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里为什么老大犟、老二精?4个区别原来从出生就有了

#家长百问百答#

文/兰妈谈育儿

好的家庭教育,从来都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若缺乏好的亲子关系,便很难开展出一段健康的教育、一个正常的生命

邻居昨天把她的9岁大女儿胖揍了一顿

原因是太犟又爱哭

(接下来就用姐姐、妹妹和妈妈的口吻来陈述事件)

周日那天,姐姐提前完成了周末作业

按照原先的约定,提前完成作业是可以自由安排时间

得到妈妈的允许后,姐姐便一蹦一跳地拉着5岁妹妹去客厅看电视

时间也就是弹指间的速度,很快就到了中午,妈妈一桌丰盛的饭菜也精心准备OK了

考虑到意犹未尽的两个丫头吃饭时会心不在焉,妈妈便答应把饭菜端到客厅,大家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看起来是挺好的和谐画面,可一心二用的孩子肯定是顾得了这边、顾不了那边

很快,妈妈的饭吃完了,两个孩子碗里的饭菜还纹丝未动

见此状态,妈妈便开始了一阵唠叨和批评:

“饭都快凉了,你看看你们吃点饭,怎么那么费劲”

“你嘴巴是长刺了吗?嚼东西是会疼、还是怎么了?”

精明的妹妹,一听到妈妈批评的话,就开始埋头吃饭,至少在态度上让人气消了不少

可姐姐呢,一批评就哭、一说话就犟

反正不管你怎么说,都是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样子,眼泪一滴接着一滴掉落

那看起来死犟又爱哭的态度,一瞬间就激起了妈妈的暴脾气

于是,本来是就事论事的吃饭问题,却不知觉延伸出更多针对姐姐的问题

一看到倔犟又爱哭的姐姐,妈妈就忍不住批评:

“你这样表情做给谁看,我是打你、还是掐你了,眼泪给我收起来”

“就你这脆弱的样子,出了这个门,根本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上生存”

“学习不好好学,脾气又那么犟,跟个泼妇一样的性格,以后谁愿意跟你亲近”

本想通过语言描述让姐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没想到就说了几句话,就像是捅了马蜂窝一样

姐姐怒吼着嗓子开始反抗说:

“我讨厌你们”

“你什么都说我,我恨死你”

“你们都不喜欢我,就喜欢妹妹”

而这些一吐为快的话,一下就刺伤了一位老母亲的心

她压制着怒气问:“我们怎么就喜欢妹妹,不喜欢你了,好吃好喝好穿的,基本上都是以你为主,你看看妹妹衣柜里有几件衣服是新的,大部分都是穿你剩下的”

本以为一番真情吐露能换回姐姐的理智

不曾想,倔犟的姐姐非把圆的说成扁的,她声嘶力竭地吼着说:

“就没有,妹妹的是新的,我的是旧的”

“你们就是喜欢妹妹、不喜欢我”

“我要把妹妹给卖了,我要让她消失”

就这样,你不服个软、我也惯着的情急之下,妈妈反手就是几巴掌

而姐姐挨打后情绪也反应得特别激烈,她先是拿东西不满地朝着妈妈的方向攻击,接着又直接用脚踹、用手猛打

那一刻,不伤心是假的,也不过是更多的无奈和心酸

心痛之际,妈妈也在不停思考一个问题:二胎家庭里为什么老大死犟、又爱哭?

有人说,这是每个人生下来的习性,改不了

可在我看来,老大、和老大的习性不同,除了性格自带,有些区别从出生时就产生了

比如:

01

老大曾经拥有过父母完整的爱

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

听到这句话,就知道出生在“独生”环境下的大宝有多么被珍稀

照着书养的那些精致日子里,大宝也是享受了自来爸爸妈妈完整的爱

每天可以独享爸爸妈妈的怀抱,也可以及时被满足所有需求,甚至身体稍微扭动一下就被当成重点对象保护着

如果遇上不小心摔跤被伤到、磕碰到了,那全家更是带着愧疚感地不停弥补

像精养环境下的大宝,虽然谈不上是奢靡的皇家般生活,但每一个独生下的小baby都是爸爸妈妈心中的王子公主

尤其是新手妈妈的养娃口头禅:“宁愿自己饿着,也不让自己的娃受到委屈”

如此哇塞的小心呵护,那简直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独爱时光

爱是美德的种子,爱也能创造一切,可溺爱就相当于毁灭,在溺爱下成长的孩子只会索取、而不懂得感恩

更何况,一个从小过惯了高高在上般生活的公主王子,又怎会容得下有个跟他争宠的弟弟妹妹呢

所以,曾经得到的独爱有多风光,弟弟妹妹的到来就会让他们有多恨

因为在大宝的眼里弟弟妹妹就是来争宠夺爱的,所以一开始就是带着敌意去看待这份血缘亲

如果在后续的成长过程中不注意纠正这份偏执内心,那么持续发展下去,后果就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叛逆、或抵抗

02

老二从小就生活在竞争环境下

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爸爸妈妈也无法完全把一碗水端平

而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竞争环境下的二宝,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一双“敌对”的眼睛盯着

尽管年幼的他们,还不知道早就被哥哥姐姐“记恨”上了,可对于爸爸妈妈的爱谁都想多分一些

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对妈妈的贪恋程度最高,妈妈的味道可以带来内心上的安全感

这就是为什么小宝宝时期有个“磨娘”说法

因为小baby在妈妈身上可以得到充足的安全感,才会特别贪恋妈妈的味道

他们只喜欢被妈妈一个人抱着,也会不断发动自己的小小智慧去获得关注

尤其是和哥哥姐姐竞争下的胜利,会让小家伙觉得自己更受重视

而一个时刻都在“想招”的小家伙、脑袋又怎会不灵活呢?

像我们常提倡多注重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其实大、小宝的成长环境也是如此

从小生活在竞争环境下的二宝,见惯了老大倔犟被批评、忤逆被嫌弃,也自然就学会了逆环境下生长的灵活变通

表姐曾告诉我,她的二女儿特别会耍心眼,每次到超市明明很想吃薯片,嘴里却偏偏说“我不想吃这个,妈妈说了,这个是垃圾食品”

看到嘴上说不要、行动上却死赖着不走的模样,表姐总是被不知觉征服了

其实,被征服的一直都不是死赖着不走的耍心眼,而是小嘴说出的话让人舒服、不让人那么地生气

这便是竞争环境下形成的情商能力,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就换个能接受的方式去把自己的好处最大化

03

老大年长、学习任务会更重些

老大年长、老二年小一些,这个区别也是打小就形成了

可年长不一定就是好事,尤其是在情感和学习方面会占据一定的弱势

情感方面,老大年长就应该更懂事,像弟弟妹妹哭闹的时候是不是理解一些,不要埋冤爸爸妈妈整天围着老二打转呢

如果老大不能理解、或者不停地叛逆挑事,即便知道大宝是为了获取情感上的关注,可精力上的过度消耗早已经让人缺乏了耐心,这种情感上的袒护不想费力、也没时间费力

如此一来,大宝就很容易在情感上吃亏、被忽略

再说说学习方面

大宝年长会提前进入学习阶段,在辅导大宝学习、又照顾小宝生活的双重施压方面,对大宝的要求会比较高,同时取得成绩的效率也比较迫切

可学习和教育这些事都急不得,你越是着急、就越是达不到理想期望

尤其是我们给大宝设立的过高目标,当孩子怎么努力都得不到回报时,那种被情感忽略、又被努力抛弃的感觉,就像是深处黑暗下的恐惧心理,看不到光明、也仿佛无法走出心理魔障

另外,学习也需要一个具有引导力的积极环境,如果哥哥姐姐在一旁写作业,而弟弟妹妹在一旁玩玩具、看电视

那么,肯定也是要受到影响的

所以,在二胎家庭的教育、与成长方面,不可心急,也不要给孩子树立过高的目标,尽可能地让学习环境安静而独立,让每个孩子都按照他们自己的成长节奏去慢慢努力

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慢,可孩子却能得到脚踏实地的安全感,尤其是小目标下的学习成长,会让孩子感受到更好的成就感

04

二胎环境很容易产生俩宝对比

有位朋友告诉我,她好像生病了,并且还病得特别严重

原来,同样都是十月怀胎辛苦生下的大、小宝贝,朋友的心里居然更喜欢二宝,情绪上还有些讨厌大宝

我问她是如何看待两个孩子时,朋友回答:

“每次遇上做错事情的时候,二宝不是跑过来亲一下、蹭蹭脸,就赶紧跑过来扑进我怀里,本来打算好好教训一番的怒气就不知不觉消散了”

“大宝就不一样了,明明做错事还死犟发脾气,还没说几句话不是顶嘴、就是掉眼泪开哭,急火攻心下想给个台阶也不允许了”

听完这些话我就明白了,从字面上看可能觉得是大、小宝的性格不同,其实这就是二胎环境下的对比伤害

让两个孩子去产生对比、或达到取长补短目的,很多家长都喜欢用来激烈孩子成长

可这种对比性真的好吗?

从情感上来说,是一种来自心灵上的被抛弃伤害

从成长上来说,更是一种对比下的弱势地位,被嫌弃、被忽视的那个孩子,很容易形成恶劣的心理问题,也会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

比如,哥哥姐姐被批评掉眼泪时,起初弟弟妹妹会跑过来递纸巾,就是这样一个体贴的行为,就容易被爸爸妈妈拿来形成对比

一句“你看弟弟妹妹多懂事,还帮你递纸巾,你要是有他一半听话,我也不会那么生气了”

就是这样一句无意识的话,可能就让小家伙乘虚而入

他们知道“讨好”、“服软”更容易获得喜爱,也会经常在哥哥姐姐犯错的时候刷存在感

所以,二胎环境下最怕遇上俩宝对比

不想孩子们的关系越来越糟糕、竞争敌意越强,记得谁是谁非单独而论,不要拿出来对比、也不要情感伤害

那么,关于二胎家庭里为什么老大犟、老二精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弟弟   批评   区别   爸爸   姐姐   妹妹   妈妈   环境   孩子   家庭   情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