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有悲表情会变?大石佛依江岸而建,船工2次目睹大佛“微笑”


从乐山人气最高的商街景点嘉定坊到大佛景区游览非常方便,溜溜达达20分钟,抬头仰望就可以瞻仰到世界著名佛教建筑奇观——乐山大佛,它几乎是所有来到乐山旅游的人都不会错过的一大景点。邻大渡河、岷江而建的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是一座通高71米的靠山弥勒坐佛佛像,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尊佛教坐佛摩崖石刻造像。

70后80后的朋友可能依稀记得小时候一部由刘晓庆主演的电影——《神秘的大佛》,那是上世纪80年代早期在国内曾影响一时的著名电影。至于剧情可能没几人能记得了,但电影中多次出现的乐山大佛形象,却让人过目不忘。正是由于这部电影的上映,乐山市和乐山大佛早在九十年代就已成为和上海南京路、厦门鼓浪屿、承德避暑山庄、云南大理相齐名的国内最有人气的旅游目的地,每年来此观光的游客数量高达六位数!

如果你想以最好的角度看到大佛面貌,至少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懒人玩法,只要乘船(35元/人30分钟)来到大佛眼前的江面上观赏即可,简单方便,还能用相机拍到大佛的全貌;第二种方式则需要游客进入景区(门票80元/人),沿着台阶攀到大佛所在的凌云山上。好处是可以在上山过程中,以不同角度看到大佛的容貌和姿态,如果游客不多,这种方式最佳。

如果你选择进景区爬台阶上山,没准有人会跟你说,“山路上的最后一段三十一登台阶很关键,要么你别迈腿;要么,中途就别停下,你得一口气走完它”,据说凡能一口气走过来的游客都能“终生做事有始有终”,当然这只是一种鼓励人们奋勇向前的美好愿望而已。无论真假,入乡随俗,我也一鼓作气爬完了这最后的三十一级“关键”台阶。

继续走几步,乐山大佛露出真容。当人类历史上的艺术建筑奇观跃然眼前时,它所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座气度非凡的靠山大佛,最初开凿于大唐开元年间(713年),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年)完工,其借助了一整块山体开凿而成。佛像开凿前后历时九十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

更神奇的是,听当地人说大佛的表情会变化,它会随着老百姓的悲喜而发生微妙面部变化。例如在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人目睹乐山大佛“闭合双眼”、“潸然泪下”的情景;而在喜逢盛世之际,乐山大佛同样也会“喜上眉梢”。当地一位常年在岷江里跑船的老船工声称,他曾在1997年和2008年两次看到过大佛“眉梢、嘴角上翘”的微笑表情,想想那两个年份刚好对应了“香港回归”和“北京举办奥运会”两件喜事。不过这几年因为口罩大背景,估计大佛也是没有啥好心情的。

随着游客从九曲栈道下降到大佛的脚边,仰望大佛时能感受到佛像的宏伟壮观。遥想古时候的开山工匠,接到对一座山的开凿任务时会作何感想?他们到底是怎样在坚硬的山体上把一尊背山面水、造型巨大、仪态庄严、造型完美的石刻佛像一凿一斧地开凿出来的?甚至在开凿过程中还得顾及大佛的雕刻工艺不出分毫偏差,这在一千多年前该是何等之难事!

侧目看岷江之水滚滚而过,仿若尘世间一切沧桑都沐浴在大佛的静谧目光之中。仰望大佛之眼,慈悲中带有深深的关切,正凝神俯视着奔涌江水和舟船过客,以及对岸那片楼宇高耸的乐山城区。

这已是十年间我第二次来到乐山旅游,对这座城市已经比较熟悉。这座城虽然规模不大,更没有一二线城市那般繁华,但却有的是美食,风景,文化,具备慵懒惬意的气质,是一生中至少应该去一次的地方。那么,你是否也来过乐山?对她的印象怎么样?

喜欢自驾游的朋友欢迎关注福大人的账号,告诉你关于旅游出行那些事儿,@福大人爱旅行,其实哪儿都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大佛   岷江   石佛   乐山   船工   佛教   山体   景区   佛像   台阶   江岸   表情   游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