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经济关键的密码,就是重振民营经济

就在过去的2022年,我们的GDP增长率为3%,这是继2020年新冠爆发元年以来,几乎是“历史最低”,但随着疫情的放开,经济恢复一度被热烈讨论,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看好,许多海外品牌也同样看好国内经济恢复的潜力。

在这样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恢复经济的关键密码,到底是什么?

事实上早在2023年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预计,2023年经济增长率将是5.2%,但我们内部的预计则是5%,看起来仅仅只有0.2%的差距,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哪怕是0.1%的细微差距,背后所反映的也是不同的战略考虑以及顾虑。

经济学家何清涟说,从内部来看就是自身的经济遇到结构性难题,而所谓的结构性难题就是要经济转型,从原来房地产作为经济支柱变成另外一种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那么这就需要寻找到新的支柱产业,而国外面临的问题则是外部环境不确定,很不稳定,又进一步影响了制造业的出口和外贸。

而从数据上来看也的确如此,尽管我们这些年不断调整对美经济依赖,但美国依然还是我们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不管是从内部来看还是从外部来看,不确定性可能都是未来数年的常态。

而对民营经济来说,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性。

过去的三年时间里,不确定性一直是常态,而民营经济也的确在这三年里,发生了诸多的变化。

根据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22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为38.32万亿元,增长9.13%;与此同时,民营企业500强的资产总额下降了近18%,为41.64万亿元,民营企业税后净利润下降了12.28%,为1.73万亿元。

虽然去年国内头部民营企业营收增长了9.13%,但资产总额却出现了下降的情况,净利润也在下降,这背后至少反映了,民营企业的规模效应在减退,营收的增长,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净利润。

环境在发生变化。

头部企业尚且能够度过过去的三年,但对更多的中小企业来说,这场历时三年的寒冬,却并非那么好过。

一般来说,经济体分为三个大的板块,第一块是国企、第二块是中型以上的民企、第三块则是更多数量的小型民企或者个体户,而决定经济基本面好坏的,必然是民营经济的兴衰。

众所周知,民营经济一直承担着5678的重要作用,民营经济为我国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

可以说,不管是从GDP还是技术创新亦或是就业来看,民营经济的好坏,都能够反映出宏观经济的基本面。

因而,重振民营经济,就显得至关重要。

对民营企业来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定性。

什么是确定性呢?

在商业世界中,不确定性当然是常态;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否被市场接受,这是不确定的;一个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胜利,这个也是高度不确定的;一个新技术的出现能否被商用,能否被市场接受,同样也是不确定的。

我们要消除商业世界的不确定性,这是不可能的,没人知道自己创办的企业是否真的能够存活下来,是否真的能够盈利,以及能够健康存活一百年。

但我们可以做到商业世界之外的确定性。

例如更规范的市场,更健全的机制,以及更人性化的设计,这些都是民营经济中比较能够被确定的东西。

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常说要增加企业家信心,增加民营经济的信心,把已经失去的信心找回来,这对很多上班族来看非常不解,因为他们认为企业本身就在剥削自己,压低自己的工资。

但我们也都知道,企业和员工之间,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主体,一家企业可以剥削员工,那员工也有选择企业的权利。

而更重要的在于,如果企业的生存盈利变得艰难,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失业率的高低,找工作会变得更加困难,有时候反过来思考,“剥削”的定义不仅仅在于有一份工作,更在于能不能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

为什么民营经济这么重要?

除了提供宏观经济的增长和高新技术的创新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对就业的帮扶,民营经济拉动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

而就业是一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就业的好坏基本上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于幸福生活的感知,而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说重振民营经济就是恢复经济的关键密码。

人们只有有了工作,有了收入,才会有更多消费的可能性。

对企业来说同样也是如此,企业依赖于宏观市场的消费能力,并从中获取利润和市场份额,当消费降低的时候,企业的盈利和生存就会遭受挑战,进而出现缩减人力甚至是裁员的可能性。

反过来,当企业生存更好的时候,会招更多的人,会扩大市场规模,人们的工作机会更多,反过来也就更愿意消费。

因此,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更像是共生体,而非是你死我活对立面。

民营经济有赖于支持,但支持本身,似乎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相较于国企,民营企业的天然弱势,因此才需要更多的支持。

回归市场主体,本身可能是更好的应对方式,但在今天的环境下,市场当然会变得越来越好,但以过去房地产为支柱产业的经济结构迫切需要转型,而房地产所掏空的积蓄,必然也会反噬民营经济所面临的收窄的消费意愿。

换言之,更多的存款,也就意味着消费的疲软,而促消费不仅仅是要把就业拉起来,更重要的是还要把人们心中的乐观和希望给拉起来,只有这样,人们才敢于借贷、透支去创业、扩大生产规模,从而撬动更大的杠杆。

end.

作者:罗sir,新青年的职场内参。关心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关注我,把知识磨碎了给你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经济   常态   不确定性   净利润   民营企业   好坏   员工   密码   关键   更多   市场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