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已经激流勇退,为什么还是难逃一死?

激流勇退向来都是功臣明哲保身的最佳方法之一,毕竟自古以来,帝王都多疑,为了避免“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只能放弃到手的利益,选择隐退。但按照此逻辑行事的刘伯温,到头来为什么还是一死?

要说到明朝开国第一谋士,大部分的人会想到刘伯温,事实也是如此。那么,刘伯温具体做了什么呢?

龙湾之战是刘伯温加入朱元璋阵营的第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大部分的谋士都主张弃城逃跑,而剩下的小部分则主张投降。

因为在他们看来,朱元璋必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陈友谅有着十万大军。

再加上陈友谅的地盘是在朱元璋的上游,也就是湖广一带,行军的方式自然不是走陆路,而是走水路。

说到走水路,就不得不提陈友谅的战船。陈友良的战船有多高呢?说出来,估计有的人都不信,将近三层楼都那么高。

而当时的朱元璋在南京立足还不足五年,能够随意调动的大军也就仅仅只有数万。

更何况与陈友谅的战船相比,他的船只能说是小渔船。

后来的鄱阳湖之战就证明了这一点,朱元璋战船上的士兵,竟然只能仰视陈友谅在战船上的士兵。

实力如此之悬殊,要说朱元璋能够胜利,谁信?但是刘伯温相信:

首先、陈友谅远道而来,相比起朱元璋的士兵,他的士兵肯定是疲惫的。

要知道,他打到南京,可不是就只坐在船上顺流而下,还要攻克路上的城池,要不然在大战的过程中就有可能被偷袭。

这也是为什么攻城都是一座一座的攻,不敢绕过去。

其次、陈友谅的水军固然恐怖,但是他来找朱元璋决战,而不是朱元璋去找他决战,战场的地点是由朱元璋挑选,只要将他引导到陆地上,那就有胜利的可能。

后来一切都按照刘伯温预料的方向发展。陈友谅到南京第一时间就上岸,结果遭到朱元璋的埋伏,损失惨重,数万大军战死沙场。

经此一战,朱元璋再也不敢忽视刘伯温。要知道,在此之前,刘伯温一直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其实这也简单,毕竟龙湾之战是至正二十年爆发的,刘伯温也是在至正二十年加入朱元璋的,就算他的能力再过于强悍,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也没有发挥的可能。

当时天下能够与朱元璋媲美的,除了陈友谅之外,还有另一位,那就是张士诚,而张士诚占据的是最富庶的江南之地。

先灭谁,成了朱元璋必须要商议的问题。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先灭张士诚,为什么呢?因为张士诚是最富的,只要拿下了他,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然而刘伯温却反其道而行之,认为要先灭陈友谅,因为陈友谅是一个无风都给你起浪的人,而张士诚就是一个地主。

要知道,张士诚与朱元璋之间从未爆发过十万大军以上的战役,因为他每天做的就是一件事——享乐。

陈友谅不止一次叫他一起攻打朱元璋,但他每次都应付了事。

倘若首先攻打张士诚,陈友谅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到时候回天乏术。而要是首先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则一定会坐视不管,到时候张士诚的被灭只是时间问题。

怪不得朱元璋能够一统天下,虽然大部分人都认为先攻打张士诚是对的,但是朱元璋却站在了刘伯温这一边,认为先攻打陈友谅是对的。后来事实证明,果真是对的。

安丰一战是朱元璋一生当中最郁闷的一战,因为这一战,他非但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还捞回来了一个累赘,这个累赘就是小明王。

小明王作为红巾军的共主(红巾军都是借他的名义起义,因为他是红巾军起义第一人),在起义开始的时候,他的势力是红巾军里面最大的,大到什么程度呢?一度逼近元大都。

但后来元朝感到威胁,集中力量攻打他,以至于他的势力一直在减弱,毕竟他能够指望的只有他自己,其他的红巾军都在各自扩张自己的地盘,哪里管得上他?

到了至正二十三年,他已经落到了连张士诚都打不过的地步,作为根据地的安丰被包围,要不是朱元璋出兵,他恐怕都要死在安丰。

因为当时的城已经破,第一大将刘福通已经战死。

刘伯温对于朱元璋出兵一事是相当的反对,因为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如日中天,小明王对于他而言死了比活着更好,要不然他到时候一定会背上一个弑主的名声。

但是朱元璋却坚持要出兵,因为他认为安丰是南京的屏障,必须要保住。结果呢?事情再一次走向了刘伯温预言的那一条路。

一次对的话可以理解,但是次次对的话这就很难理解,自从朱元璋开国以后对刘伯温的态度就可以看得出来。

刘伯温被誉为“明之张良”,李善长被誉为“明之萧何”,但在封赏的时候,两个人得到的封赏却是天差地别。

李善长位列开国六公爵第一,而刘伯温仅仅只是个伯爵,别说公爵,他连侯爵都比不上。他的爵位明显与他的功劳不成正比。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他连官职也是没有任何权力的御史中丞。

所谓御史中丞,就是御史的首领,说简单点,就是管着一群喷子,这群喷子只能喷,并不能够决定任何一件事情。

而人家李善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朱元璋要是不在的话,他还能过一把当皇帝的瘾。

刘伯温是元朝的进士,肯定当过官,但为什么他投奔朱元璋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个布衣?

因为他当浙东元帅府都司的时候被人革职,而当江浙行省都司、江浙行省郎中的时候,被人无视。

他之所以有这种遭遇,是因为他太想做事,但是别人却不想做事,以至于他屡屡遭到针对。

现如今,明朝开国,他的大公无私终究会为他带来倾天大祸,这个倾天大祸就是杀李彬一事。

李彬作为李善长的亲信兼亲戚,要是换其他人抓到他贪污,顶多也就是个警告。但是刘伯温却上报朱元璋,直接要了他的命,以至于跟李善长结下梁子。

而李善长是淮西集团的首领,岂有那么好惹?要知道,满朝上下都是淮西勋贵,毕竟朱元璋自己都是出生于淮西。

结果不出所料,刘伯温要是躺在地上的话,弹劾他的奏折都能够将他盖起来。因此,他必须选择隐退,要不然祸福难测。

而不到半年的时间,李善长也选择隐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李善长令朱元璋感到了威胁,朱元璋暗示他自己滚。

不过李善长滚的并不彻底,毕竟面对权力的诱惑,没有几个人能够抵挡。

李善长在滚之前安插了一个人接替他的职位,这个人就是胡惟庸。

他为什么安插胡惟庸呢?因为胡惟庸没有任何的身份,没有任何的背景,在淮西集团中,只与他有关。

当年,要不是他提拔胡惟庸到南京当太常寺卿,胡惟庸这辈子顶多也就是个地方上的官员,因为胡惟庸从一开始就是地方上的官员,从未涉及到政治中心。

当然,李善长肯定不会白白提拔胡惟庸,胡惟庸送了他二百两金子。不过,他给胡惟庸的,绝非这二百两金子能够比较。

这也是为什么在电视剧《朱元璋》里,胡惟庸一直将李善长称为恩公。

李善长与刘伯温有仇,而胡惟庸也与刘伯温有仇。

因为随着李善长的离职,朱元璋将刘伯温招到南京,招他到南京当然不是为了跟他拉家常,而是要问他谁能够担任丞相一职,毕竟事实证明他总是对的。

朱元璋提了三个人选,第一个是杨宪,第二个是汪广洋,第三个是胡惟庸。这三个都遭到了刘伯温的反对。

他说,杨宪的气量太小,有丞相之才,但是却无丞相之德;而汪广洋则更甚于杨宪;胡惟庸就是一匹劣质的马,要是让他驾车的话,车迟早会崩。

胡惟庸作为新一任的丞相,对于皇宫里的事情肯定是有所耳闻的,而刘伯温对他的评价,也传到了他的耳里。就这,他岂能放过刘伯温?

当即指责刘伯温在一块有王气的土地上为自己建造陵墓。

这项指责要是指的是其他人,朱元璋或许并不在意,但偏偏指的是刘伯温。刘伯温有多恐怖,他朱元璋比谁都清楚。

因此,他当即下令剥夺刘伯温的奉禄。

刘伯温知道自己在青田,朱元璋是不会放心的,要想善终的话,就必须要去南京,因为那是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

既然你不放心我,我就住在你面前,现在你总可以放心。刘伯温坚决没有想到,这一去竟然没有回来,因为朱元璋想要他死。

当时的刘伯温已经七十往上,身体不可能完好无损,有点病那是正常的,但是朱元璋却偏偏叫胡惟庸去给他送药。

关于胡惟庸与刘伯温的关系,朱元璋是清楚的,胡惟庸当然不会那么好心去给刘伯温送药,而是故意在药里面下手脚,以至于刘伯温喝了药,病情愈加恶劣。

要不是朱元璋允许他回乡,说不定他就得客死他乡,因为回乡仅仅一个月的他就去世。

虽然现在大部分的影视作品都在渲染刘伯温有多么的神机妙算,但无论他有多么的神机妙算,都比不过朱元璋。

因为朱元璋有绝对的权利,要他死,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其实他死也正常,毕竟他太过于聪明,将朱元璋换成任何一个人,他都有很大的概率活不下去。

就比如动漫《一人之下》里王也道长说的那句:“你要是比他好,他会嫉妒你,你要是比他差,他看不起你,只有你与他一样,他才会对你放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至正   明王   明朝   封赏   战船   御史   丞相   激流   南京   大军   士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