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操被禁动作”背后的洗脑包

相信很多人都在各大视频平台上刷到过有关“中国体操队被禁动作”的内容,马艳红下、莫慧兰空翻、刘璇单臂大回环这几个动作经常在列,表达的主题都是:中国人能做到而外国人做不到的动作就把你禁了。这些内容往往赚足了热心观众的眼球。

马艳红下


事实真是这样吗?

就算是不关心体育的人,也多半记得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全能体操比赛那一晚,日本选手桥本大辉跳马项目中失误出界,最后仍然力压我国选手肖若腾夺得冠军。当肖若腾把已经拿出来的国旗小心翼翼收回去,许多国人的心碎了。朋友圈炸了锅,“桥本大脚”表情包火速流传,甚至又勾起了对日本的国仇家恨。“黑幕、一定是黑幕!”几乎所有人都坚定地认为这是东道主保送自家选手拿冠军的阴谋,肖若腾输得太冤枉。

桥本大辉跳马出界


众所周知,体操是个观看门槛很高的项目,怎么评分、怎么扣分非专业人士是很难搞懂的。那为什么中国观众们笃定这是黑幕呢?原因大概有这几点:1、桥本那一脚出界视觉冲击太大,让普通人来判断会觉得是毁灭性失误,肖若腾的发挥则看起来更稳定;2、央视解说陈滢语言导向性比较明显,进一步加深了大家的心理暗示;3、对日本的印象分本来就差,毫不怀疑这种事他们搞得出来。

舆论发酵后,代表权威的前奥运冠军们下场发言,李小鹏不仅长文分析,还感叹“我就是看得太懂了”,明涵裁判打分太水。陈一冰、邹凯、刘璇这些资深运动员也发文力挺肖若腾……观众内心os:好,这下实锤了,可以放心大胆地骂了,毕竟咱们不懂奥运冠军还不懂吗?

比赛结束后我跟大多数人一样愤怒,还去给肖若腾微博留言:“你就是冠军!”只不过后面几天我看到他很积极地跟支持他的明星互动,各种点赞评论都跟他最初表现出来的大度不相符,行为多少有点迷惑。也简单听了些科普,感觉这事可能被带了节奏,但没有深究。

就在前不久我才看到当时央视没有播出的一段画面:肖若腾做完动作忘记致意,下场后想起来又急忙穿拖鞋返回台上,而这时,下一个运动员已经在做准备动作了。场面十分尴尬。查询了相关规则,不致意要扣0.3,返回可以扣0.3,穿拖鞋或者干扰他人又可以扣0.3。这样看来,裁判总共扣0.3已经算手下留情。这种低级错误基本相当于答完一张试卷没写名字,教练组和运动员本身都有很大问题。另外,桥本出界的确是按照评分细则正常扣分的,即便当晚的分数有倾向性,重点也不在这一脚。

这次又回过头去“翻旧账”,契机是刷到了奎媛媛的一段平衡木比赛视频。她表现非常出色,使出了当时的最高难度动作,却匪夷所思地只拿到第三名。要说黑幕,这一场是真正的黑幕,与咱们国家当年国际地位不高有关系。视频里还提到她有一套动作被命名为“奎媛媛平衡木炫目”,我又去多刷了几个关于她的视频,在评论区发现命名存在争议,有人说根本没这个动作名称,都是营销号带出来的。经过各种查证,发现那组动作原来是以苏联运动员命名的,官方完全没有“奎媛媛平衡木炫目”的说法,民间怎么流传开的不得而知。

越看越发现体操界的洗脑包太多了,回到我开头说的“被禁体操动作”,实际上大部分都不是被刻意禁止。有的是随着器械调整而消失,比如马艳红下;有的根本没有被禁,是因为该动作在相同组别里性价比不高、做的人很少,比如刘璇单臂大回环;还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国际体联以对身体伤害太大(尤其对女性)为由禁止了一些动作,这个说法似乎也找不到什么依据。看来看去,脑补的成分比较大。

重点说一下刘璇单臂大回环,她本人多次在采访中提到这个动作是当年自己准备的“核武器”,仿佛一出手就必夺冠。实际上,单臂大回环接京格尔只是D组动作,属于中等偏上难度,不能算作绝对的杀手锏。而又因为刘璇在世锦赛中并没有全程单臂完成,跟她申报时对动作的描述有出入,最后只算到了C组分数。作为运动员本身来讲,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辛苦没有得到理想的回报肯定会有怨念,多发几句牢骚是可以理解的。不过时间久了这种概念就越来越根深蒂固,媒体又极喜欢制造一些苦情戏码,真实情况是啥早没人关心了。

同理还有陈一冰拿亚军的伦敦奥运会吊环比赛。尽管他也拿过不少金牌,但因为这场比赛,很多人想起陈一冰就是:裁判欠了他一块金牌。然而真实情况并没那么复杂,比赛中他出现了假握(就是手腕弯曲借力)的问题,比较起来冠军选手姿势明显更标准。

诸多洗脑包不断传播,现在人们谈到体操能想到什么呢:特别容易受伤,抑制发育,在国际赛场又长期遭受打压。这样一来家长们还会想送自家孩子去学体操吗?李小双在采访中就曾批评经说,媒体的袒护会导致一个队伍的衰退,一语成谶,中国体操队的优势较前几个奥运周期已经明显不足了。

体操这类主观打分项目确实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没有人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金银铜牌完全可以通过微小控分来转换,“打压”就可能出现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而且体操规则这些年总是改来改去,谁能掌握定制规则的话语权是关键。面对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应对呢?中国跳水队就是正面例子。不断培养退役运动员进入国际组织、成为国际裁判甚至官员,实力打底人脉保障,想被黑都难。

反观体操,现在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成绩不断下滑、日常关注度不高,很多体操迷还带着一层悲情滤镜,无法客观看待成绩,非常不利于未来发展。只希望下一次观众的爱国情怀不要再被利用,媒体不要一味追求流量跟着炒作谣言,理性理性再理性,祝福中国体操重现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体操   中国   动作   平衡木   日本   黑幕   运动员   选手   观众   冠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