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旗下支付机构被央行处罚!掌舵人退出

小米旗下这家支付机构又被央行处罚,会对小米支付业务造成影响吗?


撰文 | 徐不醒
监制
| 张浩东

出品 | 支付百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以“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处罚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付睿通”)21万元,时任捷付睿通的合规负责人乔冠淞因相同违规行为被罚款1.1万元。

01


再上处罚名单


捷付睿通是一家成立于2011年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主要从事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业务,在2016年被小米集团并购以补充在金融业务上的不足。

这两年,捷付睿通已经连续两次被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处罚,2022年6月23日后者发布了一份公开处罚名单,十几家银行违规被罚,捷付睿因违反四项规定被罚12万元,捷付睿通合规负责人也被指出严重失职。

在被央行处罚之前,捷付睿通还曾陷入与前股东的纠纷案中。据「支付百科」了解,2016年时段捷付睿通一直持续处于亏损阶段,由于自2016年6月其就未向前股东盛银和睿提供详细资料说明亏损原因,并且对盛银和睿召开的股东会、董事会不予理睬,所以被前股东盛银和睿以侵犯股东知情权为由在2018年起诉。

到2019年,捷付睿通因违反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和《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被央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处以警告,同时包括其在内的8家机构被要求全国范围内暂停接入新商户。

02


小米支付怎么了?


接连几次警告、处罚都是小米集团并购捷付睿通后发生,外界也特别关注小米对待支付的态度。

小米曾表明并购捷付睿通是为了围绕小米互联网应用场景进行支付业务战略布局,而后者也是小米生态体系比较重要的参与者,在2021年支付牌照第二次续展后,捷付睿通推出了互联网、手机终端、POS机等多种支付形式,并且主要经营小米钱包更名后的钱包APP,其使用场景主要包括移动支付、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等。

捷付睿通为小米创造的价值虽然影响不到整个矩阵的发展,但作为一个持牌支付机构,对小米生态系统依旧有重要战略意义。

除此之外,小米集团矩阵内还有天星数科科技有限公司(原“小米金融”)同样涉足第三方支付、金融科技等领域,但当前市场对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监管加重,小米矩阵内也在发生一系列的整改调整。

据天星数科工商变更信息显示,小米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洪锋退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以及董事、经理职位,由小米副总裁兼CFO林世伟接任,在此之前,天星数科曾否定裁员信息,称其内部业务线以及团队没有缩减。

其旗下小贷公司运营主体更名并变更运营范围,还转让了一张商业保理牌照,同时天星数科的贷款业务也由小米消费金融公司接手。

不过系列整改后更显捷付睿通被央行处罚事件的突兀,毕竟近年来央行已经注销了78张支付牌照,捷付睿通屡次被央行点名警告和处罚,而小米要想保住这块支付牌照,应该对其内部管理实施更严格地把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央行   小米   中国人民银行   呼和浩特   掌舵人   机构   矩阵   牌照   支行   股东   旗下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