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中国培养了杨振宁?还是美国培养的杨振宁?

杨振宁,这位荣誉等身的科学家,他的一生就如同让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理论一样,身上充斥着诸多“不守恒”的矛盾。他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中途加入美国国籍,95岁的高龄又恢复到中国国籍。他在82岁时,娶了28岁的妻子。他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又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无论历程有多曲折,也丝毫不影响他被公认为当代在世的物理学第一人!

杨振宁先生与妻子翁帆女士 (照片来源于网络)

这么一位学术奇人,不仅学贯中西,也在不同时期生活于中西,很多人不禁感慨,到底是中国培养了杨振宁?还是美国培养了杨振宁?一个人的学术研究方向,通常是在大学初步定型,甚至高中时代就能显露一些苗头。我们不妨来看看他的求学经历。


西南联大师从中国物理学之父,开启物理学殿堂的大门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合肥。1938年,受日本侵华战争影响,他跟随家人辗转抵昆明,入读昆华中学高中部。同年秋天,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就读物理系。这里不能不重点说下西南联大这所学校。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是抗日战争开始后,高校内迁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1937年,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2月,又经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长沙临时大学分三路西迁昆明。1938年4月,正式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看看这显赫的组合名单,就不难看出西联联大是多么牛逼的一所大学,比之今天的清华、北大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国立联合大学老照片 (照片来源于网络)

这所学校曾经培养出了8位两弹一星元勋,两位诺贝尔奖的得主,100多位人文大师和170多位两院院士,堪称我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再来看看这所学校的老师: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冯友兰,沈从文,钱钟书,钱穆,费孝通,吴大猷,华罗庚等,哪一个不是现代教育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杨振宁就是在这里完成了六年的本硕连读,本科论文导师是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的吴大猷教授,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教授。正是这六年的熏陶,开启了杨振宁走向世界物理学殿堂级人物的大门。


获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开启留学海外之路

1945年,杨振宁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庚子赔款奖学金,是此前由中美两国达成声明,将美国所得清政府“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是名副其实的国有资产。正是有了这项国有资产的资助,从此开启了杨振宁在物理学领域的海外开挂升级之路。

杨振宁先生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退休时的合影 (照片来源于网络)

详细了解杨振宁的求学之路,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他有今日的成就并不如某些人所认为的,只有西方才能培养出杨振宁这样的诺贝尔奖得主。我们不否认西方教育的功绩,同样更不能抹杀,他在西南联大研究院物理学部所获得的奠基。

或许,杨振宁自己的话更能说明一切。1957年,他在接受诺贝尔奖时致辞:“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美国   中国   诺贝尔奖   庚子赔款   联大   昆明   长沙   物理学   院士   大学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