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谥号中的三个“最高级”:文正、文忠与文襄之比较

清朝在“文”字开头的谥号中,可以说以文正、文忠文襄三个级别最高,名臣数量也最多。

其中,“文正”级别和标准可谓最高,但获谥大臣中滥竽充数者亦有之;获谥“文忠”者皆为名臣,含金量最高;而“文襄”到了晚清时要求被提高,难度可谓最大。

一、“文正”:级别标准最高

“文正”的级别和标准可谓最高,“惟`文正'二字不敢拟,悉出特恩。”有清一代共有8人获得此谥号。

清代谥号“文正”的8位大臣

其中,名臣有汤斌(理学名臣)、刘统勋(治世能臣)、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但也有如曹振镛(私德尚可,但政绩平平)和4位以帝师身份受谥的大臣(嘉庆帝师朱珪、咸丰帝师杜受田、同治帝师李鸿藻、光绪帝师孙家鼐),他们其实与“文正”的标准相差有些大,有“名不副实”之嫌。

二、“文忠”:含金量最高

“文忠”的级别仅次于文正,清代共有10人获此谥号。

清代获谥“文忠”的10位大臣

相比获谥“文正”的8位大臣,这10位获谥“文忠”的大臣含金量高了许多,除了非翰林出身的周天爵最后特谥“文忠”外(平定太平天国中年近八十仍冲锋在前,最后病死军中),其他诸臣皆有功于社稷,都可谓实至名归。

三、“文襄”:晚清时期要求最高

“文襄”主要是赐给文能安邦武能开疆的大臣,共有14人得此谥号。

清代获谥“文襄”的14位大臣

清朝前中期得谥“文襄”的名臣有图海(平定吴三桂)、福康安(一生征战南北)、兆惠(平定准噶尔和大小和卓叛乱)、于敏中(状元宰相)等,而晚清就只有左宗棠(收复新疆)张之洞(特谥)二人获此谥号。

咸丰帝时对获谥“文襄”的要求有所提高:“文武大臣或阵亡、或军营积劳病故而武功未全者,均不得拟用‘襄’字。”正是咸丰对“襄”字的特殊规定,晚清得谥“文襄”者仅二人,而张之洞的“文襄”还是“特谥”。


附:古代文臣武将的谥号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谥号   准噶尔   太平天国   咸丰   晚清   含金量   最高级   大臣   清代   清朝   级别   标准   文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