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净赚300亿却被骂惨!宁王到底动了谁的蛋糕?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1月12日,宁德时代用一纸报告成功让无数车企化身柠檬精。


它当晚公布的2022年净利润,竟然高达291亿元至315亿元。按2021年159亿元净利润的数据来算,宁德这是在疫情大环境下,还实现了97.7%的同比增长!


这也就意味着比亚迪+长城+长安卖了300多万辆车,还没宁德一家挣得多。


在这一背景下,前恒大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就用一句“天下苦宁王久矣”,给宁德时代扣上了个打压竞争对手、胁迫车企、挤压上下游利润的帽子。



不得不说,宁德时代抢占利润蛋糕这事,还真算是业内“公认”。


去年7月份,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发难,矛头直指宁德时代的高利润问题:


“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我们汽车的40%、50%、60%,并且在不断增加,那我现在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为此,广汽还干脆利落地引入、扶持起了“二供”,那就是和宁德时代一直不对付、甚至因为专利纠纷诉诸公堂的中创新航(原名:中航锂电)。


对此,宁德时代的回复则是“利润增长是公司持续实施降本增效措施、加强费用管控的结果”,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挣钱可没“坑蒙拐骗”,你们别眼馋!


那么,这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对垒,到底真相如何?


今天就让我们从宁王的“取财之道”谈起,看看这家动力电池巨头到底有没有昧着良心赚钱?未来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又到底在谁手中?



01. 宁德时代,何罪之有?


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294.6GWh,光宁德时代一家就提供了超142GWh,市占率48.2%,拿下了半壁江山。


尽管比起2021年小降了3.9%,但这里面还要考虑到市占率为23.4%的比亚迪,基本只是自产自销……


这也就意味着,扣除这些分子分母之后,绝大多数车企采购电池时,依然会选择宁德时代。



原因也很简单。业内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锂电行业的博士有一半在宁德”,足以证明宁德时代的技术实力。


而背靠接近50%的大规模出货量,宁德时代生产制造的能力和对相关产业链的掌控力,也毋庸置疑。


别人需要10天来检验电池可靠性的“静置去极化”,宁德时代只需要5天。更短的交付周期和更安全的质量,也让宁德时代的电池成了车企眼中的“香饽饽”。


虽然通常情况下,车企才是金主爸爸。但当电池巨头能够凭借其产品优势“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金主爸爸也只能被迫让位。


用专业名词来说,就是电池巨头拥有更大的议价权。


毕竟,曾毓群办公室挂着的“赌性坚强”四字牌匾可不是吹出来的,而是李斌、李想这些车企大佬们踏破门槛“求先发货”时,一遍一遍默背下来的。


可见宁德时代在面对金主的时候,底气到底有多足。



所以,当上游锂钴镍开启光速涨价时,宁德时代可以很快将价格传递给下游车企。保证自己利润率的同时,必然会挤压下游车企的利润。


这就像是大家一起分一根棒冰,你一口、我一口,前面挖锂矿的人吃得多了,我还想吃够了,那只能让后面的人少吃两口。


2019年,碳酸锂均价为4万元/吨;

2022年,碳酸锂每吨的价格飙升到60万元,足足涨了十几倍!


而在宁德时代高速扩张的发展过程中,也的确存在绑架车企的行为。


有传闻称,定宁德时代的电池,必须一次定五六年以上,并先缴纳巨额保障金且保障金只能在五六年内分批使用,甚至连付款形式、渠道都必须按宁德的规矩来。


而宁德时代这么做,其实就是一个赤裸裸的“阳谋”。



只要宁德时代通过“半强制”地要求下游车企们下巨额、长期订单,就能迅速聚拢资金,并将自己疯狂扩张、建厂的风险转移出一部分给下游车企们。


毕竟宁德时代要是出了事,车企们也会血本无归。


而这艘投资“赌船”,在近年来也形成了良性循环。


宁德时代不断疯狂扩张产线、发展技术优势的同时,也能保证车企们的电池供给。而进一步扩大影响力的宁德,则可以继续能拿到更多单子、建更大厂子、买更多的矿。


于是,这场惊天豪赌,造就了一艘万亿市值的新能源巨轮。


但被巨轮绑上船的企业们,却在宁德不断上涨的电池价格压榨下,开始发出广汽曾庆洪一样的“哀嚎”。



因为众所周知,新能源车企们虽然外表光鲜亮丽,但实际上除了占据规模效应和供应链优势的特斯拉和比亚迪,大多数都在亏损中。


卖一台,亏一台,真不是笑话,而是资本家们被薅的血汗钱!


于是,任泽平们站了出来。


他们指责宁德时代,认为企业做大后应该成为行业敬佩对象,做行业公平的维护者,而不是引发惧怕和不满。


换句话说,就是宁德时代应该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把价格打下来!



02. 始于“垄断”,终于“降价”?


在讨论该不该打价格战前,咱们还要先聊聊宁德时代能不能“垄断”、又凭什么能“垄断”。


毕竟,当初美团以反垄断法被罚34亿时,是确实存在逼迫商家进行二选一的垄断行为的。因为当时的美团,本身并具有市面上不可替代的技术等优势,只凭借自己是最大平台,逼迫商家,禁止商家自由交易。


而不同的是,宁德时代却是凭借技术研发、规模效应等实力,在业内具备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拿造了这么多年车还没下线的苹果来说,曾经就因电池问题找上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尽管因为附加了要去美国建厂的条件而被拒绝,不得不转投松下,却一直没有放弃与宁德时代及比亚迪合作的想法。



可见宁德时代的“垄断”来自于自身的不可替代性,是买家主动选择了宁德时代,而非宁德时代使用不正当手段挤压对手。


毕竟不能因为我会做好吃的雪糕,你又只想吃我家的雪糕,就给我扣垄断的大帽子。这不合理吧?



但话说回来,正因为宁德时代具有一定的“垄断能力”,如果真打起价格战的话,其他电池企业想要不丢市场份额只能跟风,动力电池的价格确实有可能降下来。


随之而来的,一定是新能源车价大跳水——


要知道,现在的车市都卷成什么样了……要是动力电池的成本能下降30%,这部分利润肯定会被车企转手让给消费者。这等美事,谁不想要呢?



毕竟,宁德时代是乘着新能源东风而起,在做成巨头之后,似乎就应该回馈社会,像特斯拉一样做条搅乱市场的鲶鱼,通过价格战,将新能源车的价格打下来!


而宁德时代最近向车企主动推出的“锂矿返利计划”,似乎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


目前约45万元/吨的碳酸锂,满足条件的车企甚至可以用20万元/吨的价格结算。其中的差价,都由宁德时代来补!


但如此大幅度、乃至于血亏的“让利”,也是有条件的。


该计划仅面向蔚来、理想、问界、极氪等宁德时代的战略大客户,而且要求车企必须向宁德时代采购约80%的动力电池。而且这20万元/吨的亏本价,也不是全部订单都能享受。


有消息称,从每年的第三季度开始,车企可以按照当时的市场价向宁德时代采购电池(前半年是签署时的价格);


到年底结算时,将会有50%(比例动态调整)的电池能够按照碳酸锂20万元/吨的价格结算,差价以现金形式返还主机厂。


看起来非常复杂,但其实很简单:宁德时代的真实目的是绑定有实力的新能源车企,互相为对方的技术和信誉背书。为此,宁德时代愿意让渡部分订单的利润,但并不会真的全年亏本,毕竟“解释权归宁德时代所有”。


那么,宁德为什么不肯真放下身板,向电池行业开打价格战?



03. 向上竞争,道阻且长



事实上,虽然我很想,但我是真不支持宁德时代盲目去打价格战。个中原因,宁德时代心里也非常清楚。


宁德时代更应该转型高端科技型企业,而非低端制造业。


从财报来看,宁德时代毛利率为18.95%,净利率则是9.33%,相比于国内很多钢铁等基础制造业只有5%上下的净利润来看,确实是比较高的。


但对比苹果、英特尔这类全球科技企业动辄30%、50%的毛利率,还差得远。


2021年富士康的净利润仅1393亿新台币,约合43亿美元,净利润率不到2.3%;

而苹果2021年营收为3658亿美元,净利润高达946.8亿美元,净利润高达25.8%。


科技型企业往往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理所应当拿到更多的利润。


所以,我们希望的宁德应该去向上竞争,长成LG化学、松下、苹果那样的参天巨树,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去拿那30%、40%的超额利润;


而不是像代工之王富士康一样,借着人口红利,才只能吃到2%的微薄利润。



换言之,宁德时代应该做推动电池行业发展的“科技巨兽”,将100%的能量和精力放在高精尖技术的“军备竞赛”之上,而非放低身段,去和竞争对手们打价格战。


好在,2018年上市的宁德虽然于万亿市值俱乐部“进进出出”,但大船浮沉之间,整体方向其实一直没变,那就是集中力气,冲击“高端”。


2021年7月,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钠离子电池,成为全球在钠离子电池领域的第一梯队;

2022年1月,宁德时代入局换电,为动力电池企业扩展了新的合作版图;

2022年6月,“麒麟电池,推陈出新”第三代 CTP 技术新闻发布会召开,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可以提升13%,直接助力纯电动汽车突破1000公里续航大关


在这些事情做完、做好前,如果宁德贸然掀起价格战、引起行业“内卷”,表面上看的确让利给消费者了,但其实会让整个行业的风气都走向思考如何削减成本上,很容易就会挤压其他创新型企业的生存空间。


换言之,这个行业的活力和进步,就会被全部搅乱。


毕竟当企业精力花在“省钱”时,研发占比往往会退居二线,缩减成本才是第一位。偏偏研发才是电池行业的生存之本,何况放大到整个新能源行业?


所以,宁德时代不去“卷”价格,恰恰是一种最适合当前局势的“向上竞争”。



还记得当年,比亚迪就是靠“人工钳”,降低电池产线生产成本,才虎口拔牙,从日本人手里拿下电池的第一片天。


但当比亚迪搞定生产线后,它第一个去做的就是砸钱、搞最新的锂电池研发。


因为,它想去分更尖端技术的蛋糕!


而在我们在动力电池上已经占据一定先发优势的今天,如果还不能抓住机会、乘势而起,不断冲击高尖端产品,推出引领世界的“钠离子电池”等产品,反而去打价格战,这无异于是“调转枪口”向自己人开炮啊。


所以,尽管有无数“专家”向宁德发难,这条“向上竞争”的主基调不能乱,不能动摇。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宁德   碳酸锂   新能源   净利润   价格战   蛋糕   利润   电池   时代   价格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