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毽球“巅峰对决” 明天在增城一“毽”启动

全国赛中的精彩瞬间 图/视觉中国

毽球发展史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民间运动的生命力和创作力

巅峰对决,一“毽”启动!2023年2月25日至2月26日,2022年中国毽球公开赛暨广东省毽球精英赛将于广州增城区增城体育馆举行。如今,毽球这项运动正日益走进大众的生活,而回顾毽球的发展之路,它和我国的历史与传统文化也大有渊源……

毽球的威水历史

进过李白的诗,也亮相过奥运会

毽球的前身,是相传由黄帝所创的蹴鞠。最早的蹴鞠,和军事训练有关,后来演化出表演型的蹴鞠,就此成为毽球的前身。

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真正作为运动的毽球起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据唐《续高僧传》记载:在南北朝北魏时期,佛陀到洛阳去,在路上遇到了12岁的慧光,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连续踢了500次,观众赞叹不已。佛陀认为此人在踢毽上能有所长,很适合钻研佛法,遂收他为徒。后来,慧光法师果然成了禅学名僧。

李白名诗《古风》中的名句“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就描写了专业艺人进入皇宫表演蹴鞠的情形。而当时,“寒食蹴鞠”也已是民间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

到了宋代,根据南宋词人周密在《武林旧事》的记载,毽球已经在36个小营生之中了。当时,南宋都城临安专门经营毽子的店铺就达数十家。南宋时期,岳飞的“岳家军”也有关于踢毽子的记载,“用箭之翎,配以金石之质,抛足而戏,以释军闷”。

明清年间,毽球在民间变得更为普及。明朝刘侗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了关于毽球的民间谚语:“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

至清末,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清人李调元在他的《童山集》中这样描绘毽球:“戏名抛足让京师,五代皆能代足为,风俗帝京谣尚记,毽儿飞处柳儿垂。”字里行间记录了京城毽球艺人高超的技法。清代著名的《北京竹枝词》中这样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撵花日夕未曾归”——此处的“撵花”,指代的就是踢毽球。

乾隆年间还出过专门记载当时踢毽子技艺的《帝京岁时记胜》。当时的专业踢毽人,可谓绝技高超,他们不论是头、额、嘴、鼻、肩、背、腹、胸等,均可代替双足踢毽,有的人可使毽“终日绕身不坠”,或边穿衣边踢毽,或边饮食边踢毽。

1936年,上海女运动员翟连源在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上向全球观众表演了踢毽球的绝活,当时她连踢了二三十种花样,毽球也因此被誉为“神奇得令人难以置信的高超技艺”。

新中国成立之后,毽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发展。中国毽球有记载的第一次比赛,是广州市体委在1956年举办的。1963年,毽球和跳绳等活动一起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1984年,毽球被国家体委列为正式开展的体育比赛。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期间,在奥运羽毛球场馆还专门举行了踢毽球的表演。毽球也从个体运动进一步发展为了一项群体活动,还引入了类似排球赛的规则,并不断加以完善。

毽球的中华文脉

动静起伏,阴阳相契

毽球讲究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这与“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的中华传统文化理论相契合。

需要连续踢的基本技术动作:盘(脚内侧踢)、磕(膝盖踢)、绷(脚面踢)、拐(脚外侧踢),称之为“动”;

停毽的技术动作:落毽(脚外侧停毽)、里接(脚内侧停毽)、透腿(足内侧停毽接体后侧抛毽成足内侧停毽)、抱印(体前足底停毽接上举腿)、旱地拔葱(上举腿下蹲起)等,谓之“静”。

毽球套路中的停毽和踢毽交错进行,动与静的结合,是踢毽球的特点,也在身体练习中演绎着中国人对宇宙生命的理解,这种“动静起伏、点线飞动”别有意味。

毽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多个方面体现了阴阳相反相生的关系。从毽子的外观结构上看,毽羽在上属阳,毽托在下属阴,毽托受力则加速,而毽羽则受空气阻力减速,其作用为一阴一阳。同时,在踢毽过程中,毽子上下翻飞、动静结合、阴阳互易。毽子的“拧、倾、曲、圆”是一种内收的技术,而“磕、绷、拐、跳”等动作则具有向外的趋势,毽子在各种套路的组合中,刚柔相济、阴阳互补。另外,和其他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一样,踢毽子也注重内修,注重自身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养生的目的。

此外,毽球由“盘踢”“磕踢”“拐踢”“蹦踢”“里接”“外落”等基本动作发展为成百上千种花样踢法和套路,并形成了多个以地域划分的踢毽流派,也反映了不同的地理、历史和人文特色。

毽球运动兼具观赏性、娱乐性,而且经济、安全、健康,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上佳载体。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亮晨

编辑:邬嘉宏

来源:金羊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25

标签:增城   毽子   太极   南宋   中华   传统文化   中国   阴阳   动静   民间   明天   动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