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水晶棺:可抗8级地震,纯度99.9999%,至今已无人能再做

如今,毛主席的水晶棺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国家宝藏。它保存着毛主席的历史和记忆,也象征着中国的伟大和文化遗产。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制作出一个与之媲美的水晶棺。它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也是一个技术的奇迹。

正如中国人常说的那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百丈之台起于垒土”。毛主席的水晶棺就是这样一个由许多人共同努力建造而成的。

毛主席的身前身后事

毛主席去世前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1976年5月27日,他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群众。

当时,他已经病重多时,身体十分虚弱,但他仍然振奋精神,向人民群众挥手致意。为了不让大家担心,更是让带头做榜样,树立精神标杆。

毛主席去世前的最后一次会见外宾,是在1976年8月18日,他在中南海怀仁堂会见了日本内阁大臣三木武夫。当时,毛主席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用铅笔写字。

他写道:“我很高兴见到你。”“我们应该加强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我们应该反对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即使身体已经不适,毛主席依然为国家尽心尽力。

毛主席去世前的最后一次阅读书籍,是在1976年9月8日晚上。当时,他正在阅读《中国古代文化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化》。

这本书是由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编写的。毛主席对这本书很感兴趣,并在其中做了很多批注。书籍陪伴了毛主席的一生,毛主席真正做到了一直学习,无论身处什么位置,依然热爱读书。

毛主席去世前的最后一次说话,是在1976年9月9日凌晨0点10分。当时,他突然感到胸闷气促,并向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道:“我很难受,叫医生来。”这也是他生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也让我们为之遗憾。

毛主席去世后,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他守灵的人中有一个特殊的人物——江青。她是毛泽东第四任妻子,她曾经与毛泽东有过风风雨雨、甜甜苦苦、恩恩怨怨、爱恨交织的感情历程。

当她看到毛泽东遗体时,她情不自禁地扑上去痛哭失声,并说道:“你们为什么不救救他?你们为什么不让我陪着他?

我们都能理解一个失去爱人而无能为力的对自己的愤怒,虽然江青有些失态,我们即使没有在当场看到这个场景,但是我们也能充分体会到毛主席和江青之间的爱意之深。

毛主席去世后,他曾经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雷锋也被更多人所知道和尊敬。雷锋是一个普通士兵,在1962年8月15日因意外事故牺牲,年仅22岁

他生前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工作,乐于助人,勤俭节约,无私奉献。他留下了一本厚厚的日记本,记录了他平凡而伟大的生活点滴。

直至现在,雷锋精神依旧值得我们学习。雷锋的面容最近也被AI修复这件事登上了热搜,雷锋便是给我们树立精神标杆的一伟大人物。

他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以人名的利益为优先,不在乎个人荣辱,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更是值得永远流传下去。

毛主席的遗体商议

1979年9月9日,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日子,也是举国上下悲恸的日子,伟大主席毛泽东逝世于这天凌晨。

在毛主席逝世后,因为对毛主席的遗体有不同的处置方法有不同意见,于是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的进程如下:

第一阶段:毛主席逝世后,中央政治局马上在中南海“二 二”平房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毛主席遗体的处理,发丧的形式、规模,是否邀请或者允许外国代表团前来吊唁等事宜。在遗体的处理上,火化和保留形成了两种鲜明的意见。

提出把主席遗体火化的意见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毛主席立下“约法三章”:一是不以领导人名字命名地名;二是不准祝寿。三是遗体要火化。火化是主席所倡导的,中央的政策也一直这么执行的。

所以主席遗体火化为宜。提出把主席遗体保留的意见认为:毛主席是新中国的创建人,是一个时代的象征,是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的守护神,以供后人瞻仰和怀 。

第二阶段:一番协商后,会议确定了一个基调:先将遗体保存十五天,等毛主席追悼大会结束以后再做定夺。也就是说追悼会必须召开,而且主席的遗体也要保存完善,供世人瞻仰。

此时华国锋已经担任了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并由毛主席亲自选定为接班人。他在会上表示:“我们应该尊重老百姓对于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永远怀念之情。”

第三阶段:在追悼大会结束后,华国锋紧急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问题首先就是如何处理好毛泽东同志遗体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华国锋公开表示:“我认为应该永久保存毛泽东同志遗体。”并说:“如果我们不永久保存他们(指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和毛泽东同志一样都永久保存起来供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瞻仰学习那就对不起他们。

这样一来就把其他领导人都放到了一个尴尬和无奈之地。最终,在华国锋推动下,中央政治局通过了永久保存毛泽东同志遗体,并修建纪念堂供后人瞻仰学习。

在通过这次紧急会议之后,便马上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保存工作:

第一步:毛泽东逝世后,由医务人员对遗体进行了一般性处理,往遗体里注射了一些甘油、酒精、福尔马林等,以防止腐烂。这种处理只能保证遗体在15天内不变质,不能满足长期保存的要求。

第二步:为了长期保存毛泽东遗体,并修建纪念堂供后人瞻仰学习,中央政治局决定请苏联专家来中国协助进行遗体保护工作。

苏联专家于1976年9月11日抵达北京,并于9月12日开始对毛泽东遗体进行解剖和注射防腐液。

这种防腐液是苏联专家根据列宁、斯大林等人的遗体保护经验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甘油、聚乙二醇、硫酸铜等。这种处理可以使遗体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长期保存。

第三步:为了进一步保证毛泽东遗体的安全和完好,中央政治局又决定在纪念堂内安装一个水晶棺,并配备有恒温恒湿系统和监测设备。

水晶棺是由苏联提供的高纯度玻璃制成的,可以隔绝外界空气和灰尘,并能调节内部温度和湿度。

但是这种水晶棺也只是暂时的,想要真正保留毛主席的遗体,还需要一个全功能的水晶棺。

后无来者的水晶棺

为了能够将毛主席的遗体永久保留下去,中央决定打造一个为毛主席量身定制的水晶棺,供后人永久参观和学习。然而这个水晶棺的打造过程也是无比艰难的。

水晶棺的原料选择。水晶棺要求有很高的透明度、硬度、耐老化性和抗震性能,因此不能用普通的玻璃或者塑料等材料。经过多方比较,最终确定了用天然水晶做原料。然而这种选料也是大有讲究,并不是所有水晶都可以的。

天然水晶是一种纯二氧化硅的矿物,需要将其纯度磨炼到高达99.9999% ,才能保证优良的光学性能和稳定性。

水晶棺的烧制工艺。水晶棺由五块平面水晶板组成,每块水晶板都是由优质的天然水晶做原料,在2000℃高温下手工烧制而成。

这个过程非常困难,需要精确控制温度、时间、压力等参数,防止出现气泡、裂纹、变形等缺陷。每块水晶板都要经过多次打磨、抛光、检验才能合格。

毛主席水晶棺由5块平面水晶板组成,接缝采用的光学树脂胶合成,总共8条胶缝隙。

每一面平板与侧板之间的接缝都是经过精密计算测量出来的结果,而在制作过程中更是要充分考虑接缝的稳固性。因此,毛主席水晶棺还具有极强的抗震能力,可以抵御8级地震。

水光棺的胶接工艺。为了让五块水晶板紧密拼接在一起,科学家们又研发出了一种特殊的光学粘剂和胶接工艺 。经过三百多种配方和上千次实验,最终合成了光-7胶 。

这种胶具有很强的透明度、耐老化性和抗震性能,在任何光线条件下都不会影响观看效果。

水晶棺中的内部照明和光学整容。为了让毛主席遗体在任何角度都能清楚可见,并且保持肤色自然健康,科学家们还设计了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内部照明系统。

这个系统由数百个小灯泡组成,分布在水晶棺四周,并且可以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自动调节亮度和色温。

水晶棺中遗体保存技术。为了长期保存毛主席遗体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腐坏或者变形,科学家们还采用了先进的遗体保存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对遗体进行解剖、注射防腐液、去除血液等处理;对遗体进行定期更换防腐液、修复损伤等维护;对遗体进行恒温恒湿、防尘防潮、气压调节等保护。

毛主席水晶棺是在1976年10月至1977年8月期间历时10个月完成,由3个工厂合力完成:北京玻璃仪器厂负责制造水晶板材;中科院化学所负责制造光学粘剂和胶接工艺;北京机械厂负责加工和装配。

毛主席水晶棺是一项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工程,在当时没有任何先例可循。它体现了我国科技人员和工人阶级对毛主席无限崇敬和忠诚,并展现了我国民族风格和气魄雄伟。

保护和保存毛主席遗体的水晶棺,其实是一个科技奇迹,它涉及了多个技术领域,经历了十个月的艰苦研制,最终完成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杰作

毛主席水晶棺是中国科技界和工业界共同努力的成果,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对毛主席无限崇敬和深情怀念。至今已无人能再复制这样一件神奇而伟大的作品。

197年9月9日,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前往毛主席纪念馆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此时正值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也是这一年开始,每年毛主席诞辰之日,我们都能去瞻仰毛主席遗体。

毛主席长久的安眠在水晶棺中,毛主席身穿灰色中山装,一尘如洗,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鲜艳飘扬。

慈祥的面目和其它老人并没有什么区别,也正如毛主席的一生,为国为党为人民,不求功劳与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中央政治局   苏联   水晶   纪念堂   纯度   遗体   中国   后人   光学   主席   同志   意见   会议   工艺   技术   水晶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