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毛岸英之外,还有三位“高干子弟”入朝作战,结果如何?

| 浮生

编辑 | 浮生


«——【·前言·】——»

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周世钊是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时的老同学,两人私交深厚,在毛岸英烈士牺牲后。周世钊有次单独和毛泽东在一起,闲谈间聊到了毛岸英的牺牲并带有埋怨的语气。

毛主席是这样回答的:“如果我不派他到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在那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儿子去呢?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不去,就派别人儿子去上,这还算个什么领导人呢?”

丧子之痛,如何能够轻易释怀。

毛主席逝世后发现他悉心收藏了毛岸英的遗物,可见人非草木。毛泽东是党中央的主席之余,更是一位父亲。

可为了党和国家,还是亲手将自己孩子送往抗美援朝的战场。

除了毛主席之子毛岸英,还有三位“高干子弟”也奔赴了这场刀光剑影。他们都是谁呢?身上又有着怎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呢?

赤胆忠心,一腔热血横空。舍生忘死,不负家国期许。

«——【·毛岸英主动请缨·】——»

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于湖南长沙市。在毛岸英出生这一天,毛泽东不畏权贵,担任罢工代表为工友争取更高的身价。

幸好医生是毛泽东的老朋友,这才让毛泽东无后顾之忧的奔波劳碌为工人朋友忙前忙后。

而毛岸英出生后的第三天,才见到匆忙过来的毛泽东。这也就决定了,他这一生,注定难获安稳。

毛岸英八岁,母亲杨开慧就被军阀抓走以报复毛泽东的革命行动,杨开慧宁死不屈被拷打至死。

毛岸英用哭声就这样送别了亲生母亲。

1931年敌人再次无耻的对毛泽东的家人伸出魔爪,毛岸英少年老成一样带着两个弟弟

去了上海。

被收养一段时间后流落街头,靠捡垃圾维持生命,在此过程中最小的弟弟也离开了。在这里毛岸英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亲人离世的无奈

1936年毛岸英兄弟两个人被找回来,毛岸英得以在苏联继续学业。毛岸英刻苦用功读书之余,乐天开朗的性格、出色的领导能力很快就和同学们搞好关系。

此时法西斯入侵苏联,毛岸东不希望得到特殊对待,三次申请出战,才得以加入军队和苏联朋友并肩作战。

战争胜利后1946年毛岸东回国,被照顾和一般干部相同待遇在中灶吃饭。后来在毛泽东的要求下到吃大锅饭,与大部队一致,他也很是坦然。

毛岸英也不摆架子,和大家打成一片,学习种地参与土地改革。这里他学会了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做事。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也不因此骄傲自满,主动把自己下放到基层做起。

1950年春毛岸英才转到北京机器总厂,担任厂党总支副书记。之前熟练的俄语在这里发光发热,协助翻译,接待外宾,发挥自己的贡献。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岸英首次“滥用职权”直接找到彭德怀坚决请求入朝参战。彭德怀看到这个坚毅的青年很是动容,后来在朝鲜战场上经常把这件事拿来激励战士们。

毛岸英并不是去捞什么好处,而是上赶着去战场上保家卫国。国难当头,奋勇当先!

可惜,命运并未眷顾这个优秀的年轻人。

辞别父亲和新婚燕尔的老婆,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活跃了起来。才一个多月,美国飞机盘旋投下了燃烧汽油弹,毛岸英没来得及躲避就此在大榆洞“志司”作战室里牺牲。

毛泽东的卫士李银桥回忆那天:“当天晚上,主席要点烟,火柴盒明明就在眼前,他却在口袋里找,泪汪汪的,又不想让人看出来他在哭。”

白发人送黑发人何其悲哀,可谁都有可能牺牲才是战场的残酷。

毛岸英不贪图安逸,而是继承父亲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他深深的明白,自己顶上去,就有可能挽救更多父亲的孩子。

«——【·神炮将军之子埋骨他乡·】——»

其中一位“高干子弟”是匡裕民的长子,甚至连名姓都没有留下。

1909年,匡裕民出生于江西省万安县上芜村的农民家庭中。家庭困难,上不起学,就早早的拿起了农具,风吹日晒下匡裕民有了健壮的体格。

19岁那年匡裕民听到路过家乡的北伐军宣传打倒军阀除列强,让年幼的他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后续更是受到宋庆龄民权、民生、民主思维的影响和启发,农民要想有好日子过可不得闹革命把压在身上的大山搬走。于是,匡裕民和哥哥一道参加了农协,没过多久就加入了共青团。

1930年,匡裕民如愿以偿加入了红军,刚开始被分到了警卫团。结果此时的军委主席项英见他很是机敏聪慧,起了爱才之心。

项英对他说:“裕民呀,你还是去炮连吧,火炮威力大,一炮重千钧啊!”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没过多久,匡裕民进了炮兵连,就此结下了与火炮不解的缘分。

1931年二次反围剿拉开序幕,匡裕民带着迫击炮参与了这次战争。

在广昌一战,敌军凭借精良的武器和坚固的工事有效拦截我军。红军冲锋几次都被敌人凶猛的火力压制住了。

要知道这时候用的都是追击炮,没有辅助瞄准的设备,精度不高。几位炮手尝试打了几下,敌人的机枪还在吐着火舌,摇着头一时也是没了办法。

匡裕民看到敌人耀武扬威如何能忍,撸起袖子就是干了一炮,一炮就精准命中,敌人直接哑火。

匡裕民多炮连发,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指哪打哪。打的敌人屁滚尿流,在战士们震天响的喊杀中,一鼓作气拿下了敌人。

朱总司令战后夸奖匡裕民:“你小子的炮可真神,一炮就把老蒋的机枪班端了,小心老蒋算账呦。”

“神炮手”的称号不胫而走,匡裕民声名鹊起。

朝鲜战争时匡裕民已经是军区炮军的司令了,彭德怀司令员亲切接见。他此时身负重任,需要压制敌人空军力量。

匡裕民心怀国家,直接把大儿子带到了战场之上。上阵父子兵,匡裕民要带着自家的崽

让美帝涨涨教训。

匡裕民不希望儿子被特殊对待,就让儿子隐姓埋名以志愿军的身份入伍,这个举动却也让这位英雄未在历史上留名,不过总有人会记得匡裕民有这样一位英雄儿子!

虎父无犬子,匡裕民勇敢无畏,他的大儿子自然也是如此。战场之上,两个人心系对方,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完成的使命。

匡裕民的长子事事争先,每次战役冲锋在前,这样做自然也承担了更多的风险,他不是次次那么好运。

一场战役,匡裕民的长子牺牲在了敌人的炮弹之下。

消息传到炮兵指挥所这里,大家鸦雀无声,都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匡裕民也是眼眶发红,将军帽缓缓摘了下来。

宽慰大伙,声音响亮却带着哭腔:“他是为祖国而死,为朝鲜人民而死,死的光荣!”

是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匡裕民不能在这里倒下。猛烈的炮击肆无忌惮的宣泄着匡裕民的怒火,万炮轰向挑起战争的美帝!

彭司令员知道这件事后带着敬佩赞叹道:“这就是老红军的本色,将军的胸怀!”

«——【·开国中将之子落下残疾·】——»

另一位“高干子弟”是田维扬的儿子田明升。

21岁的田维扬义无反顾的走上了革命道路。后续由于鄂北起义被镇压,父亲被活活打死,兄弟几个也被关进牢房,饱受折磨。信念愈加坚定,要创造没有压迫的新世界。

1928年,田维扬背井离乡去找寻中国共产党,不慎被国民党抓了起来。就此假意逢迎,可一颗红心总是向往着党的光辉。

历经一番艰难险阻田维扬还是如愿以偿加入红军。参与起义、进攻长沙、参加反围剿,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的前进。

长征的时候,田维扬临危受命需要在广西灌阳地区狙击敌军。敌人装备精良,气焰嚣张。田维扬并不畏惧,全军使用刺刀进行白刃战,只有信仰才能让他义无反顾。

红军飞渡大渡河时候,有一支部队毫发无伤,这支部队正是田维杨的队伍。

敌人当时有一个营的部队在这里驻扎,田维扬发出一封恐吓信,上演了一出“空城计”,不费一兵一卒为后续大部队顺利行进争取了时间。侧面印证了田维扬不仅有勇,还有谋略。

东北战场之上,田维扬带领部队参加了辽沈战役。此时很多老百姓家里种了苹果树,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

田维扬的部队经过,尽管战士们口干舌燥,还是对百姓的财产秋毫无犯。得益于田维扬治兵严谨,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

1952年评级时,立下汗马功劳的田维扬很是谦让,给有关部门写信:由于自己能力弱,水平低,请评为正师级或副军级。

可国家如何能够亏待有功之臣,仍然按照正军级为他评级。

不仅仅田维扬自己一生追逐党的脚步,有其父必有其子,长子田明升也是为国奉献毫无怨言。

田明升自幼母亲因病去世,吃着百家饭艰辛度日。

1949年,田维扬回家探亲。阔别22年之久,父子俩自然有说不完的话。在田维扬妻子墓前,他拍着田明升的肩膀勉励儿子认真生活,并未多言。

老子英雄儿好汉,田明升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自己私下报名参军。并未找父亲商量,田维扬直到长子上了战场才收到消息。

田明升也未曾四处宣扬自己有个军长父亲。每场战斗都是勇敢冲锋,直到一次战斗中,执行摧毁敌军火力点的危险任务时,弹片击中了田明升的小腿。

田明升也并未怨天尤人,而是在和父亲交流后,带着假肢回到了熟悉的农村,就此扛起锄头以另一种方式为国家做贡献。

不搞特殊,不求富贵,实实在在的散发着光热。田明升也同样令人敬佩。

«——【·颜家父子战场重逢·】——»

1911年生在四川梁山的颜伏是复圣颜回的第81代孙。

从小颜伏就对书本展现了浓厚的兴趣,酷爱读书的他自然学业有成。20岁考入北京大学,按理说光明的未来就在前方。

可颜伏却接受新思潮的洗礼,想要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加入共产党,从舆论上对党进行支持。

在此期间,颜伏三次被捕入狱。然而敌人用尽各种折磨和酷刑就是撬不开他这张嘴,无奈只能关押着,最后被救了出来。

顽强意志,铮铮铁骨可见一斑。

后续颜伏经组织推荐在抗大学习毕业。学成归来的他辗转各处战场,为胜利贡献一份力量。

在淮海战役期间,颜伏不幸染病,昏厥被送去医院养病。直到1950年担任炮7师师师长后续入朝作战。

在颜伏之子颜邦翼年仅两岁时,父亲就离开了。因此,父亲在颜邦翼的记忆中是一道身着军装的模糊背影。

整日看着愁容满面的母亲,颜邦翼下定决心找父亲回来一家团聚。

结果刚走出家乡,在路途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被武力威胁,尚且年幼的颜邦翼只能暂且栖身。

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连战连败。早就看透国民党本质的颜邦翼发动叛乱,带着兄弟们投向了共产党的怀抱。

1951年9月,颜邦翼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颜伏和颜邦翼同在这处战场,却并不知道彼此。

在这里,颜伏的名号时常被颜邦翼听到。两人姓氏一致,血脉的悸动使得颜邦翼心里犯起了嘀咕。

随着了解到的细节越来越多,颜邦翼越来越觉得这个人就是自己的父亲!直到1952年收到颜伏的亲笔信,颜邦翼终于确认了自已一直以来的猜测。

可惜身处战场之上,两人一时未能相见。颜邦翼只能将信纸小心翼翼的贴身放好,继续跟着队伍顶着炮火战斗。

所幸战争结束后,颜邦翼平平安安和父亲返回祖国,与母亲一家团聚。

颜邦翼复员后跟着钩虫病防治组做宣传工作,后因工作出彩派往洪雅县血防组,在这里工作了一辈子。

颜邦翼就此隐姓埋名,兢兢业业在基层做出贡献。

«——【·尾声·】——»

抗美援朝中,这群“高干子弟”都是革命英雄的后代。可他们并未因此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踩在人民的头上,而是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

保家卫国,挺起华夏民族的脊梁!

而舍生忘死的,又何止他们。

抗美援朝战争中,总计有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其中以轮战方式先后入朝参战的各种部队共计190万,补充兵源近50万,共计240万。

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用血肉铸成长城,保护身后的领土同胞!

今时今日,我们更应牢记和平来之不易。是每一位先烈的牺牲,才有东方巨龙的升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高干   裕民   子弟   之子   苏联   朝鲜   保家卫国   作战   长子   红军   战场   部队   敌人   牺牲   儿子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