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盛电子抢占“新四化”高地 向百亿营收目标迈进丨深圳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典驰 深圳报道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画出了一道靓丽的增长曲线,全年总销量为688万辆,增长93.4%。汽车行业的“新四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趋势也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四者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近日,深圳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位于宝安区的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盛)总部。经过30年的发展,航盛旗下产品覆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控制电子等,均是汽车“新四化”浪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航盛董事长、总裁杨洪看来,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决定汽车技术和产品,共享化则是商业模式。航盛在三电系统(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均有全方面布局。

2022年6月以来,深圳先后发布《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深圳市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支持深圳智能网联产业高质量发展。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相关政策出台极大激励汽车电子企业投入研发,增强汽车电子在关键科技的创新能力,促进整个产业链蓬勃发展,支撑深圳市打造汽车电子千亿级产业集群。”杨洪表示。

航盛电子总部 图源:林典驰/摄

“新四化”浪潮下布局产品体系

面对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转型升级,航盛主动拥抱变化。在“新四化”理论还未提出来之前,“2010年伊始,航盛就发力攻关三电系统关键零部件,并引入国际一流团队。”杨洪介绍。

如今,航盛已逐步形成在电机控制、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三电”相关软硬件技术领域的核心能力,建立起以正向开发为基础的从产品开发再到市场推广的完整体系。

“比亚迪、广汽埃安、一汽红旗等主机厂认可航盛的研发能力、开发能力,这也是我们不断收获订单的原因。”杨洪表示,不单单是国内市场,目前我们的国际市场销售额占比已超两成,希望未来占比会更高并能够超过国内市场。

杨洪谈到,电动化只是改变原来汽车的动力来源,如果电动车没有智能化和网联化,新能源汽车也卖不动。汽车实现智能化和万物互联也应放在同等位置。

航盛原先从车载DVD入局,一直到导航、TBOX终端、显示屏、仪表等产品切入,紧跟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逐步形成完整的智能网联产品布局。

而作为承载高阶智能驾驶功能开发以及优化整车系统成本的关键一环,域控制器向来是汽车电子厂商分毫必争的领地。

据杨洪介绍,航盛电子智能座舱的域控制器产品线主要覆盖信息娱乐域、智能驾驶域。“我们大概会花5到10年的时间,从域控制器入手,将计算平台集成至中央控制器,不再依靠域控制器”。

除了域控制器硬件单元,航盛电子开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位于L2、L3级别,提供配套的感知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环视摄像头、行人监测等感知设备,也拥有智能计算单元与控制器等核心模块,具备自动泊车、驾驶员监测功能。

在他看来,L2、L3级别的自动驾驶在未来5年内就可降价到消费者能够承受得起的价格,并提供足够的安全性。

不过,他认为L4、L5领域自动驾驶仍有很长的发展过程,当中涉及伦理法则、技术难点以及用户的接受程度等问题。开车要有驾驶乐趣,商业价值还是集中在高级辅助驾驶,注重高可靠性和稳定性。“我们判断未来肯定能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是目前商业价值不高,我们会做好相关的技术储备。

杨洪补充,特定范围内的商用车应用场景,例如矿山或者无人区、乡下偏僻位置,以及变电站检查、矿山开采等高危领域,这些领域适合无人驾驶。

推进产业链协同,营收目标破百亿

2022年,航盛电子营收规模近50亿元,未来实现百亿目标。

为实现这一目标,杨洪表示,首要是加强技术突破,围绕感知决策算法、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等领域开展科研攻关。汽车行业是马拉松比赛,越往后越能积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2022年多起黑天鹅事件发生,让整个产业链意识到任何一个小零部件短缺都有可能影响到整车生产。“我们要加强产业链协同,与高校协同创新,与上游芯片厂商实现研发终端自主可控。”

为此,杨洪还牵头成立了深圳汽车电子行业协会,由航盛出资,将汽车电子的上下游聚拢在一起,倡导有序、良性的竞争,分享主机厂资源,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至现在已有600余家会员企业,其中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有5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7家、专精特新企业76家。

杨洪认为,低成本的竞争是企业入门的起点,不可能推动行业繁荣发展,航盛成立30年来,切身体会到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创新的必由之路,持续的研发投入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

据悉,近年来,航盛电子每年研发费用投入占销售额比例从3%上升至5%,再到接近8%。

“航盛有一段时间想过快速扩张,后来意识到如果没有核心技术,就好比小麦变成一筐小麦,还是小麦,只有将小麦做成面粉或面包,才是转型升级的过程。”杨洪谈到。

事实上,航盛从最开始生产汽车收音机到CD机,到生产多碟CD机和导航,再到今天的智能座舱系统,正是一部沿着主机厂的需求迭代的发家史。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进航展电子一楼的展厅,俨然是一座汽车电子的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车载卡带机,到时下流行的抬头显示以及多屏融合,产品线跨越好几个年代。

杨洪表示,汽车不是单靠主机厂就能一家独大,造车需要有多级供应商协同,零部件企业在各自专业领域做大做强,产业链抱团发展,同时也能共同承担风险。航盛将依托成熟的汽车电子设计和制造能力,与摄像头、雷达等领域的软硬件供应商合作,做好系统集成商的角色。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深圳   座舱   电子   高地   产业链   小麦   领域   目标   智能   汽车   系统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