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来了都羡慕”,富美永乐入画来!

2月24日,西咸新区融媒体中心开展“家门口有了新变化”媒体行活动,中省市主流媒体记者受邀走进西咸新区永乐镇,感受街镇助力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这是记者在永乐镇采访后的真切感受。

永乐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所在地,共有17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4.3万人。211国道、高泾大道横穿东西,包茂高速、咸铜铁路纵贯南北,国家4A级旅游景区“茯茶镇”位于镇区西部,辖区内永乐工业园、美科产业园、温商产业园聚集,企业云集。
走进田村,远离城市喧嚣,绿水青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村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门前的小花园整齐划一却各有“韵味”。不远处的田垄里,被春雨滋润过后的麦苗生机勃勃。田村正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真正意义上的“美丽乡村”。

提起村子的变化,村民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多年前,田村仅有一条不到两米宽的‘疙瘩’路,坑坑洼洼,艳阳天车走过尘土飞扬,要是下雨天,则泥泞不堪,人车难行。几年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先后对道路、文化广场、农家书屋进行完善和建设,亮化、美化、硬化,村容村貌大变样。城里人来了都羡慕!”

文化广场上,孩童嬉闹,村民在健身器材一边锻炼一边拉家常。田村的文化广场是一个集健身、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场所。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近年,田村以文化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广场舞、自乐班等群众文化活动,举办春节写村联剪窗花、“千人腊八粥”、重阳节为70岁老人集体过生日等活动,让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记者了解到,田村“两委”以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以基层治理助推乡风文明,以乡风文明促进乡村振兴,以中国梦、移风易俗、二十四孝等为主题,建成长约400米,墙体彩绘面积1200平米的乡风文明一条街,凝聚乡村振兴磅礴力量。2022年,田村被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伴着春日暖阳,来到茯茶镇景区,阵阵茶香扑鼻而来,古朴错落的关中特色街区、潺潺流水环绕的青石巷道,令人在沸然的茶汤中觅得一份惬意安然,在琳琅满目的美食中感受抚慰人心的烟火气。

茯茶镇是西咸新区在原有村落改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地民居建设相对整洁的现状,在不破坏原有房屋结构、最大程度保留原有乡村风貌和乡村记忆的基础上,依托茯茶文化、丝路文化和关中民俗文化打造的集茯茶产业、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规划面积约3.5平方公里,是国家4A级景区。

茯茶镇前身是永乐镇双赵村,该村原驻村民518户,几年来通过对村民的创业指导、再就业培训和电商运营辅导,农户参与景区经营达345户,带动当地居民创业就业3000多人,双赵村人均纯收入由以前的人均4000多元到10000元以上,比项目开放前增长2倍多。

眼下,双赵村还依托茯茶镇景区打造民宿集群,以村民共同富裕为核心理念,力争不拆迁、少拆迁,调动村民激情与创造力,共建茯茶镇—双赵村振兴项目,打造茯茶镇美丽村庄示范片区经典范例。

此外,近几年,永乐镇还投入60万元在磨子桥村新建百年新业代加工床单、被罩项目,吸收安置劳动力12人;实施产业富民工程,南吴村大力发展葡萄、吊冬瓜、鲜食玉米、设施西瓜为主导的四大产业,2022年种植面积168亩;以股份经济合作社为依托,永丰村自建2600平方米厂房对外出租,以入股分红形式增加群众收入。协助永乐社区立项省级文明社区,完成1个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社区)、8个新区级文明村复审工作。年度选树43名镇级道德模范,其中含省级道德模范1人、西安好人1人、新区级文明家庭4户。

近年来,永乐镇围绕“党建领镇、工业强镇、文旅兴镇、商贸活镇、生态美镇、平安建镇”的总体思路,聚焦“西安眼光、新区标准、永乐特色”,突出工作重点,打造工作亮点。除乡村振兴结出累累硕果,西北安全应急产业园、隆基光伏生产基地、创维智能家居生产基地等一大批省市重点项目也落地镇上,带动镇村商贸发展和群众就业,美丽乡村建设、重点项目推进、文旅融合发展、社会治理等成效显著。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于忠虎 吕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永乐   关中   陕西省   西安   城里人   景区   村民   乡村   羡慕   群众   记者   产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