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钱也做不起来,长城亲儿子“魏牌”为何如此拉跨?

今年1月,长城汽车发布了2022年全年销售数据。

集团总销量106.75万台,同比下降16.66%。

具体来看,旗下除“坦克”系列实现正增长外,其余子品牌均下滑严重

其中最为拉跨的,肯定要数连续几年销量垫底的高端品牌“魏牌”了,全年仅售出3.64万辆新车,同比下滑高达37.66%,堪称集团之最。

那么,作为长城投资数亿打造的高端SUV品牌,魏牌为何会落得这般田地?

本期节目,就一起来探寻“长城魏牌”的兴衰之谜。

01 高端破局

讨论“魏牌”没落之前,咱们要先了解它成立的背景。

自21世纪以来,中国的汽车市场增速极快,早在2009年,就以300多万辆的优势,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但中国汽车市场的利润,却长期被外资占领,即使自主品牌产销不断攀升,战略布局和产品研发实力稳步上升,却依然无法产生足够的利润。

另一方面,品牌是衡量企业价值的重要砝码。

自主品牌严格意义上讲,长期没有形成真正的品牌内涵,充其量只是一些品牌标志,甚至这些标志留给大部分人的印象,还停留在廉价、粗糙、山寨、不稳定的片面认知上。

想要摆脱“性价比”竞争策略,形成品牌内涵,高端之路必不可少。

巧合的是,在车市繁荣的2016年,自主淘汰合资的速度初见成效。

法系的雪铁龙和标志率先退居三线,韩系的现代和起亚危机四伏。

而自主品牌这边,崛起势头锐不可当,长安和长城凭借旗下爆款SUV年销量双双破百万,吉利也依靠号称“国产最美”的博越、博瑞等车系进入国产第一梯队。

这样的背景下,给了自主品牌冲击高端的绝佳机会。

回头来细看当时的长城,旗下的哈弗H6凭借SUV的销量神话,公信力和影响力大大提升,拥有了庞大的用户储备和制造经验,已具备冲击高端的先天条件。

但由于哈弗H8、H9两款高端车型探路的失败,让长城意识到,冲击高端必须从零开始。

也就是从品牌定位、产品规划、渠道建设再到营销战略等,都需要按照一个新的体系化管理模式来运作。

于是,在2017年4月,以长城掌门人魏建军姓氏命名的高端品牌“WEY(早期中文名:魏派)”带着首款车型“VV7”正式亮相。

挖过来的宝马设计师,让VV7有了惊艳的外观,内饰整体营造的豪华气息更是不输BBA。

车主总体口碑也还不错,批评声主要是反映油耗高,变速箱顿挫等。

但瑕不掩瑜,上市不到一年的时间,VV7就实现了单月销量破万。

对于一款起步价约17万的国产SUV来说,这个销售成绩已经非常不错。

年轻的魏派,一切皆有可能。

02 高开低走

可惜高光时刻并没有持续多久,在2018年总销量短暂达到约14万辆的巅峰后,魏派的颓势便开始显现,到了2020年,总销量几乎腰斩,仅剩约7.85万辆。

至于原因,既有外界影响,也有内部失策。

外因很简单,主要来自竞争对手的压迫。

吉利旗下的高端品牌“领克”,在2018年密集发布新车,涵盖SUV和轿车,产品线更加丰富,加之有沃尔沃资源的加持,迅速分流了魏派的销量。

另外,2020前后,合资品牌推出SUV的频率明显增加,部分车型的价格也不断下探,或多或少对自主品牌有些影响。

内因方面,则要复杂的多。

首先是产品力,自主高端品牌中,领克有沃尔沃背书,红旗有豪华品牌的底蕴和情怀,魏派则缺乏一个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卖点。

特别是部分车型如VV7,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当初仅一个高油耗,就在网上引发了很大的负面舆论。

而在后续车型中,从VV7到VV6再到VV5,三款车型之间没有明显的竞争间隔,内耗十分严重,甚至部分车型的价格,和哈弗品牌也存在竞争关系。

以VV5为例,从2019款开始,价格就下探到了12.58万起,和哈弗H6差不多,抛开产品力不说,这个价格并不符合其豪华品牌的定位,会严重影响品牌向上的战略。

另外更致命的是,魏派销量遇阻的情况下,自身在战略上也产生了动摇。

典型标志,就是将“坦克”系列车型从魏派中独立出来。

坦克300自2020年底上市后,凭借出色的产品素质和硬派越野的定位,让他在一众城市SUV中独树一帜。首月就拿下了6018辆的好成绩,并一度带动魏派整体销量的回升。

更为重要的是,坦克系列产品与魏派上市之初的高端硬朗形象一脉相承,也有利于提升品附加值和增添话题度。

但将坦克独立,失去了上述优势的同时,也分散了魏派有限的研发和营销资源,错失了救赎的机会。

试想一下,如果现在坦克还在魏派产品阵营中,局面是不是会明朗得多,至少在品牌销量上,不会被调侃成垫底的存在。

03咖啡救场

或许是“VV+数字”系列的车型难以挽救魏派的困境,在2021年,长城彻底否定了魏派早期的战略,陆续停产了所有“VV+数字”车型,开始了新一轮的产品规划。

这一番改革可谓是大刀阔斧,魏派改名成了魏牌,宣发上不再强调豪华,取而代之的是高端。

品牌定位也随之改变,开始走混动路线,目标是要做“新一代智能汽车”,把竞争对手瞄准蔚来、理想等新势力企业,要以传统厂商的底蕴、智能化的技术去叫板这些新一代汽车品牌。

而在具体的车型上,是将“VV+数字”系列替换为摩卡、玛奇朵与拿铁三款以咖啡名字命名的全新车型。

除了首款车型“摩卡”是燃油车外,其余均采用长城自研的柠檬混动DHT技术。

新的产品战略不能说是错的,但就这两年的结果来看,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其最令人诟病的,便是以咖啡名字给车型命名。

以往的“VV+数字”系列,能够很直观的从数字大小上来分清车型的档次,毕竟,谁都认识字母和数字,但不是谁都能分清咖啡品种的。

面对魏牌,一定会有不少消费者产生这样的困惑:摩卡、拿铁、玛奇朵这三款车究竟谁的定位最高?谁的定位最低?和VV7、VV6、VV5有何联系?

而往深层次说,咖啡系列的命名加上设计,也让产品形象出了点问题。

过去的魏牌,产品设计风格偏硬朗,而新的命名和设计,和之前的风格背道而驰,比较迎合年轻或者说是“小资”群体,但魏派这个品牌又不够吸引年轻群体的关注。

这样一来,不仅抛弃了原本最大的购车群体,也让品牌定位变得更加模糊。

此外,转型后的魏牌,同样存在定价不合理的问题。

三款“咖啡”车型定价稍显混乱,一方面是部分车型价格非常相近,也均是紧凑型与中型SUV,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产品博弈与价格博弈。

另一方面,部分车型价格过高,以拳头产品摩卡和拿铁的PHEV车型为例,主流配置的定价在二十五万左右,这个价格可选的竞品太多。

燃油车方面,主流合资SUV基本是这个价位,而在混动领域,比亚迪的DMI技术深入人心,性价比更高,很难抢走目标客户。

说到混动,其实长城的柠檬混动DHT并不差,相反还是个很拿得出手的技术,只是在比亚迪一路高歌猛进的态势下,显得没什么存在感。

正是上述几个弱点,让重新定位的魏牌销量迟迟没有起色。

而在可预见的未来,魏牌似乎也没有什么新的王牌技术能够拿出来翻身。

品牌转型后的两大卖点,即柠檬混动DHT和咖啡智能,都已规划并搭载于哈弗及欧拉等品牌上。

困境之下,一个设计上缺乏亮点,产品力难以形成差异的魏牌,仅靠董事长的姓氏,又有几人愿意买单?

但好消息是,今年1月,长城挖来了原领克汽车销售公司副总“陈思英”来负责魏牌和坦克品牌的营销工作。

陈思英扎根汽车行业20多年,曾先后在上汽、北汽、吉利担任销售要职,对运作高端自主品牌颇有心得,有助于带领魏牌走出泥潭。

04集团危机

抛开魏牌,整个长城汽车集团销量下滑的危机也显而易见。

想要扭转局面,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实长城自身已经有了一些动作。

前面提到的各大独立品牌体系混乱,长城已在去年年底进行了调整,将魏派和坦克、欧拉和沙龙(新品牌)全面整合,形成两个双品牌。

而哈弗和长城皮卡两大品牌,在未来将会继续保持独立运作。

调整完成后,长城汽车原本6大品牌,将会被收缩为两个双品牌、以及哈弗、长城皮卡所组成的新体系。

当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样还远远不够,长城更要在产品定价、定位、核心优势,以及产品力与技术力方面做调整,打造核心竞争力。

首先,过去的长城是靠性价比起家,现在要么想办法降低成本重新做好性价比市场,要么就在技术和研发上下功夫,在中高端市场拿出契合市场的优质爆款汽车产品,类似比亚迪仰望U8,用黑科技去提升品牌。

其次长城放弃轿车市场差不多10年了,在当下,这等于是一条腿走路,会越走越局限,重启轿车市场,或许是长城可以考虑的方向。

再者是让消费者诟病的车型名称,该改一改了,这个问题几乎整个长城的品牌都存在,偶尔有个类似“大狗”这样特殊的名称还有新意,但滥用就不合适了。

汽车毕竟是有点社交属性存在的,初恋、神兽、赤兔、酷狗这些名字,说出去多少感觉怪怪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作为主流车企,长城的新能源车型偏少,应当顺应市场环境,推出更多的新能源车型。

好在据网传消息,长城计划在2023年推出超10款新能源产品,涵盖魏牌、哈弗、欧拉等品牌。

如果这些产品足够给力,2023年的长城,或许还有销量翻盘的机会。

参考资料:

《长城汽车兵败“WEY”品牌,魏建军需要反思》华生/2022-4

《销量暴跌,中国汽车巨头最惨的一家:长城出了什么问题?》王新喜/2023-02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长城   销量   坦克   车型   自主   咖啡   数字   品牌   价格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