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治“上火”,中药黄连有奇效

春天生机勃勃,身体的气机也随同自然界的阳气升发,开始新一轮的循环。但大多数时候,身体的气机升发过于着急,然后就会被各种上火折磨。

为什么春季容易“火大”?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春天阳气上升,易扰动人体肝、胆、胃肠蓄积的内热,出现春燥,加之天气变化反复无常,较难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易致生理机能失调而致“上火”症状。

1.肺火: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生疮、流鼻血、痰多并且黄色黏稠等等,这都是由于心肺部位引起的上火症状。这种春季上火的症状比较明显。

2.胃火:主要症状表现为牙痛、发炎、口臭等等,并且食欲不振、口干舌燥,这种症状也比较常见,很多人都会有春季牙口不好的情况。

3.肾火:主要是由于肾脏肺等等上火导致的,体内的消化能力出现毛病,身体不能够正常的吸收足够的物质和营养,导致出现头发干枯、皮肤干痒的情况。

其他还会出现如心烦意乱、盗汗、头晕、咽喉干燥、肿胀发炎等等症状。

春季上火怎么办呢?

根据中医对春季上火类型的观点,不同类型的上火造成的症状特点有所差异,而且相同的上火患者通常在病情方面也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春天上火在处理前必须对上火的类型,具体的原因,病情等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黄连是一种清热燥湿类的中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中药,它的颜色为土黄色,所以固有此名字。它的味道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虽然很苦,却不能阻挡人们对它的喜欢,想必这与它的功效是分不开的,它有清热燥湿之功,主要用于湿热证,而黄连药性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湿热中阻,呕吐泻痢腹痛,也可用于热盛烦躁,血热出血,还可用于胃热呕吐,消渴以及痈肿疮毒等证,黄连上清片属于我们比较常见,作用非常的大,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较多。

黄连应用很广,但须合理炮制和配伍

黄连配伍应用更是多达数十种。《本草纲目》述黄连治本脏之火用生连,治肝胆实火用胆连,治肝胆虚火用醋连,治三焦火上用酒连、中用姜连、下用盐连,治湿热用萸连,治血火用漆水连,治食积火用土连。

举几个例子:

1、治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黄连,苏叶,两味煎汤,呷下即止。(《湿热病篇》)

2、治口疮:黄连、朴硝、白矾,薄荷叶。上为粗末,用腊月黄牛胆内之,风前挂两月,取下。如遇口疮,旋将药研细敷之,去其热涎即愈。(《景岳全书》黄连朴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黄连   朴硝   春季   燥湿   口疮   阳气   湿热   肝胆   奇效   症状   中药   春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