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董事长宋海良:加快推进绿色新型煤电建设

2023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对财联社透露,今年会上将提交一份关于加快推进绿色新型煤电建设,支撑"双碳"战略落地的提案。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煤电装机规模约11亿千瓦,占比46%左右,年发电量占全社会发电量约60%。

宋海良表示,从目前来看,煤电仍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我国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性电源。但随着"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和新能源发电占比的快速提升,煤电的功能定位将逐步从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应急备用电源转变。

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将成为必然,电力系统对煤电深度调峰、快速变负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煤电相关技术体系、设计标准、价格机制亟待进行相应的革新,以高水平利用小时数作为煤电经济性评价基准也难以继续适用。煤电亟待科学规划规模布局,集中攻关关键技术,探索创新绿色"新型煤电",加快煤电转型。

对此,宋海良提出三点建议。

1

统筹做好

煤电规划布局

建议合理规划未来煤电装机,特别在中东部和南方等受电地区,选择煤炭消费集中区、靠近煤炭运输铁路和港口等地区,适当布局一批煤炭储配保障基地,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煤电功能定位,对新建煤电在装备设备、工艺系统层面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建设。

2

完善煤电

健康发展长效市场机制

结合煤电定位转变,适应性改革煤电行业体制机制,构建煤电企业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体系。强化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的衔接,加快建立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源侧容量市场或容量补偿机制,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深化燃煤机组上网电价形成机制改革。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煤电企业融资能力。推进煤电联营兼并重组,积极推进"煤电+新能源"融合发展。

3

大力推动

煤电设计革命

建议结合煤电定位转变,推动煤电相关技术体系、设计标准、价格机制等革新。加快革新设计规范、经济性评价准则以适应更低利用小时数、更低最小技术出力需要;加快革新系统设计、设备配置、主辅机本体设计以适应快速变负荷、快速启停需要;加快革新工艺布置以适应煤电与生物质燃料结合需要。定制化推动"新型煤电"设计,针对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煤电功能定位,在装备设备、工艺系统层面进行定制化设计和建设。

随着“双碳”政策逐步落地,煤电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重新定位。推进“双碳”战略,我国电力系统势必要从以煤电为主体转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传统煤电未来发展的定位将发生重大转变。

但长期看,要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须同时处理好清洁低碳发展、电力供应安全和系统转型成本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重点推行新型煤电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禀赋   发电量   电力系统   煤炭   董事长   中国能源   机制   电源   快速   地区   集团   系统   市场   宋海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