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切的器官都切了,只想活下去”90后女孩拼命抗癌,却遭人质疑

“如果这是你生命中最后一天,你会怎么度过?”

面对这个人生终极问题,有人说会当然把钱全花了,满世界旅游,死也死个痛快。

但这对于患癌的夏晓桐来说,却选择了站在死神对面,正面对峙。

晓桐是90后,哈尔滨人。25岁时她确诊肠癌6年多的治疗里,化疗放疗早已是家常便饭,癌细胞的转移,时常让她忍受痛入骨髓的折磨

为了活下来,晓桐选择了积极治疗,体内能切的器官全切了,直肠切除、肛门全切、人工造瘘口从肠道凸出。即便如此,癌细胞还是转移到了卵巢、宫颈、淋巴……

即便如此,从未抱怨过一句,书写自己的抗癌日志,面对死神不恐惧、不服输她的眼神里始终闪着光,只是偶尔闪过一丝落寞。“为什么是我?能切的器官全切了,为什么癌细胞还是 全面转移”?

等待她的结局究竟是什么?活下来的几率有多大?

“能切的器官都切了,我想活下去”

如今,夏晓桐已经32岁

晓桐3个月大时,父亲患肠癌猝然离世,留下可怜的娘俩。无奈母亲只能带着晓桐改嫁,继父夏继国也是离异,也带着一个儿子。四人又重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小家。虽然生活不富裕,但继父一直把晓桐看成是自己的亲闺女。

直到2016年的春节,晓桐忍不住长达一个月的腹痛,去医院做了检查。拿到检验结果时,她头皮发麻、愣在原地,右下角一栏赫然写着“多发性管状腺癌,数量大于100枚”

也就是说,此时她年轻的肠道里,已经悄然生长着100多个恶性肿瘤细胞。

想到父亲就是确诊肠癌离世,晓桐吓得嘴唇苍白、试探性地问了医生,却得到了肯定的答复,“是遗传病,已经到了中晚期,治愈希望非常低

听到医生的形容,恐惧一点点爬上了她的脊椎,仿佛死神正站在她对面,凝视着她。

我才25岁,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我不要认输,必须活下去!”即便被确诊结果重重一击,晓桐也没有瘫倒在地。那一刻,她揉干眼泪,告诉自己想活下去,一定有办法。

就这样晓桐咬着牙经历了一系列的化疗、手术,只要是癌细胞转移的地方,几乎都做了器官切除。从生理上来说,她自嘲已经“不算是个完整的人了,但她还有更强烈的念头,活下去!

然而,事实并没有因她的乐观积极而扭转方向。癌细胞继续向全身细胞扩散,化疗的副作用让她频频呕吐,腹内痛入骨髓。但适合她的靶向药物却始终没有找到。

彼时为了治疗,父母已经掏出了70万的全部积蓄,拽下脸皮挨家挨户去借钱。一开始,街坊邻里还热心掏腰包,连欠条都不要写。但借了几轮,一些亲戚就断了来往

不断上涨的医药费就像补不完的黑洞,让父母在无数个失眠的深夜愁哭。

唯一的办法,就是尝试“进组试药”,也就是成为新药测试的“小白鼠”,寄希望新发明的药物,能有效抑制晓桐体内不断扩散的癌细胞。

“再疼也不放弃,我想活下去”

等待试药的日子遥遥无期,癌细胞丝毫没有放缓扩散的速度。每天经历刀割般的爆发痛已是家常便饭,甚至有时已经痛到麻木。止痛药的药效虽然比吗啡还要强10倍,但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失眠的深夜,插着氧气管坐起身,在日记本里写道,“止痛药吃了恶心难受,不吃会活生生疼死。人生没有两全,哪条路都通向痛苦,人活着就是来渡劫,但我也不愿离开。

在癌症病房,一位70多岁,刚做了肠造口的老年患者,摸着新装上的造瘘口袋,告诉晓桐自己以后走哪儿都要带着这个袋子,稍不留神粪便和尿液就会流出来,散发出的异味儿实在忍受不了,“干脆死了算了”。

面对老人的哭诉,晓桐没有说什么,只是掀开衣服,露出一模一样的造瘘口袋,右腹间是手术后刻下的伤疤,她说自己从二十多岁,就带着造瘘口袋了,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带着它回到家里,好好生活

没有人知道,晓桐也曾偷偷藏过安眠药,想在某个深夜一走了之,不再成为父母的负担。但想到父母趴在自己坟头上哭的模样,她又一次次打消了这个念头。

克服了自己心里那道关,来自网络陌生的恶意,却漫天袭来。

“陌生的恶意,汹涌袭来”

在晓桐发布的一条条视频下方,时常有不和谐的声音,质疑这样花光积蓄还要治病,是自私的表现更有网友不屑说又是为了想红,卖惨不择手段。

面对漫过天的质疑声,晓桐用行动给了自己的答案。

她每天通过自媒体记录自己抗癌的点滴心酸,坦言想活着这个心愿并不过分。录下这些视频,是想到自己万一走了以后,父母好有个念想。他们走到哪里,想起来就能打开手机,看看自己记录下的这些镜头

有热心网友建议她,与其治疗希望渺茫,拖垮全家人的生活,不如好好过余下的日子,出去旅游、散散心。不要再吃没意义的苦了。

但晓桐说自己不会去旅游,因为治疗已经让整个家背上了沉重债务。但她也不会轻易放弃一丝生的机会。活下去,对自己来说是一种责任。

如果还有什么能做的,她想在身体有精力的时候搞直播带货,面对夹杂着善意恶意的网络世界,她坦言自己现在很缺钱,直播带货能给家里带来一些收入,还清债务后再去治疗,心理负担也会轻一些。

视频里的晓桐,总是带着阳光的微笑,面对网友的质疑和攻击,从来没有被激怒,只是淡淡地述说自己抗癌的真实历程。

晓桐的第一条视频,是在连续几次失败的治疗后,才起了这个念头。如今,她的自媒体账号已经有几万粉丝,那些当初质疑抨击的人,已经越来越多被善意的关心所代替。

和晓桐一样走在艰难治疗路上的病友,也通过网络和她交流病情,互相扶持。

在偌大的世界,隔着几千公里的距离,构建出了一张结实的大网。

“极度恐惧和痛苦中,与死亡凝视”

如今,晓桐仍然在等待能救她命的治疗方案,每天太阳升起时,照样拉开窗帘,让阳光洒在病床上。骨头里的癌痛仍在隐隐作祟,她又翻开日记本,写下又努力活过的一天。

7年来,晓桐的母亲已经哭过无数个日夜,继父把所有打工种地挣来的钱,全交给了医院。每次只有简单的一句,“有病赞救治,没钱我去挣。”

看着继父逐渐佝偻的背影,晓桐又深感自己是幸运的。来到这个世上,成为他们的女儿。

这沉默无声的爱,早已带她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

她说,“死亡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它的存在提醒我们,谁都不会有永恒的时间去爱人,去做想做的事。至少,能抓住的是当下这一刻,去努力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器官   试药   止痛药   继父   癌细胞   肠癌   肠道   死神   口袋   恶意   念头   深夜   恐惧   父母   女孩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