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到底干了多少件大事?

第一:郡县制改革

公元前216 年

废除分封制,改革郡县制。郡县制正式成为了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第二:推行书同文

公元前220 年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得悉六国文字各不相同,决定推行“ 书同文 ”政策,按照当时任廷尉的李斯所奏,废除关东六国原有文字,将史籀大篆简化为小篆(亦称秦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第三:统一度量衡

公元前221 年

战国时代,各国都采用不同的度量衡标准,导致在换算过程中显得十分混乱,不利统一。故此秦始皇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下令统一全国的度量衡,以商鞅变法时制定的秦度量衡作为标准。

第四: 推行车同轨

公元前220 年

秦代道路并不像后世的水泥路般坚实,下雨时道路即成为一片泥泞,战车会在泥泞地面留下车辙的痕迹,天晴后路面就会留下坚硬的车轮沟痕。车轮相距(即车轨)不同的战车,会因与道路上留下的沟痕不同,而有行进困难的情况,这正是秦始皇推行“ 车同轨 ” (统一车距)的背景。

第五:修建郑国渠

公元前246 年

韩国听说秦国喜欢大兴土木,就想以建渠消耗秦国的国力,使秦国无法向东用兵,韩国便让水工郑国找机会游说秦国。工程进行途中,郑国的阴谋被发觉,嬴政打算杀掉郑国。郑国指自己虽然是为韩国做细作而来,但建渠不会为韩国延续多少国祚,而渠建成以后的确会对秦国大为有利。自渠成后,淤积混浊的泾河水被引至灌溉两岸低洼的盐碱地,面积达四万多顷,亩产达到了六石四斗。从此关中成为沃野,再没有饥荒年份,为秦国并吞六国打下坚实基础,该渠也因此被命名为“郑国渠”。

第六:修筑秦驰道

公元前220 年

始皇从公元前220年(秦始皇27年)开始,大幅修筑以京师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的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将秦故地和原六国境内的旧道连接起来,并加以扩建。

第七:敕令修建秦始皇陵

公元前247 年 - 公元前208 年

秦始皇嬴政自从登基为王开始,便已着手在骊山营造陵墓,统一天下后,即征召天下罪犯为他营造帝陵。

秦始皇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建于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历时39年,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

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陵园布置仿秦都咸阳,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陵冢位于内城西南,坐西面东,放置棺椁和陪葬器物的地方,为秦始皇陵建筑群的核心,目前尚未发掘。

第八:修建阿房宫

公元前212年1 月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认为现时所居的宫殿狭小,不符合自己皇帝的身份。于是修建阿房宫,但阿房宫一直没有能够完成。后被大火烧毁。

第九:开凿灵渠

秦始皇为方便运送征讨岭南所需的军队和物资,下令开凿南通百越的运河灵渠。

第十:敕令修建秦始皇兵马俑

公元前247 年 - 公元前208 年

据目前的考证,已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被普遍认为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的有机组成部分。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坑里有8000多个兵马俑,四面有斜坡门道。一号俑坑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在南,东西长216米,宽62米,面积1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共出土武士俑800件,木质战车18辆,陶马100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俑可能有7000件,战车100辆,战马100匹。

1987年,秦始皇陵墓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十一:下令修筑长城

公元前221 年 - 公元前207 年

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成为中国地区唯一政权,并改制为帝国,统一中国。前214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人攻击匈奴,占据河套,并将秦、赵、魏、燕各国修筑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据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上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生活的安定和垦殖北方土地,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有人记述“杞梁妻”以及孟姜女的民间故事。现在临洮附近,阴山、大青山一线,都有秦长城遗迹残存。

第十二:发动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 年 - 公元前206 年

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严重的阻碍了秦始皇对征服的原六国民众思想的统一。丞相李斯认为这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主张严厉镇压这些士人,秦始皇支持李斯的看法,并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

第十三:开凿江南运河

早在春秋时的吴国,即以都城吴(今苏州)为中心,在太湖平原凿了许多条运河,其中一条向北通向长江,一条向南通向钱塘江。秦始皇灭六国后,为东巡会稽,在春秋古运河的基础上建成北起丹徒(治所在今镇江东南丹徒镇),中经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南到钱塘(今杭州)的水道。

第十四;首推中央集权

公元前221 年

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500多年来诸侯长期割据纷争的局面,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君主统治国家——秦帝国。这一年秦王嬴政为三十九岁。

第十五:创制使用皇帝

公元前219 年

秦国从公元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继而于公元前219年开始"秦攻百越之战"平定南方百越,从此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贵族王侯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的帝国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过去“君、王”等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崇高的地位,因而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自称“秦始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简称“始皇帝”。

第十六:赢得秦灭六国之战

公元前235 年 - 公元前221 年

前235年至前221年,秦始皇领导秦国陆续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临洮   阿房宫   秦国   郡县制   度量衡   长城   兵马俑   韩国   公元前   君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