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才知道,不管多穷,也别吃这三种饭

01

人活一天,张嘴就是三顿饭。

有人笑着吃饭,有人一边流泪一边吃饭,有人端起碗,难以下咽,还有人无奈地端起酒杯,陪别人吃饭......

年轻的时候,吃饭也是身不由己的,常常要面对各种饭局,甚至因为工作太忙,狠心地饿自己一顿。

到了老年,退休了,儿女们也长大了,就能享受“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烟火味了。

现实告诉我们,老人的生活能否自由,不仅要看时间,还要看身体好不好、家庭是否和睦、儿女是否孝顺等,若不然,仍旧要受到约束,每一顿饭都是无滋无味的,拉低了生活的质量。

因此,建议老人们,不管多穷,也别吃以下三种饭。

02

第一,不吃不卫生的饭,爱惜自己的身体。

我的母亲,是一个很节俭的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家住在山沟,一个月能够吃一顿肉,都觉得奢侈。说白了,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肉。

有一次,大舅舅让人捎口信,说在端午节前,会来做客。母亲兴冲冲地去了集市,买了一斤猪肉,并切成小片,用油炸了一下。然后,肉被收藏在了碗柜的最上一层。

计划赶不上变化。端午节过去了七八天,大舅舅也没有来,母亲也不舍得把猪肉吃掉。

忽然,父亲闻到了一股臭味。原来是猪肉变质了。

无奈之下,母亲把猪肉再次用油炸了一下,添加了一些辣椒,将就着吃。

母亲笑着说:“也算是打牙祭了。”

也许,很多老人,都有“我的母亲”之类的经历。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并且为“自己的行为”,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节俭。

人老了,勤劳节俭的习惯不能丢,但是不能总是把最好的,留到最后。

乱糟糟的剩饭剩菜、隔夜的饭菜、变味的饭菜,建议老人们都不要吃。闲来无事,多去市场走一走,每次买东西,都计划好,争取每天都吃新鲜的饭菜。

时代不同了,物资丰富了,不要什么都留着,预备着。

另外,老人们在生活中,要讲卫生,饭碗要洗干净,柴米油盐要讲究一些。不让只有邋遢的形象。就算家里很穷,也要树立干净的形象。

《菜根谭》里说:“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坚持讲卫生,杜绝病从口入。只要身体好,吃什么都香甜。

03

第二,不吃看人脸色的饭,学会独立生活。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两个叫阿德里安.诺思和利亚姆.麦肯齐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带着自己的音乐,走进了老头麦克唐纳的养牛场。

每天,他们播放音乐12小时,持续了9个星期。他们发现,奶牛喜欢慢音乐,并且因此提起了食欲,增加了牛奶的产量,每头牛每天会多产大约0.73升;如果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奶牛就会愤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去音乐餐厅,听着柔美的声音用餐,心情很愉悦,并且可以小声地和身边的人交谈;如果是恋人或者夫妻,能享受到吃饭时的浪漫。

人老了,虽然日子越来越简单,但是我们仍旧向往“美好、浪漫、愉快”,如果每一顿饭都令人暴躁,让人不安,就会降低生活质量。

通常来说,心情糟糕的饭,是因为看了别人的脸色,听到了嫌弃的话。这样的场景,多半出现在“儿女的家庭”里,偶尔出现在亲戚朋友的聚会上。

《井冈山报》上,有一条消息:作者廖卫芳去朋友家吃饭,发现八十多岁的母亲坐在门后的角落里吃饭。添饭、加菜,都是年轻人代劳。

原来,儿媳不让老人上桌吃饭,嫌弃老人不卫生,夹菜的时候,手会抖动。如果老人上桌了,所有的人都会失去胃口。

人老了,被晚辈嫌弃,吃饭的时候,不得不小心翼翼,或者被晚辈说几句,也不敢回应。这是非常难受的事情。

作为老年人,如果吃饭的时候,不想看脸色,就要做到两点:其一,讲究个人卫生,尊重儿女们的家庭习惯;其二,尽量不住在儿女家,养老还得靠自己。

不管怎样,只要自己能走动,就自己做饭吃;如果老伴还在,夫妻互相照顾。同时,在中年的时候,准备好养老的钱财,给自己做好养老的规划。

04

第三,不吃来路不明的饭,避免招惹麻烦。

这年头,唯利是图的人也不少。常常有商人,请老人吃饭;也有一些骗子,假惺惺地帮助老人养老,以此蒙蔽老人的心。

要明白一点——所有白吃白喝的饭局,最后都要自己买单,甚至加倍偿还。

就算有人同情你,请你吃一顿饭,也要力所能及的回报,不要留下人情债。不能给饭菜的钱,就可以帮助好心人做点什么,起码要多说几句“感恩”的话。

去年夏天,我的母亲和小区里的几位老人,去听讲座。讲课的人,请大家喝牛奶。头几天,牛奶都是免费的,大家都很愉快。大概一个星期之后,有人提出,买一些牛奶回家,响应的人很多。显然,这是一个套路——台下台上,都是一台戏。

另外,一些来路不明的食品,要警觉起来,坚持做到“路不拾遗”。

吃饭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自己家的事情吗,不要指望外人来参与。

05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句台词:“粗茶淡饭不一定苦闷,别人眼中的虚度生活,在我眼里,却是无比珍贵的时光。 一碗热汤,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温暖亲情。”

作为老人,不要追求奢靡的生活,也不要过分节俭,关键是“干净、新鲜、自由”。就算为了一顿饭,用了很长的时间,也没有关系,毕竟不要去上班了,时间上耗得起。

作为年轻人,不要嫌弃老人,今天给老人吃饭,就算给明天的自己吃饭。一报还一报,有因有果。

只要家庭和睦,家风正派,端起碗就是幸福。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来路不明   节俭   猪肉   饭菜   儿女   脸色   老人   母亲   家庭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