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历史开讲#


晋文公去世时,狄人曾借机侵扰晋国,并且直达箕地,鲁僖公三十三年(前629年),晋襄公亲率大军抵抗,以主帅先轸战死的代价,俘虏了狄人首领,这才化解危机。

这里的“狄人”指的是谁?

狄人有三支:白狄、赤狄和长狄,且三者不一定是同姓同族。

白狄姮姓或说是妘姓,因喜穿白衣而得名,自公元前628年狄人内乱后,次年“白狄”二字首见于春秋;

长狄因身材高大而得名,曾多次侵齐、宋、鲁、晋等国,在鲁宣公十五年(前694年)晋国擒杀其首领焚如后灭亡;

赤狄以媿姓为主,即鬼方之后,因喜穿红色衣而得名,这支狄人也是最强的一支。

公元前606年、前602年赤狄两度侵齐,这个时候白狄也入侵了晋平,

由此可见,赤狄和白狄各自独立行动,各有其土地和人民,且并未联盟。


赤狄



赤狄是分甲氏、留吁、潞氏、铎辰四支,其中潞氏最强,

晋国曾与潞氏联姻,晋景公的姐姐就嫁给了潞氏首领,但是这种联姻相当脆弱,仅仅过了几年,潞氏内部动乱,其大臣潞鄷舒专权杀掉晋景公的姐姐,与晋国翻了脸,

晋国怒不可遏,遂发动大军攻打潞氏,潞氏不敌溃散,潞鄷舒逃至卫国被抓获绑到了晋国,被处死,晋国趁势一举灭掉了潞氏,其族人一部分送给周王为仆,一部分赏给了立下大功的荀林父为仆。

潞氏灭亡后,甲氏、留吁、铎辰三支陆续也被晋国所灭,

从此赤狄灭亡,晋国没了后顾之忧。


白狄


赤狄灭亡后,白狄在春秋中期崛起

它几乎是复刻着赤狄入侵中原的路线,占领了原属于赤狄的地盘,即宋、齐、鲁、卫等国附近,

白狄也分为四部,分别是为肥、鼓、仇由、鲜虞,

其中鲜虞最强,

白狄占领原赤狄的地盘后,很快肥、鼓和鲜虞就不断与晋国交战,

公元前530年,晋假道于鲜虞,抓到了肥部首领绵;次年,晋国入侵鲜虞大获而归;

又过了一年,晋国伐鲜虞,又围攻鼓抓到了鼓部首领;

至此,肥、鼓二部皆被晋所灭,原属赤狄的地盘也被晋国、齐国分走一部分,

白狄中只剩鲜虞一支独强,终春秋一世一直与晋为敌,还卷入了晋国六卿内乱之中。


鲜虞与中山国



公元前492年,鲜虞改名中山,也可能是鲜虞建国之始,想来是趁着晋国六卿不断内战的时机,建立了国家。

中山国荀氏、范氏、中行氏的盟友,因为这个缘故,刚刚建国就遭到了晋赵鞅的讨伐,

同时智氏也灭掉了中山国的氏族仇由。

后范氏、中行氏失败,土地和人口被智韩赵魏四家瓜分,不久智氏又被韩赵魏三家所灭,

中山国因站错队伍,频遭三晋的报复。

公元前408年魏将乐羊攻打中山国,中山国顽强抵抗了两年,最终不幸为魏国所灭,

这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国家,立国仅80余年就灭亡了。
战国之初,三家中以魏为最强。公元前408年,魏文侯以乐羊为将,率兵攻伐中山,中山坚决抵抗。至公元前406年,魏终于灭了中山。自公元前492年史书上始见中山,至此时被灭,历时八十余年。

至于中山被灭亡的原因,

据《吕氏春秋·先识》记载,晋太史屠黍说“中山之俗,以昼为夜,以夜继日,男女切倚,固无休息,……此亡国之风”,所以灭亡了。

中山一直保持它的旧俗,为何突然要为此被灭?显然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复国后,灭于赵国

不可思议的是,中山国在公元前406年灭亡后,竟在三十年后于公元前378年突然又复国了!

其间中山国经历了什么,由于史料缺陷我们也难以得知了,

学者们认为战国中期,

各诸侯国忙着发展而魏国衰落顾不上这块“飞地”,给了中山国复国的契机,

但中山国复兴以后,赵国已然成了三晋的代表,它与赵国还争夺过鄗,

鄗位于古槐水北岸,是战略上的要地,中山国夺取此地当然是为了沿槐水设防,阻挡赵国的入侵,

双方为此多次交战,赵国竟败于中山,

据《吕氏春秋》说,当时的中山国已“衣铁甲,操铁杖以战,而所击无不碎”,可见当时中山已经使用铁兵器,难怪赵军不敌,

此后赵武灵王也是为“先王丑之,怨未能报”才下定决心改革,实行胡服骑射。



赵国军事力量强大后,于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亲自率军进攻中山,中山国割地求和;

但是自公元前300年起,赵国又发动了对中山的进攻,后燕国也加入其中,

经过五年的疯狂打击,国都灵寿被破,国君仓皇逃到齐国,中山国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山国   晋国   魏国   部首   齐国   中山   公元前   首领   春秋   最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