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大山奔小康② 麻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龙升社区见闻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近年来,怀化市围绕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接续开展后续扶持工作,奋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2022年6月,怀化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市”,予以督查激励,这是该市易地扶贫搬迁及后扶工作连续3年获得“国字号”荣誉。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搬出大山奔小康》系列报道,记录怀化在新时代新征程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新进展新成效。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顿 通讯员 段唐平 谭雅丽 麻阳报道

“有山有水有公交,去哪里都方便,楼下有工作、有菜地,有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当一个易地扶贫搬迁点建设得让县城“土著”都开始羡慕,那它的优秀确实名副其实。麻阳苗族自治县龙升社区便是。

作为湖南省第四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龙升社区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县城约1公里,距离麻阳产业开发区0.5公里,安置易地搬迁群众966户3742人。社区内安置楼整齐靓丽、道路宽敞整洁、园区绿化美观,建有警务室、卫生室、图书室、篮球场、文化广场、公交站点、生活码头、党建活动室、老干活动室、便民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基础设施,被评为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美丽搬迁安置区”,省级文明社区。

眼下正值仲春,青瓦白墙的龙升社区,可见绿水青山环绕,楼下菜地的郁郁葱葱中,盛放的油菜花点缀着这个时节特有的浪漫。

“闲时种点菜,忙的时候也要加点班,一个月到手也有3000多。”今年60岁的田舍莲是龙升社区内麻阳森佳箱包有限公司扶贫车间一名员工,即将成型的儿童书包在她左手来回翻转,多余的线头消失在她右手的剪刀下。不远处的尧里河畔,她打理的那片菜地正生机盎然。她告诉记者,箱包厂的工作简单,灵活度也高,“都是计件的,做得快的多挣点,忙家里事情多的时候就少点,‘菜篮子’和‘钱袋子’都照顾到了。”

麻阳森佳箱包有限公司是麻阳县2020年引进入驻龙升社区的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已解决就业160余人,其中易地搬迁人口93人,残疾人口5人,务工人员年龄最大的逾70岁。该公司总经理满林华告诉记者,随着经济逐渐复苏,该公司订单逐步增长,接下来考虑进一步扩大规模,“预计用工达到300人,招工还是优先考虑易地搬迁人员。”

后续帮扶最关键的就是就业。麻阳县委、县政府还探索出易迁后扶促就业的新路子:以该县产业开发区为主体,以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龙升社区为切入点,形成产区共融、发展共赢、岗位共设、服务共享的“产区共建”促就业模式。

今年31岁的易迁群众郑杰杰便是这个“新路子”的受益人之一。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回到麻阳的他,通过社区举办的培训班获得了相关资质,成为麻阳苗族自治县产业开发区内湖南建南机器厂的一名设备维修员。郑杰杰告诉记者,工资和外面差不多,而且在家工作的这三年,自己身体明显更健康了,“在外面,生活不太规律,体重一度胖到180余斤,现在慢慢瘦下来了,人也更开朗了。”

郑杰杰所在的湖南建南机器厂,主要从事智能电能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麻阳易迁户用工人数最多的企业之一。该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的号召,专设易迁后扶就业车间4个,累计解决易地搬迁户就业435人。2022年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上缴税金1321万元,是麻阳最大的工业利税大户。

“像建南机器厂这样的企业大规模招收易迁群众的企业,我们先后引进了33家。” 麻阳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宋青山介绍,目前产业开发区累计解决易迁群众就业3914人,其中龙升社区有1735人进园区务工,户均稳定就业1.8人以上,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我们园区的招商引资以及产业布局,也是与搬迁户就业创业紧密结合,希望帮助更多易地搬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达成园区企业、易迁群众相互受益共荣。”宋青山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麻阳苗族自治县   青瓦   怀化市   搬迁户   机器厂   菜地   社区   产区   湖南   见闻   县城   奔小康   群众   开发区   产业   工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