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野鸭湖“候鸟食堂”首次出现大批绿头鸭

又是一年候鸟迁徙季。近日,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食源地迎来大批绿头鸭,还有少量针尾鸭和斑嘴鸭在一起取食。这是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食源地首次监测到大批绿头鸭。

绿头鸭属游禽,大型鸭类,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 或成群活动于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不善潜水。“冬季气温骤降,大部分湖面结冰,导致绿头鸭无法觅食。但是我们的鸟类食源地能为它们提供食物来源。”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每到迁徙季,延庆都会吸引大量候鸟来为长途迁徙补充能量。为保护候鸟安全越冬,完善食物链结构,维护区域生态平衡,2020年起,延庆区自然保护管理处开始在野鸭湖湿地内试验种植玉米、大豆等专门供鸟类、兽类等动物取食的农作物。同时,减少人工干预,最大程度保留农田的自然状态。这片农作物田也因此被命名为“食源地”,成为野鸭湖专门为越冬候鸟打造的“食堂”。

从2020年至今,鸟粮田已经连续种了三年,规模从最初约310亩扩大到了现在的516亩,种植食源植物共6种,包括玉米、高粱、黄豆、谷子、向日葵、油葵,呈多块分布在湖区周围。经监测发现,自从2020年保护区种植鸟类“食源地”以来,每年冬季来野鸭湖越冬的鸟类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越冬迁徙高峰期单日监测各种鸟类数量更是达上万只,充足的食物为野生鸟类越冬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往年食源地监测到灰鹤、豆雁最多,今年由于鸟类食源地食物丰富,不仅有大群的灰鹤和豆雁栖息于此,还吸引了附近水域的大批绿头鸭前来觅食。

今年2月初,延庆野鸭湖湿地成功入选新一批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也是全市第一个国际重要湿地。作为特大型城市中稀缺的自然资源,野鸭湖湿地发挥着涵养水源、调蓄雨洪、降解污染等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水文功能、生态作用及保护价值,对于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首都生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意义。下一步,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将不断提升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管理能力,同时继续加大野鸭湖国际重要湿地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珍爱湿地的良好氛围,以高水平保护修复助推延庆区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刘嘉豪)

(千龙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延庆   野鸭   候鸟   灰鹤   源地   鸟类   湿地   自然保护   管理处   北京   食堂   生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