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这个保定新城人为新疆打出了第一口油井

2019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名录,独山子石化新疆第一口油井入选。与这口油井一同载入史册的是一名晚清著名官员,他就是时任新疆布政使王树枏(枏同楠)。


时任新疆布政使王树枏

王树枏是直隶保定府新城县(今河北保定高碑店市)人,早年就读于保定莲池书院,担任冀州信都书院院长,1866年中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后到四川青神、资阳、新津以及宁夏、甘肃等地为官,官至道员。1906年,王树枏由甘肃兰州道升任新疆布政使。

到疆伊始,王树枏就反复思考一件事:新疆地方二万余里,农田、水利、桑棉、瓜果之盛,牧畜之繁,五金之矿,富甲海内,而当下只能年年仰仗内地协饷,财政拮据,如果不谋自立,将来必至坐困。王树枏决心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大力兴办实业。他主持创办工艺局厂,并酌定章程大纲十二款,五十五条,报请朝廷批准后在全疆推行。由此,掀起了新疆兴办实业的高潮。清末的新疆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可谓百业待兴。王树枏认为:兴办实业,一定要汲取以往办厂的教训,要先集中力量办好一两个厂矿,不可铺摊子,求虚名。他把目光聚焦到了石油开采提炼上。他明确提出,要摒弃旧的土法工艺,改用机器新法,抵制洋油倾销,把石油开采提炼置于诸矿之首。此时的王树枏已敏锐地意识到,今后之工业,离不开石油,中国的石油工业,或将仰仗新疆。这一观点源于他对新疆石油资源的勘察。

从1907年开始,王树枏就派出多路人马,克服重重困难,对新疆境内的石油矿藏分道勘察。据《新疆图志》记载,这次对石油资源的普查收获颇丰,共发现大小油带十余处,其中包括:青石峡大小拐(今克拉玛依)、独山子、旗杆沟、将军沟、四棵树、博罗通古、红沟、卡子湾、头屯河、喀林哈毕尔噶、库车苏巴什铜山、库斯浑山东南、喀什噶尔之北等处。由此,得出了“遍察南北疆诸矿,唯石油之富得擅五洲”的论断。以当时的科技条件及社会环境,做此广泛全面的勘察,实属不易。对于采集的原油样品,王树枏派人送往俄国里海巴库工厂检测化验,以分析各矿原油品质,进而评估开采价值。从化验结果看,全疆各矿开采价值不等,唯独山子矿油质最佳,每百斤能提炼净油六十余斤,可与当时美国的油田相媲美。为此,王树枏提出:先开采独山子一处,等有了成效,再增加绥来(今玛纳斯)等处,进一步推广。1909年,从俄国购买的钻井机运抵独山子,钻探工作正式展开。 不久之后,新疆历史上用机器打出的第一口油井燃起了熊熊火焰。《新疆图志》记载:“……独山子开掘油井,深至七八丈,井内声如波涛,油气蒸腾,直涌而出,以火燃之,焰高数尺。”随后,王树枏派人从俄国购买的炼油设备运到了迪化(今乌鲁木齐)工厂,聘请俄国技师安装调试,新疆近代石油工业自此起步。独山子油矿从此载入史册,与后来的陕西延长、甘肃玉门并称为中国近代三大油田。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不久后王树枏调离新疆和大清王朝的覆灭,新疆的石油开采和原油提炼工作暂时中断。

1936年至1943年,新疆地方政府与苏联合作,在独山子进行石油开采和炼制。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独山子。1950年9月30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独山子油田虽然储量和产量不是很高,但其政治意义是巨大的。独山子油田是在新疆发现并进行工业性开采的第一个油气田,是新疆石油工业的摇篮。


新疆独山子

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应忘记为新疆打出第一口油井的新疆布政使王树枏。除开发独山子油田外,王树枏还在新疆创设工厂,发行货币,创立邮政,大兴教育,创修《新疆图志》,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也因此被后世称为中国西部开发的先驱。

撰文 景元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保定   油井   新疆   俄国   史册   甘肃   原油   油田   新城   石油   工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