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去中国化,外贸骤降解决产能靠穷人

西方主导低端制造从中国迁出,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西欧制造业也开始向东欧转移,美国的制造业也选择向墨西哥转移,都在想办法将中国排除在全球化体系外。中国外贸受到很大影响,产能过剩严重,然而中国并没有投降、讲和的机会。面对挑战中国只能胜利,认输别人都不同意。

外贸不行的话,那靠内循环,靠消费来化解产能过剩?但现在消费的关键是信心,大家并没有信心去消费。目前的消费并不像专家说的一样,消费不用刺激,有钱自己就会消费,花钱这事还用人教吗?有钱自然去消费。事实上我们看到去年国家印了不少钱,但都变成了存款,钱并没有花出去,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也不难理解,人只有在感觉未来不确定性大的时候,他会拼命存钱不敢消费。就像老一辈一样,他们经历太多动荡了,也养成了存钱的习惯。

过去三年中国经历太多事了,疫情、教培、平台整顿、西方制裁、封控停产,好多餐饮公司、旅游公司、街边小店、工厂和公司都倒闭了。公司关门、企业裁员大多数人从来没碰见过真正经济衰退,各种投资也都不赚钱,做什么亏什么。失业断供、楼盘烂尾大多数人都还没缓过神来了。对未来也失去了信心,怎么敢像以前一样大手大脚的花钱?那么未来推动消费增长,拉动经济的第一步就是重建老百姓的信心。

受全球三年疫情影响,产能已经过剩。外贸生意今年大概率不会太好,毕竟国外自己都经济开始衰退。这种情况下,刺激消费,推动内循环,去除多余产能显得更为重要。从外部环境竟看,很长时间内国际关系都很难改善,壮大内循环市场已是共识。但是消费不起来,内循环无法推动。消费真的如专家说的一样,不用刺激的吗?不但要刺激,而且多上剂量,直到大家的信心重新恢复,才有可能实现消费内循环。

首先一定要快,各种基建项目要抓紧上马。能上半年开工的就要尽量早开工。只能先让政府带头推动起来,钱能提早发下去的,要尽量提前发下去。赶紧稳住预期,抓紧拍地融资,启动项目把钱发下去,推动货币扩张。国家以工代赈项目,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的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以最快速度让群众解决就业问题。同时要在舆论上给予正向的引导,让群众建立对未来的信心。必要时要直接发钱,这样的见效是最直接的。并不用担心这样会养懒人。中国的文化传统,并不容易滋生懒人,而且中国并没有选民绑架政治的选举机制。老百姓也并不会对国家直接发钱产生依赖,也没有权力一直要求国家发钱。直接发钱只是在初期起到推动经济发展正循环,重建消费信心避免经济通缩负反馈的一种手段。

一旦经济一段时间内,持续的复苏正循环,消费者信心就启动了,经济也就开始复苏了。有钱可以赚,积压的存款就会开始投资。企业开始投资就会增加就业,解决就业和收入大家又开始消费。大家开始消费企业就能多赚钱,多赚钱就能多发工资,多发工资又能多消费。这样消费推动的内循环也就可以解决产能的问题了,进而为产业升级提供国内需求。

除了增加老百姓的收入,也要解决生活的成本问题。坚持房住不炒,同时给中低人群提供成本更低的保障性住房。发行不动产私募基金吸收有钱人手中的闲钱,支持国家建设保障性住房市场,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又吸收了多余的存款。这样有利于共同富裕,实现财富的二次分配,真正的提高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扩大了国内的消费市场。把更多的钱留给中低人群,更有利于扩大消费和经济不断增长的良性循环。

只要培育起内循环的大市场,中国是可以在中美竞争中逐渐取得优势,并最终解决高科技被西方卡脖子的问题,实现中国崛起的伟大复兴。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顶住压力,跪下来求和平则和平亡。中国并没有机会像日本一样躺平,西方也不会给中国这样的机会。在反华问题上,美国两党是达成共识的,属于政治正确。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产能   产业链   中国   穷人   存款   制造业   老百姓   有钱   信心   群众   外贸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