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中国名寺之799:山东青岛观音寺

山东•青岛•观音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辽源路街道(原错埠岭街道)福州北路84号,架子山西麓,福辽立交桥西南角。

山东•青岛•观音寺原为道教的黄德庵,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明代化成年间(公元1465~1487年)因当地一于姓女子皈依佛教后重修黄德庵,把道教的黄德庵改为佛教道场,并改名为于姑庵。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和四月初八为“于姑庵庙会”,据记载当时的庙会为青岛规模最大的庙会,香火极盛。

清代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至1909年对五个殿堂进行了里外彩绘,修后在正殿梁上刻写“山庙大清光绪叁拾叁年重修”,庵内现有一块破碎的募捐石碑上刻写有“万善同归,光绪叁拾肆年吉旦”。

1982年于姑庵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进行了保护性修复。2000年至2013年于姑庵再次扩建,并更名为观音寺。

现在山东•青岛•观音寺坐北朝南,布局独特,与一般寺院不同,山门地基比大雄宝殿高。有山门、钟鼓二楼、观音阁、东西长廊、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东配殿送子观音殿、西配殿伽蓝殿、三圣殿、东偏殿后稷神殿、西偏殿地藏殿,地藏殿右边有忆恩堂。天王殿左边边是斋堂、禅堂和生活区,听说禅堂在大雄宝殿地下。山门左边有牌坊,右边有客堂、流通处。

据专家考证,寺院内的“天眼”是大汶口文化中有文献记载的重要文化景观。大汶口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下游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大汶口遗址而得名。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西至鲁西平原东部、北达渤海北岸、南到江苏淮北一带,基本处于汉族先民首领少昊氏的地区,为山东龙山文化的源头。

大雄宝殿前的两株参天银杏树,相传是明代成化年间建“于姑庵”时栽上的,距今已有570年。


作者:Alec融通东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光绪   道教   偏殿   配殿   禅堂   名寺   大雄宝殿   山门   青岛   庙会   山东   中国   山东青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