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山陵微风:先生不曾看到北定中原之时

6月那个略显阴郁的上午,我途经南京,登临紫金山南麓的中山陵。 这里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十分雄伟 。

此地此时微有风起,惟见松柏依依,浓郁的绿,往来的游客。

我独自疾行,自山底登顶甚快,脑海中却在默念陆游故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陈运和诗《中山陵》有名句:“一生就是屹立的一座中山陵,我有幸登上你生命的终点”。

作为20世纪初一代“顶天立地奇男子”的代表,最终实现了“要把乾坤扭转来”的历史使命的中山先生,在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积劳成疾而去世,当时的中华大地尚且四分五裂,北方及华中为北洋军阀旧势力把持,中山先生有北伐中原、一统华夏之志,却是未能亲眼看到,这是何等的深以为憾!

我把主席像章放进铜鼎里,彼此英雄,惺惺相惜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次著名的北伐,自南攻北多功亏一篑,比如南朝刘宋的元嘉北伐,比如南宋孝宗的隆兴北伐南宋宁宗的开禧北伐,直至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北伐方才“恢复华夏”,其历史地位居功至伟,而中山先生较之朱元璋有过之而无不及。老朱当时的敌人只有偏安收成的张士诚、陈友谅与残元,而中山先生面对的却是实力不弱的北洋势力与列强。而玉帅吴佩孚、直系后起之秀孙传芳、雨帅张作霖也都有一统中华之志,那个时代宛如当初的魏蜀吴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各领风骚。

近些年来读书愈多,方才明白中山先生的不容易。一生经历无数磨难,难以用语言赘述的磨难,丹心不改为中华,如今的文字描述很容易,但是先生当年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却骄人极度敬佩。


谭延闿书写碑文,字为颜体,笔画流畅,结构严谨,雄健有力。

有人曾感慨最终领导北伐胜利的是老蒋,但是,如果不是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得到了苏俄的真心支持,又选拔、培养了一群真正的黄埔精英,如何扫灭陈炯明、降伏新桂系一统两广而巩固根据地?又如何剿灭实力不弱的北洋军阀旧势力?正是有了中山先生巩固的组织基础、后勤基础与群众基础等等,国民革命军才能厚积薄发,所向披靡。

就如同没有张居正的十年改革积累的财富与人才,万历帝如何打赢“三大征”?

青天白日

然而,这一切,并非老蒋之擅长,在我看来,1927年北伐胜利属于老蒋的高光时刻的顶峰,之后老蒋就是波浪起伏再未超越,27-37年黄金十年建设如泡沫;37-45年抗战,倭寇更像是被拖垮的;1945年老蒋自以为登峰造极不可一世,其实他已经在用人做事上捉襟见肘,最优秀的黄埔精英死于抗战,而老百姓也不再对他唯一信奉,所以,辽沈战役决战之时,老蒋飞临东北,无限感慨自己当年北伐之时民众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而如今,自己却穷途末路。


高山仰止

我站在先生寝室前向下望去,青顶白墙,松柏巍巍,曾经如此功业的中山先生却已经逝世将近百年。身后之事,唏嘘不已。

惟有看这风吹树叶之零落,才明白“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巾”的个中滋味。

10.27于阳明斋新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中山陵   中原   国民革命军   苏俄   北洋军阀   华夏   松柏   中山   南京   中华   微风   势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