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入深海,寻找负责任的旅行-记一次沙雕的斯米兰船宿之旅

你是否曾经没入深海,看头顶的光一点一点离你远去;

你是否曾经遁入寂静,在一片蔚蓝之中倾听自己呼吸的声音;

你是否曾经跃入鱼群,与Manta共舞与海龟同行?

是的,只要你勇敢背上气瓶跳入深海,

终有一天,会被这覆盖地球超过71%的海洋所征服!

自从入了水肺潜水这个坑,我就一发不可收拾。

虽然三十几岁才开始投身大海学习潜水这项技能,却一点儿也不算晚!

它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海底世界的大门。

从OW到AOW,再到Rescue、高氧……

三年多的时间里,我潜过了近十个国家,近百瓶气。

在留尼汪追过鲸,在诗巴丹遭遇海底风暴,

在蓝梦岛遥望mola(翻车鱼),在美娜多拍过微距天堂。

潜得多了,特别是潜水社群混得多了,

对于每一次潜水的期待,似乎再也不那么简单纯粹了。

从对辽阔的蓝色海域的向往,变成了对特定“大货”的期待,

似乎不能遇到“大货”的潜水,就不够完美!

而我的斯米兰,原本也是为了鲸鲨和Manta而来!

没想到结束这一次的斯米兰船宿之旅,

却意外而深刻地改变了我对潜水的认识,让我重新体验到了潜水本身的乐趣。

我们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所谓“大货”,甚至连水底可见度都相当“感人”。

但我,却真真切切地收获了一大群的潜友,

有不断制造“意外”“惊吓”的Trouble Maker;

有“想要换老婆”、放象拔却把自己缠住的资深潜水员;

有往返斯米兰多次只为享受船上生活的大叔;

还有在船上工作了二十年、把珊瑚和海洋生物视为生命一般的“海警”教练!

我想要的海底世界,原来无关乎遇到什么看到什么,而只关乎潜水这件事情本身,

关乎于船宿这个过程与一起陪你在海上漂了5天的这群人,

以及其间的故事,一个人的沙雕和一群人的狂欢……

“欢迎上船欢迎回家”

从普吉岛的西南海岸,迷迷糊糊地坐了整整两个小时的车,

才最终到达了位于攀牙府的Thab Lamu码头。

为了迎接我人生之中的第一次船宿,老天爷给出的晚霞几乎是完美的。

“欢迎登船,欢迎回家!”

眼前两条并排停靠在码头的船,便是我们未来5天的小家啦!

这两艘船同属于同一家船公司,出发的时候两条船也会基本同步,

万一在海上出现了突发情况,比如缺水缺油的,也可以互相帮助一把。

稍大一点的船叫Sawasdee,能容28人;

我们乘坐的这艘叫Parawa(PADI Dive Boat R-6156),能够乘坐26人 。

这是一艘钢制的大型豪华潜水船,长35米,宽7米。

共有三层甲板,一层和底层住宿船舱,二层甲板活动区,三层露天甲板。

可以一连数日在海上漂浮,时不时跃入海中如鱼般遨游,想想都觉得好兴奋啊!

在斯米兰群岛上,在微拂的海风中,

在船上听海,在深海自语,

这不就是我内心向往多年的世外桃源吗?

天色渐黑,脱鞋登船,

船的第一层甲板就是装备层,所有潜水的设备都在这里集合。

同时这一层也是船舱的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里就是临时的家了!

房间虽不大,却也干净整洁。

再上一层是餐厅,也是公共区域。

潜水的间隙,大家就可以在这里休息、喝酒、聊天……

公共区域再往里,是教练的工作室,同时也是娱乐室。

这里有免费的WIFI哦,需要海上办公的,也是基本没问题!

还有船长室,大海航行靠的舵手,就在这里啦!

三层是半开放的顶层甲板,喜欢和阳光玩游戏的,这里很好!

当然晚上也可以看着满天星星入睡,浪漫的嘞~

从顶层甲板的船头望出去,码头上仍旧灯火通明。

这人世间的熙熙攘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即将与我们无关。

——不过,这样说似乎有点天真,当我在水下看到一次又一次的潜水员风暴的时候,

我开始深深地怀疑,我真的是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吗?

准备工作都做完了之后呢,教练队长Beto便会一对一地跟所有船员面谈,

查看每个人的护照和潜水证

(据斯米兰的最新要求,必须持有潜水证的潜水员才可以上船船宿),

收取斯米兰国家公园门票费用,以及分配房间,

所有登记都结束以后,就可以去一层装备区领取自己的装备啦!


BTW,Beto真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教练队长,一板一眼非常细致,

从某种角度来说,很放心跟着他潜入海底,毕竟这也是关乎生命的问题;

另一个角度嘛,教练,你喝酒吗?你趴体吗?哈哈……

各自领取并组装自己的设备……

两串喧闹的炮竹声,伴着游船悠长的汽笛,宣告了起航。

——这是这里每艘船出海时候的习俗,期望着这一程的顺顺利利!

连一直不苟言笑的Beto都在这一刻咧开了嘴!


出——发——啦!


斯米兰群岛的天与海

启程的第一夜,整晚都在赶路。

轮船马达的轰鸣声,让不少人感受到了困扰,我也不例外。

但是,当我清晨醒来,走上甲板的那一瞬间,

面对着这美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海上日出时,

我觉得,这一趟,绝对是一场冬日里最治愈的旅行。


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向晨光,

沉醉于每一缕暖身暖心的金色光线之中,

时间,就在这里静止了……

原来经过了一晚的航行,我们已经到达了斯米兰群岛,

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斯米兰群岛的4号岛与5号岛。

一轮火红徐徐从蔚蓝中升起,往海面洒下一片金黄。

早就听说了斯米兰的海之蓝天之阔,没想到初一到埠便遇上这么美的日出,

这是斯米兰给我们的欢迎仪式,拉开了这个沙雕故事的序幕。

沙雕故事,始于以上这位老板(着脸)的教练队长Beto。

每潜之前必Briefing,每次Brief定要提及保护珊瑚、爱护海洋……的巴西人Beto。

据说他已经在泰国的这一片水域潜了将近20年了,每一处的峡湾、潜点都跟自己家一样熟悉。

有幸被分到了Beto组,顿觉安全感提升不少,没想到这才是沙雕旅程的开始。

对于第一天的潜点,我本是并未报太大的希望的。

因为大货一般都在后面的几个重要潜点,

而且第一天大多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适应,也不会潜一些高难度高深度的潜点。

没想到,老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

为什么斯米兰

泰国的斯米兰群岛(Similan islands)位于泰国攀牙府西面的安达曼海域,

由九个群岛构成,是世界十大船宿线路之一,也是泰国的最佳潜地。

由于天气的原因,每年这里只在10月到次年4月才对游客开放,

(实际开放时间不固定,会略有调整)

海水在阳光的映射下泛着碧绿色泽,

从湖蓝到宝蓝,这片海域给你一场渐变的梦;

海底绚烂的珊瑚丛被海水裹上一层温柔的滤镜,

热带小鱼成群结队,庞大温柔的鲸鲨与你共游...


这么美的斯米兰,要怎么去呢?

一般来说,普通游客是不可以自由行前往斯米兰的。

如果没有潜水证的话,可以在普吉岛或者攀牙府报名参加一日游或者多日游。

据说从2020年1月开始,普通游客不可以在斯米兰群岛上留宿了,所以现在只有一日游的选项。

可以乘坐快艇,从攀牙府登船,当日往返于斯米兰群岛的各个岛屿之间(如下图),

有几个岛还可以体验一下浮潜的乐趣。

当然,如果你持有AOW潜水证,船宿将是斯米兰群岛的最佳体验。

连续5-6天吃住都在船上,寻找最美的潜点,每天深潜3~4次。

纵身跃入深海聆听水流的故事;

扬帆远航,在蔚蓝的大海中放飞自己的梦想,

每天在最佳观景点记录日出与日落,

深夜在露天甲板喝着小酒惬意地欣赏绝美星空...


计划去斯米兰船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年的10月开岛,到来年的4月,

其中最好的季节就是12月到2月的时间,正是看鲸鲨和Manta的好季节。

选船也是一门学问,斯米兰船宿的公司还是蛮多的,经济型、舒适型和豪华型都有。

考量因素无非是以下几种:时长(3天?四天?5天?)、潜数(当然潜得越多越有机会看到好东西,但是也要考虑体力的问题)、房型(2人间?4人间?有无独立洗手间)、教练、餐食……

“欢迎上船欢迎回家”

从普吉岛的西南海岸,迷迷糊糊地坐了整整两个小时的车,

才最终到达了位于攀牙府的Thab Lamu码头。

为了迎接我人生之中的第一次船宿,老天爷给出的晚霞几乎是完美的。

“欢迎登船,欢迎回家!”

眼前两条并排停靠在码头的船,便是我们未来5天的小家啦!

这两艘船同属于同一家船公司,出发的时候两条船也会基本同步,

万一在海上出现了突发情况,比如缺水缺油的,也可以互相帮助一把。

稍大一点的船叫Sawasdee,能容28人;

我们乘坐的这艘叫Parawa(PADI Dive Boat R-6156),能够乘坐26人 。

这是一艘钢制的大型豪华潜水船,长35米,宽7米。

共有三层甲板,一层和底层住宿船舱,二层甲板活动区,三层露天甲板。

可以一连数日在海上漂浮,时不时跃入海中如鱼般遨游,想想都觉得好兴奋啊!

在斯米兰群岛上,在微拂的海风中,

在船上听海,在深海自语,

这不就是我内心向往多年的世外桃源吗?

天色渐黑,脱鞋登船,

船的第一层甲板就是装备层,所有潜水的设备都在这里集合。

同时这一层也是船舱的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里就是临时的家了!

房间虽不大,却也干净整洁。

再上一层是餐厅,也是公共区域。

潜水的间隙,大家就可以在这里休息、喝酒、聊天……

公共区域再往里,是教练的工作室,同时也是娱乐室。

这里有免费的WIFI哦,需要海上办公的,也是基本没问题!

还有船长室,大海航行靠的舵手,就在这里啦!

三层是半开放的顶层甲板,喜欢和阳光玩游戏的,这里很好!

当然晚上也可以看着满天星星入睡,浪漫的嘞~

从顶层甲板的船头望出去,码头上仍旧灯火通明。

这人世间的熙熙攘攘,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即将与我们无关。

——不过,这样说似乎有点天真,当我在水下看到一次又一次的潜水员风暴的时候,

我开始深深地怀疑,我真的是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吗?

准备工作都做完了之后呢,教练队长Beto便会一对一地跟所有船员面谈,

查看每个人的护照和潜水证

(据斯米兰的最新要求,必须持有潜水证的潜水员才可以上船船宿),

收取斯米兰国家公园门票费用,以及分配房间,

所有登记都结束以后,就可以去一层装备区领取自己的装备啦!


BTW,Beto真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教练队长,一板一眼非常细致,

从某种角度来说,很放心跟着他潜入海底,毕竟这也是关乎生命的问题;

另一个角度嘛,教练,你喝酒吗?你趴体吗?哈哈……

各自领取并组装自己的设备……

两串喧闹的炮竹声,伴着游船悠长的汽笛,宣告了起航。

——这是这里每艘船出海时候的习俗,期望着这一程的顺顺利利!

连一直不苟言笑的Beto都在这一刻咧开了嘴!


出——发——啦!


斯米兰群岛的天与海

启程的第一夜,整晚都在赶路。

轮船马达的轰鸣声,让不少人感受到了困扰,我也不例外。

但是,当我清晨醒来,走上甲板的那一瞬间,

面对着这美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海上日出时,

我觉得,这一趟,绝对是一场冬日里最治愈的旅行。


慢慢地,一步一步走向晨光,

沉醉于每一缕暖身暖心的金色光线之中,

时间,就在这里静止了……

原来经过了一晚的航行,我们已经到达了斯米兰群岛,

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斯米兰群岛的4号岛与5号岛。

一轮火红徐徐从蔚蓝中升起,往海面洒下一片金黄。

早就听说了斯米兰的海之蓝天之阔,没想到初一到埠便遇上这么美的日出,

这是斯米兰给我们的欢迎仪式,拉开了这个沙雕故事的序幕。

沙雕故事,始于以上这位老板(着脸)的教练队长Beto。

每潜之前必Briefing,每次Brief定要提及保护珊瑚、爱护海洋……的巴西人Beto。

据说他已经在泰国的这一片水域潜了将近20年了,每一处的峡湾、潜点都跟自己家一样熟悉。

有幸被分到了Beto组,顿觉安全感提升不少,没想到这才是沙雕旅程的开始。

对于第一天的潜点,我本是并未报太大的希望的。

因为大货一般都在后面的几个重要潜点,

而且第一天大多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适应,也不会潜一些高难度高深度的潜点。

没想到,老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

这个Check pe的潜点,虽然在一片空旷的沙地之上,却有许多的斑点鹞鱼。

在沙地上追逐鹞鱼的check pe,难免有扬起的沙子遮挡视线,

却一点儿也不影响这里水质的清透,也相当地有趣。

只是没想到,这一潜,会是我们整个船程看到最多鹞鱼的一次!

更加尴尬的是,终于摆脱了刚才无法下潜的阴影之后,

我在水中追逐着这些小小的鹞鱼想要拍照,相机开始提示我,内存卡错误……

索性关机重启,再关机再重启,终于,相机死机了……

在我入水的五分钟之后!

然后我看着一群群的鱼在美丽的水底遗迹雕塑中穿梭,

而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我的潜伴们在那里拍拍拍!

我是谁?我在哪里?我为什么在这里?灵魂三拷问!

还好,结束第一潜之后,重新换了内存卡相机恢复了正常,

我的潜水旅行好像也才渐渐开始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不得不说,除了第一潜的意外沙雕之外,第一天在4、5号岛的几潜都还算挺顺利的。

大概也是因为下潜的深度不算太深,所以海水的颜色在阳光下很漂亮,

是那种透亮的宝蓝色,碧波之下,色彩缤纷的鱼类穿梭于虬枝斑斓的珊瑚丛中,

那是一个安静而多姿的世界,当我们身处其中,是一种终于得以放空的享受。

我们的潜导Beto,一个无论水温有多低,永远都是一身短打下水的巴西人。

气瓶永远侧挂,双眼永远警觉。

在第一潜之后,他来找我收走了多加的那一块配重,

“你拍照的时候离珊瑚太近了,要注意!”

“哦,对了,记得不要直立踢腿,要把身体横过来,就算是沙地,也是有微生物和小珊瑚的!”

What?我也是一个非常尊重海底环境的潜水员哦,不过这样严格的潜导教练也是第一次遇到!

硕大的海参和各种鲷鱼,

作为一个称职的广东人,每一次遇到这样的海洋生物,

我总是会去脑补其在餐桌上的样子!

想来,味道也是非常鲜美的,好吧,我就是想想而已!

全程唯一一次可以脚踏实地的机会,就在斯米兰群岛的8号岛。

除了美丽的沙滩、树林之外,

位于小岛沙滩旁的标志性风帆石,也是现在斯米兰群岛的封面图案。

乘坐快艇登岛,记得带上你的拖鞋,要不然赤脚爬山的酸爽,就只能自知了!

其实8号岛的沙滩非常地美,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之下,

海水的颜色变幻出用语言和调色板都无法穷尽的颜色,从浅蓝到碧蓝再到蔚蓝。

这些年因为潜水的缘故,去过无数的海岛,

这个不知名的只能用号数来命名的小岛,却让人印象深刻。

当然,也许只是因为这里人迹罕至的关系而已……

但是想要看到更完美的风景,就必须穿过小树林,爬到标志性的风帆石之上。

斯米兰国家公园之内不允许使用无人机,所以唯一可以登高远眺的机会就在这里了!

当然,山顶上风光独好,关键还是在于海水透亮的蓝色。

从莹莹浅蓝到梦一样的深蓝颜色,斯米兰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尽收眼底。

待到夕阳西下,睡眠如镜面般平静,

我们的夜潜也要开始了!

黑暗与静谧中的深海


所谓夜潜,顾名思义,就是夜间潜水。

在一片黑暗之中潜入深海,手上的光源便是一切安全感的来源。

不过这也同样给潜水带来了很多未知的乐趣。

一般来说,夜潜不会潜得太深,建议的潜水时间也较短,

但是有很多机会会遇到天黑才出来觅食的小鱼小虾哦!

比如藏在石头里只露出两只长须的小龙虾,

藏在珊瑚里悄悄举起两只蟹钳的小螃蟹,

还有栖身在海葵间的小丑鱼,

在灯光中依然嬉戏的 狮子 鱼……

和色彩斑斓的小可爱海兔

当你长时间置身于海中时,特别是黑暗的深海之中,

可以发现人类的另一种生命形态,似乎可以触摸到生命的本源。

背着气瓶,就如同给自己安装了一个人工鱼鳃,人可以在水中停留更久;

在手电筒专注的光线圈中,望不到边际的各色珊瑚,从黑暗中掠过,又归隐于黑暗之中,

你永远不知道在下一秒出现在光线里的会是什么,那种未知撩动着好奇,也压抑了恐惧。

眼前只有一束孤独的光,在一片深蓝之中;

身体被和缓的水流环绕着,在水中完全放松,随波荡漾;

在鱼群之中踢动脚蹼,感觉身体在水中自由地全方位活动,

没有重力带来的束缚,像飞鸟掠过山巅。

在这里,你感觉不到一丝压力,就好像融化到这蔚蓝澄澈的海水中一样。

有人说,潜水是一种寻找自我的运动,在这样的黑暗与静谧之中,特别深刻。

结束这一潜,海上生起硕大的明月。

我躺在顶层的甲板,沐浴在这月光里,连拍照这件事情都忘记了。

海面平静,水面微微泛起涟漪,其实放平身体之后并不太能感受到船身的摇晃;

但月空之下,那种自由的翱翔感和海风拂面带来的温软触觉,

可以让人忘记时间和自我的存在。

夜,已深……

每天的4个潜点,都会在餐厅的小白板上清晰地标明。

这一天有整个斯米兰最标志性的潜点之一,Koh Bon,让人非常期待。

没有想到的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再也没能看见像第一天那样清澈透亮的海底世界。

清晨的海面仍有微光,只是阳光之下,海水呈一种蓝绿色而不是昨天那种透亮的碧蓝。

船上的中文教练Mono悄悄地跟我说:看起来水底能见度不高啊!

果然,大约不超过6米的水底能见度,再加上清晨阳光的未上岗;

这一潜将近30米的深度,携带着一股深入骨髓的冷,

在跃入水中的那一刹那,就让我瞬间从美梦中清醒过来!

原来,1月的东南亚,也是会有这么刺骨的寒流的。

再次对只穿短打的Beto表示景仰!

其实海水的温度与气温的关系不太大,与洋流的关系比较大。

正值月圆之时,海水潮汐更迭,冷暖流在这里激烈地对话,

所以也让我们在这片海域里,时而冰冷刺骨,时而又温暖如春。

斯米兰的潜点水下地形复杂,如同水下的高山峡谷。

像鱼儿一样穿行其中,有时候转过一个峡谷,还会遇到一股暖流,

像一个温暖的怀抱,把冻到生无可恋的人整个包裹起来,

让人恨不得像一条鱼一样,随流而行!

第二潜是整个斯米兰国家公园中最知名的潜点之一,Koh Bon,

传说中这里是最容易遇到Manta和鲸鲨的区域,

内心极其期待,不过水底的能见度再一次地打击了我!

其实,潜水这么多年,什么样的海底状况都是遇见过的,

但是,大概是因为对斯米兰的期望有点高吧,

曾经看到过的图片或是视频,全都是那些清澈见底的珊瑚水域,

或是充满惊喜的“大货”……

所以,这一次的浑浊海底,说实话,这让我有些沮丧!

还好Koh Boh果然还是有点货!

虽然没有遇上什么大东西,但是鱼群和珊瑚总是不会缺少的。

正值月圆时间,冷暖流交汇,流很大,所以小鱼也很多。

是的,流很大,也很多。

Koh Bon本来就是一个以大流而出名的潜点,这对潜水员可是一个大考验!

听说旁边的组就有一个体重比较轻的潜水员愣是在15分钟以内顶流踢到没气……

负浮力入水之后迅速下潜,

从身边呼啸而过的除了气泡,还有大量的玻璃鱼群。

关于流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啦,尤其是在斯米兰!

因为斯米兰的地形问题,所以这里的流还是相对有规律的。

基本没有危险的上升或者下降流,

无论你是小白还是大神,紧跟潜导的脚步,解决流的问题就是一潜的时间!

但是不可否认,有流就有鱼,

在斑斓的鱼群之中放流,感受与鱼群共同摇摆的节奏,30分钟的潜水时间转瞬即逝。

身处这样的环境里,就会感觉什么流啊,什么能见度啊,都是浮云。

只有在水流之中跟自己对话的自己,不断提升潜水能力的自己,

才是在水中的主角啊!

感谢遇到像海警一样的潜导Beto,

在这样的流与能见度之下,还在用绳命保护着他心爱的珊瑚与海洋生物。

严禁靠近珊瑚!注意你的脚下!

在亲眼目睹另一位潜水员在拍摄的时候被一把抓住脚踝硬拉回来之后,

他又直接将自己横在了我的相机和珊瑚中间…

视频报废了,我很伤心!

所以,我做了一个决定(不识中文的Beto应该不会看到这篇文章吧)

我要换潜导(其实,我真的是一个很随和的人)!!!

经过协商,来自英国的Mike成为了我的新潜导。

好吧,不可否认,除了比Beto诙谐幽默之外,这哥儿们至少颜值在线。

总算不用跟老板(着脸)的海警一起潜水了,希望能拍到一些好片子?

没想到,这才是我们沙雕潜旅的开始!

让我们来享受这微晕的感觉吧!


我的新潜导,来自英国的Mike,绝对是整条船上的搞笑担当。

这不,刚刚有潜友说,水下能见度太低了,没法在一堆潜水员风暴里面找到潜导,

Mike就去找来了一个女孩子用的粉色的兔子耳朵束发带戴到头上。

瞬间变身醒目的萌萌哒娇羞小美女,也是豁出去了!

当然,与船宿相伴的,除了各种欢乐之外,还有无尽惊喜,

比如这一天的午休之时,正从Koh Bon潜点前往Koh Tachai潜点的途中,

我们与一群海豚的不期而遇。

Koh Tachai是一个开放性的外海岛屿,位于整个斯米兰群岛的最北边。

外海岛屿,意味着什么都有可能,

刚才在路上遇到的这群海豚就是今天的小确幸。

然而,最想看见的还是据说曾经在这里出现过的豹纹鲨、护士鲨,还有manta……

只可惜水底能见度持续走低,

只能继续在深海中与近在咫尺的神仙鱼和玻璃鱼群嬉戏了!

其实,如果不考虑海底能见度和“大货”的话,

这个潜点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还是蛮多的。

特别是当你被一群群的小鱼包围着,环绕着,

只要你没有密集恐惧,就能体会到我说的治愈感。

仿佛在尘世间的一切烦恼,在此刻都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总算还是不虚此行,

在这能见度很低的这一潜中遇到了鹰鳐(Eagle Rye),Manta的远方亲戚。

尽管它在相片中的身影相当模糊,但总算也是我们在这一次的船宿过程中唯一遇见的“大货”!

“嘿,遇到大家伙的时候别太兴奋啊!

安安静静地站好了,它也许会过来找你的!”

上船以后的Mike有点儿不太开心,他说我拍照距离太近有点吓到鹰鳐了!

呃……视频为证,我真的离它至少还有5米……

“没事,dear,我只是提醒你一下!你是一个优秀的潜水员!”

说起来,Mike确实是一个相当贴心的潜导,虽然每次佯装生气都让我有些紧张!

经过了四潜的一天,大家也互相熟悉起来,终于可以在餐厅坐下来跟潜友们杯盏交错。

不过这一天的海浪却特别大,连酒瓶子在桌上都站不住。

每一个浪过来,都会有人夸张地呻吟,

最后终于有人受不了跑去哇哇吐起来,也不知道是因为酒精还是海浪的作用。

Mike却半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经典的:

“在海上,你怎么能风暴对抗呢,要享受哦!

当你和海水一起摇晃的时候,就算没有酒精,也一样可以得到微醺的效果!

来来来,让我们一起摇晃,再摇晃!”

然后,他举起手中的啤酒跟我碰杯,在左摇右摆中冲着我扮鬼脸。

——真是拿这个活宝没办法!

不是每潜都有惊喜,有时候遇到的可能是沙雕

新的一天天气阴,再也没有迷人日出的早晨,起床已经非常艰难了!

还是继续四潜,继续非常“COOL”的briefing,继续大流,继续低能见度。

之所谓“COOL”,请看我们BETO的那张脸,哈哈!

Richelieu的第一潜,就遇到了大流,

入水前Mike再三叮嘱,入水之后迅速下潜,保持同组的同步,

结果我们组的一个新手由于耳压平衡的问题,一直无法下潜。

Mike只好又折返回去照顾他,剩我们其他5个人留在大概8米处等他……

结果,大概几分钟之后,我们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再看表已经是15米深度了!

周围一片混沌,除了浑浊不堪的海水,3米之外都看不清。

而我们所在的地方,还可以勉强看到偶尔经过的鱼群,完全没有珊瑚,或是沙地……


幸运的是,我们5个人仍在一起!

互相比了个手势,大家决定一起上升!

(这样的能见度,这样的流,自己乱跑只能等于找死啊!)

这个时候的我颇为得意,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象拔!(请脑补一副颇有先见之明的样子)

#潜水中所说的象拔#,其实不是象拔蚌,也不是大象的鼻子,

“象拔”是俗称,它的学名叫做:延迟水面信号浮标。

其实它就是一个信号,可以让往来船只看到潜水员的定位,

也可以让在水下和Buddy失散的潜水员迅速寻找到彼此;

一般来说,因为潜导会带象拔,所以普通潜水员就不会自备,

所以当我们跟潜导失散了,一枚象拔就尤显重要。

但是,这也是我第一次用象拔啊,在水底的我把它拿出来尝试充气,

充了一半我突然发现,菜鸟的我,竟然没有给象拔配线轴……

也就是说,充气上升的象拔,接下来就会飞走,跟我们关系不大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我,停下了动作,另一个潜友不知所以,

以为是象拔出了问题,还尝试自己给象拔吹气!

我很无奈地松开了手,看半充气的象拔妖娆地飞向水面。


接下来怎么办?反正大家都有潜水表也有大量的气,

我们五个人(1个Resue,2个AOW,2个OW升级中)竟然还做了一个5米3分钟停留,

等我们一起打气泡升水之后,一艘船就在海面等着我们,

Mike用一个几近崩溃的表情,将我们接上了船。


——天啊,怎么会有一个没有线轴的象拔啊!

——你们为什么还要5米3分钟啊?这种危机情况不需要停留啊!

——你的Rescue(救援员)是怎么考的?在哪里考的?

我看出来了,Mike已经快要被气晕了。

但是,好歹我还有象拔,而且我这个飞出去的象拔给了他大概的方位指引,才让他找到了我们!

而对于我来说,我潜过了这世界上这么多的地方,却只有这里,令我印象深刻;

不是因为海底景色靓丽,其实还是因为这样的意外,

它让我深刻地记忆了潜水用具的使用方法

(后来Mike把他的线轴借给我,还详细解释了各种线轴的用法);

还让我更加了解了在海底遇到问题时镇定的重要性。


大海,原本并不可怕,

当你不遵守它的规则的时候,它才会给你一个下马威!

所以,我心心念念的Richelieu,第一潜就这样草草结束了,一张相片也没有留下!

被我各种暴击的Mike还很贴心地跟我说,还有两潜,别着急!

结果,Richalieu第二潜……噩梦复发!

这一次呢,真不能怨队友!

同样是直接下潜,然后到6米左右就遇到了杰克风暴,

虽然能见度很低我还是很“敬业”地跟拍了一下,

然后再回头,就只能看见我的两个AOW朋友了!

好吧,又把潜导跟丢的我,只能再次携队友上升了!

这一次象拔倒是打得十分顺利,很快船夫过来接人。


准备两小时,入水3分钟,

嗯,十个字完美诠释我这两潜的状态!

没想到,正准备脱装备呢,Mike突然出现在潜水平台,指着我们咬牙切齿地说:

“你们几个,穿好装备,跟我走!”

相处多日,真的没有见过性格随和的Mike这一面,估计是给气到要爆炸了!

原来,Mike把其余的组员托付给了Beto,专门回来找我们。

“Richalieu是一个很重要的潜点,无论水底情况有多糟,你们不能错过了!”他说。

结果,这一潜,果然遇到了非常美的的巨型黄鲷鱼群。

在鱼群中遨游,从来没有觉得这件事情会来得这么不容易!

当然,其实Mike也还是非常敬业地带着我们寻找潜点的各种特色。

比如说,Beto非常喜欢的鳗鱼,

听Beto组的小伙伴说,他们全程大概也就拍了十几种不同种类的鳗鱼吧……

嗯嗯,你们不喜欢吃鳗鱼吗?多美味的食物啊……

相比之下,龙虾看起来更加美味啦!

这一潜最赞的还是偶遇的乌贼,原来Richalieu还真的是有好东西,

只是潜水的时候能看到什么,本就只是随缘而已。

曾经是最被期待的潜点Richalieu Rock,就这样草草地结束了。


我一个闺蜜(也就是同组那两个AOW情侣中的一个),是美人鱼选手。

(美人鱼,是一种将蹼泳和自由潜结合在一起的项目)

穿上美人鱼的尾巴,像一条鱼一样遨游大海,

哇,想想都觉得超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米兰   鱼群   潜水员   能见度   甲板   群岛   深海   珊瑚   海水   海上   教练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