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速递 -《大自然》2023年第2期

《大自然》编辑部

《大自然》杂志2023年第2期即将发行,一起来抢先看看精彩内容吧!


刊首

国家公园:保护和传承珍贵自然资产

唐小平

国家公园是由国家划定和管理的、具有国家级保护价值的大尺度自然区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和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主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自然资产。国家公园具有国家象征,代表国家形象,彰显中华文明,为公众提供了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激发国民的自然保护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特别关注:武夷山国家公园

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

许浬熙等

“一溪贯群山,石岩列仙岫”,九曲溪畔群山林立,宛如一幅绮丽画卷。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美,美在丹霞奇观,美在岩茶岩韵,美在朱子文化,美在自然资源。

武夷山国家公园远眺( 刘达友 供图)


深入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的方方面面

吴炳贤

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我国正式设立包含武夷山在内的第一批共5个国家公园,标志着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圆满完成,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生态茶园(黄海 供图)


告别“隐身”,自信“上线”

——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苔藓植物考察见闻

马文章

苔藓植物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固定二氧化碳、指示环境和促进森林更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不毛之地和受干扰后的次生生境中的“拓荒者”,也是健康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成分。但由于个体微小、参考文献少,导致物种的识别和鉴定困难,使苔藓植物长期处于被忽略的“隐身”状态。

显微镜下的日本光萼苔植株局部


东南林海,享誉全球

——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森林生态系统

李振基

2021年秋,我国正式设立了第一批5个国家公园,它们分别居于我国东西南北的不同区位,各具特色。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特色在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保存了同纬度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拥有特色丹霞地貌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是世界著名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

武夷山国家公园保存了全球同纬度最完整、面积最大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图说自然

深海底栖生物一窥

彭天玥等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海洋地质六号”科考船在西太平洋完成了多个深海调查航次,并利用搭载的海底摄像设备和“海马号”遥控无人潜水器上的水下摄像系统,以影响最小的方式对深海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直接观察,也让神秘且深不见底的海底世界通过实时回传的影像形式直观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原来,即便是在水深5000米左右的海底,依然存在许多大型底栖生物。深海,不是一片“荒漠”。

“海马号”于西太平洋水深约 1800 米处拍摄的一处深海珊瑚 “花园”,依稀可见刺柳珊瑚、金色柳珊瑚和海百合等固着生 长在海底结壳表面。深海生物群落中,八放珊瑚亚纲是最常 见的一个类群,隶属刺胞动物门。八放珊瑚由一系列小的骨骼 结构组成,浅水的八放珊瑚骨骼组织中会寄生一种能够进行光 合作用的藻类(即虫黄藻),与珊瑚共生。由于深海光线微弱, 深水八放珊瑚通常只能以水中悬浮的营养物质颗粒为食


科学考察

海南岛寻蛇记

汪阗

2022年夏季,作者来到美丽的海南岛,目的是拍摄岛上的一种我国特有蛇类——粉链蛇,并在充满刺激和惊喜的寻蛇途中邂逅了多种其他蛇类。

我国海南岛特有的粉链蛇


鄱阳湖“湿地精灵”麋鹿追踪记

程志斌等

麋鹿是湿地旗舰物种,《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标识中4种生活在我国湿地的珍稀濒危动物之一就有麋鹿。鄱阳湖的麋鹿重引入项目至今已经开展了近10年,其野放种群的现状如何?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鄱阳湖。

鄱阳县银宝湖乡珠池湖湿地。退水期开始10余天后,一只成年雌性麋鹿站在露出的湖床中


鸟友之家

趣谈黑颈鹤的国鸟之路

郭玉民

1989年,青海省将黑颈鹤列为省鸟。此后,有很多人希望把黑颈鹤推选为我国的国鸟。那么,黑颈鹤能否从省鸟升级为国鸟?又有哪些鸟可以角逐这顶“桂冠”呢?

青海省省鸟——黑颈鹤


生命史话

地质历史时期中雷电的“脚印”

何浦桥等

近期的一项古植物学研究揭开了地质历史中鲜为人知的一面:雷电在化石中留下了“脚印”。这个惊人的发现首次向人们证实了此前仅存在于“膜融合”理论模型中的过渡状态,也是人类首次确认了雷电在植物化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左图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雷电;右图是雷电效应将胞吐现象中转瞬即逝的过渡状态快速固定下来[ 引自Molecular Membrane Biology, 28(2)]。注意:右图上方球形的小泡与下方细胞膜之间正在建立的桶状连接(箭头之间)


珍稀物种保育

秦岭金丝猴下山,是喜是忧?

曹庆

秦岭的野生秦岭金丝猴数量有4400余只,其中约1000只分布在陕西省佛坪县境内。它们有哪些“聪明”的趣事?近年来,秦岭金丝猴下山、上路、进村愈加频繁,这种情形是喜是忧呢?

金丝猴是典型的树栖森林动物 (蔡琼 供图)


探秘普氏野马的家庭生活

牛忠泽等

自1985年第1批普氏野马回到中国,至今已经38年;自198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野马繁殖研究中心建立,至今已经37年;自2001年第1批野马放归野外,至今已经22年。普氏野马,这种带着6000万年演化基因回到故乡的物种,正在人类的友善中不断被深入了解。

野放的普氏野马群


水域生灵

观赏鱼小赏

刘伟娜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鹰在高阔的天空飞翔着,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游弋着,万物都在秋光中奋力过着自由的生活。这样壮阔的天地,这样逍遥自在的生活多么令人向往,你我是不是也很想化身为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呢?

七彩神仙鱼


植物世界

亟待保护的岩生翠柏

蒋裕良

在广西大面积的喀斯特山地中,有1种独特的野生柏科植物陷入了濒危境地。在过去金属和塑料等材料稀缺的年代,它被当地人采集用于制造现存世很少的大木水桶,这种植物就是岩生翠柏。近年来,我国植物学家对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发现岩生翠柏种群呈零星分布且分布区萎缩,大部分适生生境遭受严重破坏,成片植株非常少见,亟待加强保护。

岩生翠柏的成熟枝叶和球果(正面)


本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鄱阳湖   海南岛   秦岭   武夷山   新刊   翠柏   金丝猴   麋鹿   野马   湿地   雷电   深海   珊瑚   速递   生态系统   大自然   国家公园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