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经济运行如何“提质增量”

■劳动报首席记者 罗菁 劳动报记者 郭娜 叶佳琦

今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3月5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亮出2023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释放出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回归潜在增长率的积极信号。

那么,该如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中国式现代化更好落地?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参加今年两会的多位代表和委员。

提振信心:

消除民营经济“痛点”

如何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今年两会上,多位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委员将目光聚焦于此,他们纷纷提出,要大力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促进新时代民营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一:立法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汤亮指出,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起步之年,民营经济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新时代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民营企业家要敢闯敢干,转‘危’为‘机’,集中力量拼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汤亮透露,今年两会上,他会探讨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等议题,特别是要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严厉打击市场上的各种侵权行为,为民营企业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平的竞争环境、健全的法律体系。然而,目前仍有三方面问题掣肘了民营企业前进的步伐:一是地位作用保障仍需深化,二是公平竞争环境仍需改善,三是司法环境优化仍需提速。”全国人大代表,威达控股董事长周桐宇建议,在国家层面就民营企业发展进行统一立法,研究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就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等进行统一规范。

关键词二:政策扶持

“营商环境是春天,市场主体是种子,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种子才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如此说道。

“要提信心,就要更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周汉民认为,要在之前助企纾困政策基础上尽快制定新一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集中公布一批有价值、有帮助的标杆性举措,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以重大事件为引领,通过更多具体项目的落地,最大程度提振民营企业信心,最大幅度释放政策效应。“还要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发展环境好不好,评价标准科不科学,企业最清楚,在政策制定、反馈机制上应多听听企业家的心声。”

周桐宇则提出,政府是否可以在相关职能部门(比如中小企业局)开设一个服务民营企业的管理机构,专门负责调研、反映、解决民企问题。按照平等竞争原则,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民营企业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降低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作为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产业园区‘筑巢引凤’,不断优化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环境,助力小微企业快速成长,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而在产业园区中,民企产业园其实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我认为,政府应该鼓励民营企业拿出存量用地,为小微企业提供场地,让民营企业成为政府区域经济招商引资的得力助手。”但是,周桐宇强调,民营企业资金不够雄厚,需要相关政策进行扶持。政策的宽松程度对民营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创新驱动: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究竟该如何发展?两会中不少委员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一:降低门槛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贺晗提交了关于数字经济方面的提案,呼吁加速产业数字化,尤其是持续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

在贺晗看来,我国目前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存在“不愿”“不敢”“不会”的困境,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对滞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群体的数字化基础不同,发展差异明显,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贺晗表示,要鼓励科技企业围绕算法模型开源、开源数据集建设、数据要素共享流通、智能算力集群建设等关键点进行长期投入,加快数据、算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生态,从而降低AI开发和应用门槛,让AI融入千行百业,为产业数字化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关键词二:平台引导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汪胜洋认为,电商平台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克服线下困难,扩大销售规模等,但另一方面平台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矛盾也时有发生。因此,加强平台的引导,发挥其加速产业数字化的优势,监督其保障所有入驻企业的合法权益,已是当务之急。

“目前,平台话语权较高,频频打‘价格战’‘最低价’,这给中小企业商家造成了极大的销售压力,挤压了他们的利润空间,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汪胜洋指出,平台结算周期长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资金流,目前电商平台的平均商家回款周期通常在1-2个月,如碰上不可预计的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中小企业商家资金短缺或资金链断裂。此外,平台上的中小企业商家要承担消费者保证金、店铺装修、增值服务费以及营销推广费等,也加重了企业的运营负担。

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对互联网平台的持续低价竞争模式要加强监管,对明显干扰市场、有违公平原则的行为要给予警示乃至处罚。同时,要引导平台帮助入驻中小企业整合资源、降本增效、提高产品性价比、服务体验等。汪胜洋建议相关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应加快完善互联网平台账期的标准建设,从平台的管理规范、处罚条例、资金扶持、创新激励等角度督促并鼓励平台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此外,他建议政府部门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培训补贴、专项资金及技术创新扶持等举措,鼓励平台在入驻年费、保证金、推广费方面为中小企业商户提供更多倾斜性优惠政策。

扩大内需:

促消费需在优先位置

扩内需促消费,政府部门该出哪些实招?这也成为两会关注的对象。

关键词一:促进消费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指出,城市居民对于生活服务业的消费行为加快了“数字化”,围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即时消费和即时电商成为消费新趋势,应该推动数实融合、促进消费创新、打造城市高品质生活。

数据显示,2022年,以本地即时电商为代表的新型实体电商增速达到20%,远高于远场电商5%的增速。陆铭指出,发展本地即时电商,符合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内部人口密度带来的集聚效应;能更好地促进消费供给和需求高效的匹配,满足城市居民对商品和服务可获得性、即时性和供给可靠性的更高期望,促进更多服务业中小商家的发展。为此,陆铭建议尝试采取“政府+平台”补贴的方式,围绕消费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利用即时电商促进城市品质消费升级。

关键词二:创造消费热点

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则指出,当前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把握好两大抓手,一是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二是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

他建议鼓励加快推进旧城改造、社区更新及居家装潢的一体化发展,在提振投资需求的同时拉动大宗消费。鼓励旧城改造片区内,相邻小区及周边小区联合推进小区改造和集中装潢。鼓励金融机构为联合改造项目提供优惠融资支持。

关键词三:推动消费回暖补贴

全国政协委员,月星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佐宏则提出,要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稳定性保障,鼓励个体经济发展。他建议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消费回暖补贴,其中包括持续推动税费减免缓缴力度;活跃“夜经济”,引导主要商圈延长营业时间等。

针对个体工商户实际,政府部门要制定专门的公益性补助,对个体工商户的房屋租金进行补贴;持续推动税费减免缓缴力度,进一步规范“税外收费”,取消不合理收费。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加大个体工商户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加大转贷应急周转资金支持力度,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开发专属信用担保类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担保费率。鼓励银行机构通过创新信贷产品,适当降低贷款利率,或以减免业务收费等形式对个体工商户进行支持。此外,可以引导主要商圈、特色商业街与文化、旅游休闲等场所延长营业时间,培育一批24小时“不打烊”特色店铺,活跃“夜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增量   政协委员   个体工商户   民营企业   中小企业   力度   关键词   资金   建议   环境   政策   政府   经济   全国   平台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