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桥的塔和桥(视频文案)

因为这座桥,桥下被称为惠安溪的河流又被人们叫做塔桥河。据说,在古代,这条河的流经地有惠姓和安姓在河岸建村,生息繁衍,河流因此得名惠安溪。现在还有没有惠姓和安姓人家生活在河流沿岸,我也没有去做考证。塔桥河,源自贵溪、万年交界处的百丈岭,流经周坊镇、志光镇,从志光镇新屋韦家东侧汇入信江,全长43.6公里。

因为这座桥,它所在的村庄取名为塔桥村,附近的果园取名为塔桥园艺场。

这座桥当然叫塔桥。

为何名之为塔桥?原来在东岸桥头建有一座七级石塔,塔址就在桥头那座房子的侧面。当我在这里觅踪寻迹的时候,一位精壮汉子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这个地方就是石塔的原址。我问他看没看到过石塔,他摇摇头,说石塔早就塌了,什么时候塌的,无从知道。原先桥面上还有古栏杆、石柱,石柱上头雕有石狮,现在均已荡然无存。

塔桥的建造始于哪一年已不可考,现在看到的塔桥建于清乾隆九年,也就是1744年,距今已有280年。《贵溪县志》记载,这座桥是由翁天球、翁焕、翁正蕃、吕国栋、刘宗潮等乡绅共捐金千两重建。重建后的塔桥为三孔石拱桥,每孔跨度为11米,桥长50米,宽4.9米,有4个桥墩。整座桥梁均由青麻石砌成,结实紧致。

现在的塔桥,一些藤蔓植物爬在桥梁的内拱壁上,风尘写在沧桑青石上,历经280年的风风雨雨,虽经洪流,仍整固如初,英姿犹在。

但是,它明显地累了,它觉得这副担子愈发地沉重了,它已不适应现代繁忙的交通压力。于是,人们在她上方几十米的地方打好桥墩,铸好构件,三下五除二地修建了一座现代桥梁,将它背了将近三百年的包袱暖心地卸下。汽车不再从它的身上碾过,孩子还会笑着扑向它的怀抱,一切都好像风轻云淡,它只管深藏功与名。

我还在想着那座石塔为什么会出现在那里?俗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不可以认为,对塔桥人来说,这座桥梁的建成就像救人性命一样重要,可见当时惠安溪两岸的沟通何等迫切。于是,人们在此修建一座七级石塔对建桥人的善举予以表彰!其实,在古人看来,造桥修路办学原本就是功德无量的事情,青史留名也不在话下。

石塔虽然早已倒塌,但这已经不重要了,造桥人已经活在史书里,人们会铭记他们!因为塔桥,我们总想起跟塔桥相关联的美事,想起香甜的果园,想起漫天飘雪般的梨花,想起金秋的蜜桔,想起那美丽的白鹤湖,想起那里淳朴善良的人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贵溪   惠安   青麻   青史留名   石塔   桥墩   果园   文案   桥头   河流   桥梁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