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深圳举办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部交通枢纽,潼湖生态智慧区正在以开放的姿态广纳企业筑巢引凤。3月1日,以“深合作、惠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以下简称为“智慧区”)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3月1日,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投资合作推介会在深圳举办。

本次推介会,智慧区坚持以“产业为魂、项目为王、效率为先”,主要聚焦移动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与增材制造等主导产业开展集群式精准招商,辐射粤港澳大湾区。

当天,仲恺高新区委书记、潼湖生态智慧区党工委书记吴献民,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潼湖生态智慧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邓力、市商务局等有关领导出席推介会,并邀请深圳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康永魁、深圳知名企业家以及在惠投资的深圳企业家参加。

向智能制造高地“狂飙”,百余企业落地智慧区

“在智慧区入驻的企业项目中,有八成以上的投资者来自大湾区,其中来自深圳的企业超过70%,这足以证明智慧区已成为大湾区,尤其是深圳企业熟悉和喜爱的创业热土、投资宝地。”吴献民说。

仲恺高新区委书记、潼湖生态智慧区党工委书记吴献民致辞。

他表示,2023年,是潼湖生态智慧区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突破跃升的关键一年。智慧区将坚定不移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培育更具核心竞争力的“5+1”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产业集聚式发展,助力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

今年,智慧区将拿出5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重点布局潼湖生态智慧区。据推介会现场介绍,截至2023年2月,智慧区已引进项目144宗,计划总投资额1164亿元。按照目前引进的项目数量计算,预计产值将达约2879亿元。这些项目大多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并有越来越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意向驻扎于此,在此投资新项目,开启企业的“第二曲线”。

记者了解到,智慧区于2018年设立,是惠州市委市政府为实现创新发展打造的重大产业平台,总规划面积128平方公里,全域位于仲恺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内。目前,智慧区正面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金字塔顶端发力,围绕移动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智慧能源、人工智能、激光与增材制造等主导产业开展集群式精准招商,辐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

智慧区服务成为产业金字招牌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潼湖生态智慧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邓力做潼湖生态智慧区投资环境推介。

潼湖生态智慧区之所以能在产业聚集发展之路上“狂飙”,得益于地理区位的先天优势和产业园服务效率的后发优势。

智慧区地处广州、深圳、香港三个国际化大都市中心地带,拥有“三纵两横”高速公路、“两纵三横”高铁城轨、惠州“丰”字形交通中部大通道,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毛细血管式的交通枢纽。

企业扎根智慧区的本质是各类生产资源在场域内有效的组合与流动。为了加速资源流动,智慧区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硬环境之外,还有高效服务型体系。

推介会上,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党育介绍,2002年,豪鹏科技在深圳生根发芽,从最初的镍氢电池供应商变成了镍锂子电池、镍氢电池一体化解决方案厂商。豪鹏科技10年前,便落地惠州,2020年,豪鹏科技与智慧区结缘落户后,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超过3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落地智慧区的体验流畅,从土地拍得到验收交付,智慧区组建了三种专班服务,推进速度很快,压缩了企业等待的时间。”潘党育说。

“我们对产线扩建有着强烈需求,听完推介会后,感觉智慧区的区位优势明显,未来我们会考虑将企业制造中心迁移到智慧区等地。这样产能才能更好地配合企业研发工作。”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媛媛说。

“智慧区态度”并非无缘之木,事实上智慧区此前便在惠州市率先实行“临时施工复函”建设模式,入驻园区的企业拿到“临时施工复函”就可以边作业边同步办理报批报建手续,与传统报批程序对比动工时间至少提前60天。 同时,智慧区还推出“工业用地建设园区综合服务设施集中配套”为园区建设综合服务集中配套设施,智慧区企业服务中心“一宗一策”全程贴心服务入驻企业。

【记者】张秀娟

【作者】 张秀娟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惠州   深圳   生态   智慧   管委会   智能   产业   项目   粤港澳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