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为什么美军没像对付日军那样,用喷火器对着坑道喷

1950年,爆发了抗美援朝战争,在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战斗中,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当时,志愿军利用坑道战术,不但使美军的空炮火力失去了威力,很好的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而且有效的杀伤和钳制住了美军,从而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

此时,让人不由的想到了二战时,日本鬼子同样是采用了坑道战术,而美军则利用喷火器来对付坑道里的日军,结果可想而知,坑道里的日军无处可躲,被活活的烧死。

那么,面对志愿军的坑道战术,美军为什么没有使用喷火器对着坑道喷呢?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志愿军修筑地下堡垒

1951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转入战略防御,与美军形成了一种对峙的局面,此后,双方展开了阵地战

美军利用手中的绝对制空权和优势炮兵火力,对志愿军的前沿阵地展开了猛烈的轰击。

志愿军阵地防御工事大部分被摧毁,战士们伤亡惨重

面对美军强大的火力攻击,志愿军战士们逐渐琢磨出了一个应对敌军轰炸的办法:既然敌军掌控着制空权,那我们就从地下想办法来对付你们

于是,志愿军将士们从战斗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了一些门道,自发的在阵地挖了一些防炮、防空袭的猫耳洞。

敌人对堑壕进行轰炸,只要藏进猫耳洞就可以避免伤亡,但如果敌人的投射的炮弹到达了一定的密度,即使是藏到洞中,也无济于事,依然有被杀伤的危险。

面对这种情况,战士们又把洞加深了一下,可是一旦遇到重型炸弹,仍然会被冲击波伤到。

于是,战士们又拐了个弯接着往里面深挖,这样一来,炸弹的杀伤力就减弱了不少。

这些猫耳洞经过不断的改进,多个洞连通后,就变成一个U形的坑道

美军的步兵向阵地进攻过来,志愿军就冲出来作战,如果敌人对我军阵地进行轰炸,战士们就进入坑道隐蔽起来。

坑道工事是志愿军将士们在实战的经验教训中探索发明的,这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解决了志愿军在美军的疯狂轰炸下保存有生力量的一大难题。

彭老总得知后,对这个坑道工事非常重视,他亲自进入坑道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随后彭老总下达指示,在各参战部队中大力推广坑道工事

1951年10月22日,美军的秋季攻势被志愿军粉碎之后,美军暂时消停了下来,彭老总指示志愿军趁这个间隙抓紧时间进行大规模的坑道构筑,很快,一条条坚不可摧的地下堡垒在战略防御地带修筑了起来

1952年3月,志愿军第15军到五圣山阵地执行防御任务。

该阵地有两个高地,分别是个537.7高地和597.9高地,这两个高地加在一起的总占地面积也才3.7平方公里,在这两个高地之间有个小山村叫上甘岭,所以给这两个高地也起名叫上甘岭

15军军长秦基伟到阵地视察时,发现这里的野战工事非常简陋,没有修筑坑道。

秦基伟清楚的知道,五圣山控制着金化、铁原和平康,美军把此地称为“铁三角”

五圣山可以说是朝鲜的中线门户,一旦敌人攻占了五圣山,志愿军的防线将全面被打乱,因为我军向后退200公里也没有战略高点可守。

也就是说要想守住五圣山,就必须坚守住上甘岭这两块小高地。

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防御工事不坚固可不行。

秦基伟向彭老总汇报了这个情况后,彭老总也很重视,急调两个军来说协助15军构筑坑道。

经过三个月的辛苦忙碌,上甘岭阵地9000多米的坑道终于胜利完工,坑道构筑完全达到了志愿军总部规定的要求标准,是一套完整的能打、能躲、能生活、能机动的坑道防御体系

以弱胜强 一场让美军想不通的战役

1952年10月,抗美援朝已步入决胜阶段,当时的美军在战场上处于很被动的局面,为了扭转战局,在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他们准备再次对志愿军发动进攻,也就是“金化攻势”。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弗里特猖狂的叫嚣说,这是一场“挽回面子”、“扭转局势”的摊牌行动

美军将用不计成本的弹药量,对志愿军进行密集的轰炸和炮击,再加上航空支援,势必会对志愿军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不出五天,就可以占领美军所需要的土地。

然而,范弗里特摊牌后,却输的一无所有。

10月14日凌晨,美军对守卫五圣山的志愿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范佛里特非常狂妄,他计划在一天之内攻占五圣山的两个小山包——既597.9和 537.7两块儿高地,这就是世人熟知的“上甘岭战役”,美军的叫法是“三角山战役”。

美军调动300多门重炮、近30辆坦克和40多架飞机,以每秒钟落弹6发的火力密度,对上甘岭两高地进行疯狂的轰击。

由于敌军的炮火过于猛烈密集,而我军前沿部队一时无法得到有力的炮火支援,伤亡很严重,就连通往一线阵地的通讯设备也被炸毁了。

一天的时间,上甘岭遭到美军30多万发炮弹、500余枚航弹的摧残,上甘岭的主峰被削低了2米左右,变得光秃秃的。

战斗持续到10月18日,坚守在前沿阵地的四十五师终因伤亡过大,退入坑道暂避,表面阵地全部落入敌手。

四十五师的将士们没有气馁,经过短暂的休整,在19日晚,迅速对美军发动了反击。

为了夺回阵地,许多志愿军战士都心甘情愿的选择牺牲自己的生命,有的与敌人同归于尽,有的用自己的身体去堵枪眼,有的身受重伤后忍着巨痛抱着爆破筒冲向敌群......

秦基伟军长在电话中听着45师崔建功师长痛哭失声的汇报,他拿电话的手微微有些颤抖,脸色铁青地下令:“不许哭,谁都不许哭,15军的男人可流血不可流泪,再苦再难,伤亡再大,也要继续打下去,五圣山无论如何都不能丢!

崔建功师长声音有些沙哑的大声道:“请首长放心,我的兵都打光了,我就亲自上,只要我崔建功还活着,上甘岭就是我们志愿军的!

上甘岭战役的激烈程度,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四十五师打的连一个完整的建制连队都没有了,而美军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投入了17个营,伤亡7000余人,每个连队连40人都凑不齐。

后来,秦基伟军长把警卫连都补充到了坑道中,我军于10月30日调动了130多门重炮,再度发动反攻。

经过五个小时的激战,我军成功的把主峰收复了回来。

不甘心失去主峰的美军于次日清晨开始,向我军发动了40多次反攻,但均以失败而告终。

美军为了攻下上甘岭,不断地调兵支援,参战人数达到了6万多人。而我军也在不断的给15军增加援兵,最终总兵力超过了4万人

随着两军源源不断的增兵,把上甘岭这次阵地争夺战发展成了一场很具规模的大战役。

在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中,虽然美军利用空中飞机和奢侈富裕的炮弹,对志愿军采取了狂轰滥炸的战术,但中国志愿军采用以坑道为依托的阵地防御战术,最终打碎了美军要占领上甘岭的美梦,最终美军也无奈的承认了志愿军上甘岭阵地是坚不可摧的地下长城。

美军为何不使用喷火器

美军为争夺上甘岭阵地,可以说是拼尽了全力,但是面对志愿军的坑道战术,美军却始终想不出好的对策,甚至还有些崩溃。

这就有些让人感到不解了,因为在二战期间,美军和日军在硫磺岛争夺战战中,日本的海空军遭到了重创后,无法再给硫磺岛的日军提供支援。

为了抗击并战胜美军,日军凭借当地的有利地形,修筑起了一条四通八达,通风不错的地下坑道

随后,日军依托着地下防御工事开始与美军对抗,阻止美军登上硫磺岛。

美军费了好大的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终于总算成功登陆。

虽然美军把日军围困在了坑道中,但是,这座地下工事非常坚固,很不容易攻进去。

最后,美军想到了用火焰喷射器来对付坑道中的日军

这个办法还真管用,喷火器喷出的高达1000度的火柱进入坑道后,粘稠的凝固汽油落到了岩壁、易燃物和人的身体上,继续燃烧着,同时还快速的消耗着坑道里的空气,日军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在熊熊的火焰中惨叫着死去.......

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同样为了躲避美军,也选择躲进坑道中,可是美军却没有使用喷火器?既然喷火器是坑道战术的克星,为何美军不使用喷火器对付坑道内的志愿军呢?难道是他们良心发现,觉得这种方式太灭绝人性,不忍心对志愿军下手?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美军还真想过使用过这种方法,只不过是因为我军阵地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美军的喷火器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我军当时是隔着山脊棱线与美军对战,如果美军想利用喷火器来对付坑道中的志愿军,那他们必须先攻占棱线阵地,但是这并容易做到,所以喷火器根本派不上用场

另外,如果他们想从山脚下绕到我方阵地来偷袭,结果也将是有来无回,因为我们会通过战斗坑道发现他们,第一时间将他们歼灭。

也就是说,无论怎样做,美军都无法施展喷火器的威力,所以他们只好无奈的放弃了方法,改用炮弹猛轰的方式来对付志愿军,但最终还是正义战胜了邪恶,美军大败而归。

结语:

抗美援朝战争与二战时的情况完全不同,二战时美国属于反法西斯阵营,站在正义的一方,而日本是法西斯阵营的成员,是破坏世界和平的侵略者,美国为了打败日本,使用喷射器,不会遭到人们谴责,大家只会觉得这是日本罪有应得

然而在朝鲜战场,美国是侵略者,如果为了取胜而使用非人道武器---火焰喷射器,那么,势必会在国际上受到舆论的谴责,影响自己的声誉

另外,在上甘岭战役中,美军为了把志愿军逼出坑道,曾经使用过毒气弹以及细菌武器,遭到了世界人民的强烈谴责,有失大国风范。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美军即使当时有条件使用火焰喷射器,也应该也会慎重考虑当时的国家环境,不会冒然做出选择。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上甘岭   喷火器   坑道   日军   战役   美军   志愿军   高地   我军   阵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