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分享

彝族人民根据生产生活需要,普遍选择有山有树的地方居住,他们在实践中懂得大自然滋养了万物,人类只不过是万物中的一部分。人的生存是离不开自然的,人也只有依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彝族人民通过祭山活动,引导子孙后代热爱山水林田,保护生态环境,愿后人永续绿水青山,让大自然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诚然,彝族祭山的真正起源无从考证,但是祭山活动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祭山依然是彝族人民为保护生态环境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它不仅包含着彝族先民的智慧结晶,还体现出彝族人民对大自然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类繁衍生息,彝族人民世代践行着通过祭山活动保护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始终不曾改变。祭山活动随着彝族人民的生产和发展逐渐丰富起来,时至今日,已形成完整的仪式。祭山活动一般从每年正月28开始举行,为期5-10天。祭山全程只有男人参加,通过杀猪宰羊、杀鸡叩拜等活动,祈求山神保佑村子风调雨顺,人畜安康。虽然因地域不同,祭山时间和形式有所差异,但是都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望。

祭山,实则是封山育林。祭山活动期间家家户户基本停止一切户外生产性活动。其目的,是要人们闲下来,不去破坏大自然的春天。显然,这个季节春风苏醒,万物开始生长,人们一旦闲下来,正在生长的植被就可以免遭破坏。彝族祭山还赋予了山林以神圣。彝族人民只有在祭山期间才可以进祭山林祭拜,平日里禁止人们出入祭山林,更不能砍伐祭山林里面的任何树木,就连自然掉落的树枝都不能捡……这一系列的做法是彝族人民为了保护生态,借助“神灵的力量”制定的规则,大家自觉遵守并相互监督。

同样的时间会创造出不一样的事物。人一旦闲下来就很难支配空闲时间,时间就会成为折磨人的东西。但是人的天性决定了,一旦有时间就会想方设法把时间过得充实一些。所以,怎么利用闲下来的时间才能过的充实,就会成为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生产经营之外的时间,似乎也只能用来消遣。但是,对彝族人民而言,既然把传统的祭山活动视为客观因素,那么,把祭山活动期间的闲暇用于开展民风民俗活动也就成为了主观选择。当然,也不能排除早在彝族人民的祖先那里就已经注入了特种基因的可能。祭山也就成为了彝族人民地群体活动,彝族人民在祭山期间唱山歌、纺麻布、刺绣等就成为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土地给予农民的功能似乎已被弱化,对部分农民而言,土地已经丧失了它原有的基本功能。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不同程度的受到外界的冲击,农村生产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似乎已是大势所趋,年轻人踏上去农化道路,向着工业城市进军已显得迫切,部分农村孩子接受完义务教育之后寻求打工经济已成为了不二的选择,致使村庄格外的宁静。宁静的村庄原本是用来形容乡村民风淳朴的,现在却成了空巢、空心的代名词。同样,如今的彝族人民也打破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彝族家庭的劳动力也正奋力的追赶着打工经济。从民族团结进步的角度来讲,彝族人民的确遵循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感召。彝族村庄红砖白墙越来越多,家用轿车逐年增加,彝族人民的生活渐渐变好,但是彝族村子只有到了春节期间才有相对的人气,平日里就似乎显得过于宁静了。

目前,彝族祭山在彝族村子虽然都保存的较好,每年也都还如期举行祭山活动,祭山仪式的传承却多表现为隔代相传,祭山活动有明显的断层倾向。祭山期间彝族人民开展的各种民风民俗,比如吹拉弹唱已甚是罕见。在时间的推移下,祭山活动极有可能会慢慢的被彝族人民淡忘,直至退出彝族人民的历史舞台。不过,从保护生态的角度来讲,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留村人员将逐渐减少,从事农业生产人员也会相继削减;农村取暖烧饭已基本用电,已少有砍柴伐木的现象。届时,人们也就不用刻意地封山育林了,因为山林将会自然而然的变成森林。

图/文:李成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夕阳红   彝族   封山育林   民风   山林   村子   传统文化   村庄   民俗   万物   大自然   生态   自然   时间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