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最多能娶几个老婆,一夫多妻制度是怎么形成的?

| 史谈a

编辑 | 史谈a

前言

古代社会中,一个男人最多能同时和几个女子成婚,那么,问题来了,一夫多妻制度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他对人类的发展有何影响呢?

一夫多妻制是古代中国社会的一种婚姻制度,这种制度最早起源于夏朝,在原始时代,没有婚姻制度,直到一夫一妻制度的出现,才有了婚姻制度和婚姻形式。

据《礼记·昏义》记载:“天子一后二妃三公四侯五将军六卿,九伯十州,百人之家。”这是目前我们能查到的关于一夫多妻制度的最早记载。

在旧社会结束以后,我国实行了一夫一妻制,但是为了扩大国家的整体实力,国家还是鼓励了大量的生育。

所谓“一夫多妻”,指的是一个男人可以同时与多个女子成婚,也就是一个男人可以娶两个老婆,这个制度是由夏朝的“天子一后二妃三公四侯五伯十州”这个制度发展而来。

《礼记昏义篇》中记载的,若周天子有后一妻三妾,妃子九妾,世妇二十七,御妻八十一,可以说是一夫多妻。

那么“一夫多妻”的这种婚姻制度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为什么后来又逐渐被废除了呢?

一夫多妻的历史背景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也是我国第一个实行一夫多妻制度的王朝,在当时,一个男人可以娶两个女人为妻,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了东周时期。

当时,东周的国君周天子十分昏庸无能,导致周天子在诸侯面前没有任何威望,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诸侯们纷纷联合起来讨伐周天子。

但是面对诸侯们的联合讨伐,周天子只能乖乖投降,并把自己的妻子分封到各个地方,让他们管理当地的百姓,这就是一夫多妻制最早的起源。

可以说在夏朝之前,人类社会就已经实行了一夫多妻制了,只是我们现在没有发现罢了,而到了夏朝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矛盾的加剧、人口的增长等原因,人口压力日益增大。

为了缓解人口压力,提高人口素质和生产力水平,夏朝统治者便实行了“一夫多妻”制度。

但是这个制度并没有得到广泛地推行,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矛盾也比较激烈、人们也很难接受这种婚姻制度、更不可能将这种婚姻制度推广到全国范围内去。

直到东周时期,社会矛盾已经十分激烈了,百姓们的生活也很艰难,再加上当时周天子没有威望,诸侯们又打不过他。

于是为了扩大国家的实力,周天子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诸侯们,其实也是为了缓解社会矛盾,当然,这只是周天子的一面之词而已。

自从周天子把女儿嫁给诸侯们以后,诸侯们就可以向周天子要土地、要女人了,而这些东西在当时又都是属于周天子的,所以周天子就这样把女人都娶了回来。

于是这个“一夫多妻”制度就这样延续到了东周时期。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婚姻制度才开始逐渐被废除。

此外,在古代中国,不同家族之间由于婚姻制度、财产继承以及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不同,往往会出现婚姻制度不同、财产继承有异、思想观念各异的情况。

但因为他们生活在一起时又会产生利益纠纷等问题,所以他们又会产生“一夫多妻”以及“一夫多妾”的问题。

对于那些比较富裕的家庭来说,他们有能力可以同时娶两个老婆;而对于那些普通家庭来说,他们只能娶一个老婆。

先秦时期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时期的诗歌。

《诗经》的出现,不仅使当时的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为一夫多妻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

比如《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民之多妻与夫异居,无子,国乱。”

这里说的“国家动乱”就是指西周时期“一夫多妻”制度导致男女之间地位的严重不平等。

除此之外,还有这样一些记载:

如《诗经·秦风·小戎》中提到:“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说的是一位女子在秦穆公手下做一个官员,他只吃别人吃不完的东西。

《诗经·硕鼠》中说:“硕鼠,无食我黍。”

这里说的“硕”就是指大老鼠。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期一夫多妻制对男女地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一夫多妻时期。

一夫多妻制度在当时的社会中已经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婚姻制度,被后世所遵守。但是,一夫多妻制度中所体现出来的男女不平等在此后的社会中依旧存在。

秦汉以后,女性地位大大提高,她们逐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成为一名独立的个体。在这一时期,女性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先秦时期,中国奴隶社会中的夫妻关系是一夫多妻制,到了汉代以后,随着贵族女性的出现和家庭地位的提升,丈夫一妻多妾制开始逐渐流行起来。

第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从社会上消失,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婚姻一夫多妻制度,当时的女子被要求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矩嫁人。

第三,到了唐朝以后,一夫多妻制被废除。唐朝皇帝还曾下诏规定:“天子以一人之身而有二妇”,禁止男人娶太多的老婆 。

因此,唐朝女子的社会地位之高,思想之开放之深,历朝历代都难以企及,世之久,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中女性地位最高的时候。

第四,隋唐以后,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唐高祖李渊是一个非常重视伦理纲常的皇帝,他对于不守妇道的女子十分痛恨,将她们处死,所以在唐朝女性地位十分之高。

第五,宋朝以后,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男性地位的上升和女性地位的下降,使得男女不平等的现象越发严重。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宋朝以前的一些朝代中也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但是由于宋朝以后,男尊女卑这种思想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所以就逐渐消失了。

不过还是有少数几个朝代存在着男强女弱的现象,比如隋唐时期和明清时期。

隋唐宋元明时期

隋唐宋元明时期,虽然朝代更迭,但是政权相对稳定,为了维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统治者也积极实行一夫多妻制。

这主要得益于宋朝宽松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经济水平,因为在经济上处于优势地位,所以宋朝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比较高。

明朝时期,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女性的地位得到了极大地提高,由于明朝实行一夫一妻制,所以民间出现了很多一夫多妻制的情况,而且当时法律规定男子可以娶多个妻子。

在明朝普遍娶妾的社会中,只有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子嗣的人,才能考虑娶一人为妾,这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种进步。

到了明朝末年,由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政府腐败和天灾不断等原因,一夫多妻制也开始逐渐被一一废除。

随后,弊端越来越凸显出来,也开始被封建统治者所不容,于是一夫多妻制便开始渐渐被废除。

一夫多妻制,是以男子为中心,以女性为依附的婚姻制度,它严重伤害了妇女的利益,成为导致妇女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

当社会上出现一夫多妻制后,原本美好幸福的婚姻生活也被破坏得支离破碎,男人在外拈花惹草、寻欢作乐、家庭暴力、财产分割等问题也接连不断。

这一切都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国家制度有关,在封建时代,一夫多妻制对人们的伤害非常大。

后来一夫多妻制渐渐被废除也是因为社会发展需要,对此,封建王朝和社会政府都十分重视,于是从会也会考虑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最终选择了一夫多妻制的存在方式,最终废除了一夫多妻制。

由此可见,虽然一夫多妻制在古代的中国社会中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最终也还是被废除了。

虽然一夫多妻制对于人类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古代中国社会并不是所有男性都有很多老婆。

从上面来看,中国古代社会中并没有完全实行“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度只是当时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稳定而采用的政策,不是一种能够长久维持的制度。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进步,后来中国历史上实行一夫一妻制的概率越来越大。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的一夫多妻制有所改善,但由于生产力的限制和封建伦理观念的影响,还在延续。

一夫多妻制不像以前那么盛行了,但也没有被完全废除,只是比以前更严格了。

比如,明初规定:“凡诸王、贝勒、公、侯、驸马等人娶妻,皆择配中上等之家为妻。”

然而这个制度虽然得到了加强,却在事实上起到了反作用,因为这一规定使有钱的男人可以自由选择老婆。一夫多妻制把女性视为丈夫的财产,妻子越多,男性的社会地位越高,而女性则不能选择与多个男性结婚。

当时还有这样一句话:“钱多人丑”,意思就是有钱的男人可以任意挑选美女当老婆。


民国初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夫多妻制

一夫多妻制在民国初期才被废除,这段时间,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人们的婚恋观念和生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都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当然,一夫多妻制这一婚姻制度在那个时候也有很多弊端。

比如裹脚文化、三妻四妾、女子无德无才便是德、丑陋的洞房文化等等,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丑陋的文化,比如拜金。

比如:由于女人被束缚在家宅里,所以很多女人失去了自由的权利,同时也限制了她们的发展,这严重制约了当时妇女的社会地位。

而一个男人娶多个老婆就更不利于社会秩序和家庭秩序的稳定。

在那个时代,由于一夫多妻制,男人为了多娶一个老婆就要多生孩子,这严重影响了国家人口的增长。

而且由于当时大多数女性不能上学,所以也束缚了她们接受教育、提升自己的思想和见识。

所以说:虽然一夫多妻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将这个制度一直延续下去,要因时制宜地做出改变。

结语

在旧社会结束以后,我国实行了一夫一妻制,但是为了扩大国家的整体实力,国家还是鼓励了大量的生育。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各方面的制度将越来越完善,其优越性也将越来越充分地彰显出来。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一夫多妻制其实只是一个制度上的问题,而真正能够引起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社会形态。

在原始时代,没有婚姻制度,直到一夫一妻制度的出现,才有了婚姻制度和婚姻形式。

人类社会还很落后的时候,社会生产主要依靠的是社会力量,在这种情况下,男性的社会地位明显高于女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女性逐渐走进了社会的生产环节,男女平等逐渐成为了现代社会的追求。

因此,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男女平等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社会进步、文明进步的关键因素。

所以我认为,在未来,我们要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是如何保持婚姻中男女双方平等的地位;第二,是如何协调好男性与女性的关系。

这样才能使我们这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人类简史》

《中国通史》

《多妻制度:中国古代社会和家庭结构》

初民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东周   老婆   制度   夏朝   诸侯   时期   地位   古代   婚姻   女性   男人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