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该杀的2员大将,无论谁活下来,蜀汉都有机会实现大业

大战之后,三分天下的局面再也不复存在,遥想一群热血之士想要一统中原,最后愿望也落空,伴随着一次又一次北伐的失败,诸葛亮已经不再有千军万马之势。

诸葛亮

他回想过去种种,心中苦涩万分,如果当初他不杀这两个人的话,是不是结局会有所不同呢?诸葛亮不该杀的两个人是谁呢?

刘禅难守蜀汉江山

刘备离世后刘禅顺理成章成为了皇帝,他没经历过战争,自然不会懂的父辈们用鲜血打下来的江山是多么的宝贵,就算是他的身边有诸葛亮相助,也难掩其不适合当皇帝的事实。

刘禅

诸葛亮他已经尽力了,可是人之老矣,就算还有什么想做的事情,也已经没了力气,再加上蜀国内部已经虫洞遍布,无人可用无人可依的诸葛亮知道,蜀国已经要亡了,深感如果当初那两个不杀可能蜀国还有救。

刘封不死,不会出现“蜀中无大将”的局面

刘封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然刘备也不会一眼看中其才能收他为义子。尽管刘封在军中不受人喜爱,但是他从来都是毫无怨言,他身上有着一种大爱,相比起刘禅来更加适合当蜀国的君王。

刘封

之前刘备也是将刘封当做是未来君王来培养的。刘封不负众望,文武双全,只要中间不出什么差错,以后必然有出人头地的时候。

可是他错就错在太过于信任一个人,错就错在自己因为心中出现的一个恶导致了关羽的死亡。按理来说,关羽的死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刘封造成的,可是这个罪虽大却不至死,只需要严加惩戒就行,刘封也心中抱有一丝侥幸,觉得义父会饶他一命。

刘封

可是在这个时候诸葛亮多了两句嘴,他告诉刘备此刻刘封敢不听军令,以后也会有此类行为,还说刘封性格太过高傲,日后必难以管控,最后提出了如果刘禅即位,那刘封一定是威胁刘禅力量的存在。

刘备原本也不想杀刘封,可是听诸葛亮分析了一通,最后决定将刘封处死。

说到底,刘封只是个义子,跟刘备没有丝毫的血缘之情,杀也就杀了,只是可惜了刘封,原本是可以跟着孟达反叛的,可他还是选择相信了刘备,最后一腔热情空负,换来个被处死的下场。

刘封

刘封之死刘备后来回想起,都觉得杀错了,如果刘封还在的话,蜀国有人可用,刘封还可以辅佐刘禅,两全其美。这件事诸葛亮也是到死才想到。

马谡到底该不该杀?

马谡在诸葛亮的心里是个好的将才,先前他没有什么名气是因为军中关羽、赵云等厉害之人无数,他排不上号,尽管如此诸葛亮还是很喜欢他。

马谡

后来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马谡一举成名的机会来了,这一战蜀魏都对街亭虎视眈眈,街亭对蜀国来说是一道屏障,对魏国来说是一统天下的关键点,不容马虎。

谁来守街亭呢?诸葛亮还在思考的时候,马谡自告奋勇要带兵守街亭,信心十足的保证会守好街亭。诸葛亮也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一来是因为他觉得马谡是个人才,如今蜀国无人可用,必须培养一个人才,二来是因为他对马谡十分的信任。

马谡

魏国司马懿一听马谡要去守街亭,心里预估的胜算大大提升,还笑道马谡纸上谈兵,诸葛亮派马谡去简直是犯了大错误。

事实证明司马懿说的没错,马谡的大军直接被魏国断了水,魏国一把火烧山,马谡还没怎么打就败了。诸葛亮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气愤不已,对马谡失望至极,也正是因为马谡的这一失败,让这一次的北伐之战陷入了困局。

马谡如何处置呢?诸葛亮满脑袋都是这个问题,马谡犯了错罪不至死,他还是要为未来蜀国发展做考虑的。可是马谡走之前已经立下了军令状,一旦失败结果就是死路一条,诸葛亮总不能在全军将士面前违反规定吧。

马谡

细细思考之后,诸葛亮还是做出了决定,回想起马谡在自己身边的种种,他还是狠下心斩杀了马谡。就这样,蜀国慢慢成了一具空壳,一个只剩皇帝而无大将的空壳,没人能守国。

刘封和马谡两个人虽然能力不及老一辈,但是也是蜀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他们能够留到现在恐怕蜀国还能有一线生机,只可惜没有如何,诸葛亮也只能认清现实,看着蜀国一点一点消亡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魏国   蜀汉   街亭   义子   江山   蜀国   空壳   君王   大业   皇帝   心中   机会   人才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