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刘氏庄园


一部贵州史,半部兴义市史,兴义再近代人才辈出,一度影响贵州的历史进程,而最最具代表度的就是近代兴义系军阀刘显世,在近代是贵州的代表人物,掌控贵州的军政大权,而刘显世就是刘氏庄园最直接的代表人物。

刘显世(1870-1927年),贵州兴义人,字如周,亦作如舟,别号经硕。 为刘官礼之子,刘显潜堂弟,历任贵州省长、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刘显世早年曾参加镇压广西会党起义。辛亥革命后,曾一度赞成共和,但随即拥戴袁世凯称帝,1916年,在王文华、王伯群的劝导下,通电全国,参与护国运动,讨袁护国,民国成立后,任贵州护军使。1916年1月26日,刘显世等人在省议会旧址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公布袁世凯的叛国罪行,参会者一致要求宣布独立,出兵北伐,生擒袁氏逆贼,次日,刘显世任贵州都督、督军兼省长。


1917年,刘显世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任川滇黔三省护国联军副总司令,在护法运动中,广州军政府分裂,取消岑春煊政务总裁职务,补选刘显世为政务总裁,但在这时期,黔军内部矛盾再次公开化;1925年,刘显世因军阀派系之争隐退,1927年10月14日病逝。


兴义刘氏庄园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城南的下五屯街道,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咸丰同治时期初具规模,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建筑群。


兴义刘氏庄园由中西合璧的大小13座四合院组成,南北长360米、东西宽130米,占地70亩,园内现存有忠义祠、花厅、书斋、刘显潜居室、家庙、校场坝,部分城垣、炮楼及法式建筑各一栋。刘氏庄园宏伟壮观,至今主体建筑基本保持原貌。



具有着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近现代建筑,国家文物局领导和专家认定保存如此完好的庄园,在贵州乃至全国已经不多见了。刘氏庄园是我国地主、军阀庄园的代表之一,其建筑特点可分为民居和军事建筑;其建筑特征、艺术构件,既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又有清代典型南方民居的建筑特点。整个庄园内各中式封闭四合院相对分散,又院院相连,相互衬托,交相辉映,在庄园还存有距今6500万年前三叠纪生存在兴义一带的贵州龙化石。忠义祠建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毁于大火,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刘统之(刘官礼)筹金重建,是由前厅、两厢及正殿组成四合院。正殿硬山抬粱式,面阔五间。



明间八棱石檐柱,饰竹节为棱。爪形柱础。两柱顶端承接垂柱处,迎面刻伏身昂首石狮各一只。石柱四面,分刻楹联和《忠义祠记》全文,正面联为"结团体成军,乱自此定;为同胞流血,殁有余荣"。内侧联为"未领司农一饷;未受武库一兵,相友相助相扶持,全凭耿耿血忱倡明忠义;战争者十余年,战殁者数干众,为日为星为河岳,长觉凛凛生气炯照髯眉"。另两面阴刻刘官礼撰文行书《忠义祠记》全文,刘显治书石。文记咸同年间回族农民起义兴宏的历史,是一篇研究咸同贵州军事史的珍贵史料。两厢各三间,前厅五间。天井片石铺墁。祠内木雕石刻,饰卷草、花卉、云龙、鱼荷、象鼻及人物等图案百余种,造型生动古朴,刻艺细腻精工。其中尤以清代妇女游春图最为引人注目,身著宽边大袖,手持团扇的少妇,在春光明媚的花簇锦团中扑蝶游玩。

刘氏庄园的题刻文字和炮楼城垣,是清咸同至民国年间历史的见证,对研究咸同贵州军事史、西南军阀史和兴义系军阀的兴衰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刘氏庄园威严气派,极具古典之风,是西南明清建筑的一个缩影,对研究古建筑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也是了解兴义史的见证,来到兴义的朋友,刘氏庄园值得一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兴义   兴义市   庄园   忠义   光绪   中西合璧   贵州   军阀   四合院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