、毫无意义的分裂与弱化、政府乱象、贫困、经济与知识的落后。”作者甚至将他的家园形容为“一个被压抑的欧洲恶魔污染的王国,充斥着残酷暴政、大男人主义、民族狂热、野蛮凶残、愚昧无知、傲慢自大、毫无拘束的性欲......”喔,他忘了提到他们也有很多美食和美女。

然而地理上的定义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克罗地亚确实多半都属于巴尔干地区。

我们可以再理清一些数据和术语。克罗地亚现今有四百万人,跟一九五○年代的人口相同。我们有时会提到“西巴尔干”,但基本上那包括巴尔干半岛的全部国家,除了保加利亚和希腊以外。虽然有些人会称克罗地亚人为Croat,但我们在此会一律使用Croatian这个字,因为它感觉较顺口,而且另一个字听起来有点像“翘辫子”(croak)。

最后,我们会用“巴尔干人”(Balkanian)这个新术语定义所有来自巴尔干地区的人。这是个中立的地理名词,虽然严格说来它可以包含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科索沃和北马其顿,但我们在此主要是指波黑、克罗地亚、黑山和塞尔维亚,因为这四个国家的人除了住在共同的地理区域之外,他们也有共通的语言。

四个国家,一个语言

一位克罗地亚人曾经告诉我,他们在美国找工作时有个常用伎俩。他们会在履历上写自己会讲四种语言: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黑山语和塞尔维亚语,不知情的美国人就会肃然起敬地说:“哇!你是爱因斯坦再世!你被录用了!”这个美国蠢蛋不知道的是,那就像在说你能精通英语、澳洲语、加拿大语和美语。

语言学界的永恒辩论是:语言和方言究竟有何不同?理论上,语言之间的差异应该比方言大,但实际上两种斯洛文尼亚方言的差异却比挪威语和丹麦语之间的出入还多。我们可以继续争论确切的临界值该放在多高,或是这个定义该不该包含写作文字,但这个整体概念可说是直截了当,也合乎逻辑。以此类推,许多不同风格的英语都可归为同一种语言中的各种方言,而少数特异的斯洛文尼亚方言则可被定义为不同语言。这个系统并不完美,毕竟语言难免有些灰色地带,但起码胜过目前那些既不规则、又不合理的方法。


同理,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黑山语和塞尔维亚语其实都属于同种语言的方言,也有人称之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根据我和数百名巴尔干人的讨论结果,他们也证实自己可以理解对方九成以上的话。

幸运的是,只有被彻底洗脑的国家主义者才会宣称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黑山语和塞尔维亚语之间有实质性差异,不幸的是,多数巴尔干地区的知识分子、政客和语言学家都是被彻底洗脑的国家主义者。克罗地亚的语言学家是最大的元凶,他们坚持要翻出尘封的书册,强行将古老文字塞入现代词汇,试图抹灭塞尔维亚文化对他们语言的影响。难得世界上有另一个国家能了解他们的冷门语言,他们却不知心存感激。

相似的,塞尔维亚的沙文主义者也想全面推行西里尔字母,废除拉丁字母;波斯尼亚的语文狂想家喜欢大肆宣传那一丁点的“土耳其色彩”;黑山人则吃饱没事干,在字母里添加ś和ź,刻意凸显一些微乎其微的差异。这些极端主义者其实都在原地踏步,因为他们对抗的是排山倒海而来的全球化,而现今众人的目标是寻求共同点,不是制造更多对立。正如某本百科全书所言:“英语和美语之间的拼音变化远大于那些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系之间的差距。”

最后还有一道难题,要为这四个国家的共同语言想一个好名字。多数语言学家会说它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但这会误导人,因为它忽略了波斯尼亚和黑山。他们应该叫它“南斯拉夫语”,但现在已经太迟。另一个选择是“南方斯拉夫语”,但赘字太多,而且缺乏创意。有些人用过B C S(波、克、塞三国的缩写),但那样就遗漏了最有趣的黑山人;话说回来,B C M S(四国缩写)会让人联想到B D S M(性虐待行为),有些人可能会因此太兴奋而无法专心学这个语言。

为了增添一点吸引力,我曾经考虑用Bocromos(BoCroMoS,另一种缩写法),这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它有两个缺点。第一,Bocromos听起来有点像某个被遗忘的希腊方言,不像斯拉夫语。第二,如果哪天巴尔干地区的政治版图再度变色(这是迟早的事),这个名字也会随之过气。比方说,万一佛伊弗迪纳宣布脱离塞尔维亚而独立(机率极低),它就可以游说大家将Bocromos改成Bocromosev(se来自塞尔维亚,v来自佛伊弗迪纳)。而如果他们明天全部统一而成为波斯尼亚帝国,他们的语言就会变成“波语”(Bo),感觉也很糟。

如果用该区域的某样共同物品来命名呢?他们都吃切巴契契肉肠(ćevapčići),所以何不称他们的语言为切巴契语(Ćevapčian或Chevapchian)?或是把它取名为布雷克语(Burekian),因为到处都能吃到美味的burek(包满乳酪、肉泥或菠菜的酥脆薄饼)?可惜这种方式也会衍生问题,特别是那些高傲又毫无幽默感的国家主义者势必会抗议,就像那些挥舞国旗的美国人也不会希望自己的语言被称为“汉堡语”、“可乐语”或“麦英劳”。

于是我们只剩一个差强人意的选择:巴尔干语(Balkanian)。这个名字不会随着他们的饮食而变化,无论他们重新统一或分裂成三十七个国家,他们的语言依然可以是巴尔干语。许多国家都是用同一个字代表其语言和人民,所以巴尔干语这个字也可以如此通用。因此我们接下来也不会再刻意区分四国语言,它们都是巴尔干语,只是有四种主要方言,各自还可细分出子方言。如果那些超国家主义者因为这样就心脏病爆发,他们应该去拜访拉丁美洲或任何英语国家。那里没有人会说阿根廷语、厄瓜多语或尼加拉瓜语,他们讲的都是西班牙语;同样的,没有人会说澳洲语或加拿大语,他们讲的都是英语。我们可否暂时跳脱这种膝腱反射式的民族狂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巴尔干   波斯尼亚   塞尔维亚   黑山   保加利亚   克罗地亚   东欧   语言   国家   方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