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

昨天单位组织集体活动,到当地参观历史性建筑.

我驻外两年多,这是第一次参加集体活动。

疫情三年,单位几乎没有任何的团建活动,更别说走出去参观考察了。

这次活动安排的非常有意义,把这座城市的著名地标都走了个遍。

零距离触摸历史遗迹,听向导讲历史上发生过的惊心动魄事件。

对方高度重视。把我们这次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尽全力展示这些建筑最精彩的部分。

我们一件件观看最原始的黑白影像资料,还有新闻报纸记录下的历史瞬间。

脚底下踩着上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耳中听着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脸上吹着古人曾经吹过的风……

放眼望去,全是恢弘壮阔的建筑。

那一刻真确地感觉到,什么叫“物是人非,人去楼空”。

对于当年的亲历者来说,一切都结束了,身后一片空白。

即便当时轰轰烈烈,花团锦簇,死后一片寂寥,万事皆空。

留下的只有后人的感叹、沉思,哀叹,还有纪念评说。

与单位同事一同游玩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

可以近距离,多角度地观察,平常与你朝夕相处的人儿。

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对历史感兴趣,对地标建筑也没有什么热情,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自己。

出发前,有人起早精心打扮,穿得花枝招展,就是为了到现场可以拍几张美颜照片。

到时在朋友圈里发动态信息,展示自己走进历史的瞬间。

有的人根本就没有听向导在讲什么,还是忙不迭地与旁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他想展示自己的亲密关系。

有的人则急着邀人拍照,稍不顺心就埋怨别人拍照水平差,把美人美景搞得惨不忍睹。

导游也许早就明白了这一点,

人们真正感兴趣的不是历史建筑,也不是名人轶事,游客最感兴趣的还是他们自己。

怎样把自己融入到这些建筑,与历史上的人和事产生关联,以此证明自己有文化、有品位,这才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所以,人们感兴趣的始终是那些最佳的拍摄地点,最生动的细节,最感人的瞬间。

总之,只要能够触碰到人们的内心,与他们生活境遇产生关联,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这样的故事就是精彩动人的,这样的历史遗迹才是有价值的。

有人不惜去编造一些小故事,扩建一些历史建筑,以期达到这样的效果。

所以已经过去的历史,想要留下点什么,这是极其困难的。

与现代人类似,过去人们的生活也是枯燥乏味、了无生趣的。

所谓的历史意义,都是后人强加赋予的。

当事人并不认为有什么了不起,只是普普通通通的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淡忘,不再提及。

现在搞出那么多的纪念日,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回到过去,记住历史,致敬曾经的那些人和事。

但我想,这样的努力收效甚微,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会越来越模糊。

更何况,历史的细节本来就非常庞杂琐碎。就像我们每天所经历的事件一样,没有人能够叙述清楚,甚至连当事人也无法清晰表述。

想要让百年后的人们记住这些细节,谈何容易?意义又何在呢?

最关键的一点,人们只对自己感兴趣。

我们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这些历史与当下的人们产生链接,让游客们拍出更好看的照片,让参观过的人更好地在社交中吹牛逼。

这是那些历史遗迹保护工作者最应该研究的东西。

与同事一同旅游,能感觉到很多微妙的东西,

比如,我能感觉到同事 f 很希望别人与她互动,夸奖她的衣着打扮,注意她的言行举止,顺便夸夸她最近工作上的进展。

同事 l刚刚失恋,她期待异性的关注,时不时的想要与你互动,让你说出表扬她的话,她期待已久。

另一位同事 s ,对历史不感兴趣,她在人群中不停地观察,抓拍那些别人看不到的细节:哪个妞比较好看,哪两个人关系比较暧昧,谁的表情比较臭等,然后把照片发到群里,引起轩然大波。

多年前,我是严重的强迫症患者,也是社交恐惧症患者。

我很不愿意参加这样的集体活动,不喜欢拍照,不知道如何与周边人互动,也难以这集中注意力去看风景,听别人讲解。

一方面,在人群中,我总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人,别人怎么那么优秀,相形见绌,无地自容。

另一方面,我总觉得别人好像都在挑我毛病,又好像对我毫不在意,既害怕自己举止不当,又害怕自己无人理会。尤其想到还要与那些不喜欢的人互动,不得不与他们同行,我就觉得无所适从,慌乱异常。

这就是一个内向、拘谨,有点社交恐惧症的我常常有的烦恼。

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世界上本质的东西都是枯燥乏味、平淡无奇的。

那些讲述真相的文字,你一看就想睡觉。

比如,一个城市的故事,一栋建筑的历史,如果按照真相去讲述,那样会了无生趣。

那些丰富多彩、波澜起伏的故事都是加工编造的。

真正深刻理解真相的人,往往没有太多话要说。

他们了解真相,能够忍受本质的平淡,然后,平静地做自己。

内心真正触碰到本质的东西,他们极容易变得淡定从容。

真正在投资上获得巨大收益的人,他们不会张口闭口谈投资。

他们更在意的是生活、读书,然后等待时间馈赠他们厚礼。

真正活明白的人,从来不需要证明给别人看。

所谓的成功,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

他们明白谁都有缺点,谁都做过错事。

即便有那么多的不顺心,他们依然做自己,

永远相信自己的感觉,无条件地爱自己,做最真实的自我。如此而已,仅此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生趣   遗迹   社交   真相   本质   同事   细节   东西   建筑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