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

读春秋战国历史,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战国七雄,一东一西齐国和秦国成为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而他们成为两强的方式完全不同,秦国以高度的学术专职,反智主义和绝不养闲人的政策达到了大国的高度,而齐国却以高度的学术自由,文化繁荣和不怕养闲人的政策,同样达到了超级大国的高度。

比如,战国时期的齐国,通过设立著名的“稷下学宫”,广览天下贤才,并形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的“百家争鸣”的空前盛况,但那个南郭先生滥竽充数也就出现在这个稷下学宫。而著名的“焚书坑儒”就是秦国干的事情,所以当年秦国国力强大,却是那个“商鞅变法”的残酷方式成就的,商鞅这样的改革功臣最后也落了个身首异处。

世界上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这一哲学观完全正确。这句话也可以换成最好的,就是最合适的。

但你可能要问,齐国最后不是被秦国灭了吗?没错。但秦国,秦始皇以为他开始,可以一直世世代代下去,不料,到秦二世就“凉凉”了。

所以,世界永远在变,唯一不变的还是变。

刘邦建立西汉,大一统了,东西汉,几百年,汉高祖、汉武帝都牛逼哄哄,但人们普遍认为汉朝似乎最好的年代却是“文景之治”,就像宋朝,有一个叫“宋仁宗”的皇帝,在位四十年,似乎没有任何“丰功伟绩”,但这四十年被人认为是中国古代史中最好的四十年,宋仁宗虽然“碌碌无为”,但这期间,却星光熠熠,人文、社会、经济都长足发展,苏轼兄弟同登科举,文彦博,包拯、狄青。。。看这些人,你就知道,仁宗可能无需自己雄才大略。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最好的时段不是唐宗宋祖,秦皇汉武,不是成吉思汗,不是所谓的康乾盛世?这都是“天骄一代”的人物,但人们似乎还是喜欢“自然生长,岁月静好”的年代。

“文景之治”,“宋仁宗四十年”,似乎也有个共同点:统治者有所为有所不为。简单而温柔。

也许,这里同样有个哲学观:世界上最高级的,往往是最简单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秦国   帝都   成吉思汗   天骄   文景之治   南郭先生   超级大国   齐国   闲人   高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