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兄弟一个爱喝粥,一个爱吃饭,上幼儿园体检数据差别大

文|菁妈

01

双胞胎晨晨和浩浩是一个同卵双胞胎,两个人出生的时候长得非常的像,一个4.8斤,一个4.9斤,身高都是49厘米。

也就是相差一两,其他各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妈妈在孩子6个月之前是母乳加奶粉混合喂养,慢慢的到了孩子吃辅食的时候刚开始是吃米糊,慢慢的开始给孩子吃一些稀饭。

到了孩子10个月左右慢慢的给孩子吃一些饭,却发现哥哥晨晨不喜欢吃饭,每天只喜欢喝粥,一吃饭他就吐出来。

弟弟浩浩却非常的喜欢吃饭,于是慢慢的两兄弟就饮食就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哥哥晨晨每天都是喝粥,弟弟浩浩每天都是吃饭。

哥哥晨晨因为是喝粥,所以每天吃的菜会比较少,喝的奶也会比较少,因为粥里面有大量的水分,他已经喝得很饱了。

弟弟浩浩每天吃饭吃菜要比哥哥多一些,喝奶也要比哥哥多一百到两百毫升!

妈妈就觉得孩子爱吃什么就给他吃什么,也没有太大的讲究。

02

但是到了两兄弟三岁上幼儿园做体检的时候,却发现两兄弟的数据差别有点大

哥哥出生的时候体重只比弟弟轻一两,而且身高是一样的,但是到了幼儿园,两兄弟的身高居然差7厘米,体重也差了5斤

哥哥晨晨身高90厘米,而弟弟浩浩身高97厘米,哥哥晨晨体重23斤,弟弟浩浩体重28斤。

而且孩子的血常规检查出来发现哥哥晨晨也有贫血的情况,血色素只有100g/L,而弟弟的血色素达到了130g/L,是属于正常的标准。

医生说哥哥晨晨身高体重都要差一点,都达不到中等的水平,弟弟的发育就要好很多,都是属于中等水平,就提醒妈妈一定要注意晨晨的营养!

还建议妈妈去给晨晨挂一个营养科,而去找了营养师之后,营养科医生就让妈妈把兄弟俩半个月内的食谱写下来。

03

后来发现原来两兄弟差别的只是哥哥喜欢吃粥,弟弟喜欢吃饭

正因为哥哥喜欢吃粥,所以日常的饭菜吃的就比较少一些,而且奶量也会更少。

而弟弟喜欢吃饭,饭菜要吃得多一些,奶也要喝的多一些。

营养科医生就跟妈妈说,孩子到了4个月左右就尽量让孩子少喝粥了,因为粥里面水分太多,是属于一种空营养的食物。

营养密度比较低,给孩子吃了孩子就相当于喝了大量的水,就会导致孩子其他营养的摄入减少,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平时要注重每周给孩子吃两次的动物肝脏,特别是哥哥已经是出现贫血的情况了,更加要吃些肉类和肝脏类。

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因为缺铁导致的智商低下,反应力下降。

而妈妈听到营养师这么说才想起,好像是哥哥读书的时候记忆要比弟弟差一些,反应能力也要比弟弟要差一些。

当时她还以为是哥哥在出生的时候虽然早出来,但是体重少了一两。

营养科医生笑着说,其实孩子出生的时候体重少一两,没有太大的区别,最主要是孩子出生后辅食吃得不对!

所以孩子的辅食很关键。

几种假营养的空壳食物,少给孩子吃,不利于孩子大脑发育

第1种:白粥

白粥只有少量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水分,给孩子吃了会占孩子的肚子,反而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第2种:骨头汤

骨头汤似乎看着很有营养,但是骨头汤里面大部分的都是脂肪

里面有营养的成分是很少的,也不含有钙,蛋白质等有助于孩子长高的成分。

第3种:各种鸡汤肉汤

鸡汤,肉汤主要也是脂肪,里面也是水分,不要给孩子喝太多。

孩子在三岁之前饮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如果家长加错了孩子的辅食,会影响孩子的身高体重增长,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商。

那孩子的辅食怎么加才能不踩坑呢?

推荐家长们购买一本《辅食每周吃什么》。

辅食每周吃什么 ¥49 购买


这本辅食书从孩子6个月到3岁,每一周每一餐怎么吃,吃多少,怎么去制作都写的清清楚。

而且这本书的作者很权威专业,他是某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也是一个儿童营养师。拥有非常强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坐诊经验,写出来的这本辅食书实用性很强。

里面就会总结了辅食添加路上,家长容易踩入的误区,辅食添加的原则以及辅食添加过程中不适应要怎么做。

避免家长在孩子辅食添加路上走误区,避免影响孩子的身高体重增长,避免影响孩子的智商。

每一道辅食也都有很详细的制作步骤,不仅有图文教程也有视频教程,家长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就可以,就算是厨房小白妈妈也能给宝宝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辅食,让宝宝吃得香更聪明。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血色素   双胞胎   水分   幼儿园   体重   差别   身高   弟弟   哥哥   家长   营养   兄弟   妈妈   孩子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