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克商


1.古公亶父迁居周原。大约在商王武乙时期,原本定居豳地(今陕西旬邑)的周人不堪戎狄的侵扰,在古公亶父的带领下,渡过漆水河,翻越梁山,来到了岐山脚下的周原(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 岐山 一带)。
周文王迁城丰邑(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西岸),武王迁都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2.古公亶父(周太王)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因看中季历之子姬昌而传位于小儿子季历。
3.文王拉车:这一典故讲述了周文王求贤若渴 ,得闻姜子牙于渭水,于是去请子牙出山,子牙以要文王拉车难为文王,却实为测周朝的命数。“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
4.孟津观兵,约前1048年,周武王为了检验自己的号召力,试探各诸侯国的态度和商王纣的反应,举行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周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举行了大规模的阅兵仪式,史称“孟津观兵”。 周武王在孟津检阅军队,一下尽然聚集了八百诸侯,但是武王发现几个大的诸侯国没有前来,于是毅然收兵回师,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5.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中国 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邑外叫郊,郊外叫牧,牧外叫野,野外叫林。
6.周打破了商时期一味地只相信神的决定因素,天以德为标准为民选择君主,破除了神权至上的观念,开始了对人自身努力的关注,对敬德保民的关注,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思想解放。天命即民心,天命不可违,民心不可抗,失德者必失之。
7.殷末三仁,也称殷末三贤,指的是微子、箕子、比干,他们在殷商末年齐名。孔子《论语·微子》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淇县   孟津   岐山   陕西省   王朝   战例   周朝   西周   陕西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