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就可能要命!孩子高烧不退,这个方法有效但真不建议用

孩子一发烧,没有几个家长能是淡定的,尤其是遇到娃半夜突然发烧,或者连续几天高烧不退。

这时候家长心里没底,脑子一乱,就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决定。

2020年年底,山西朔州应县一名1岁多的孩子因发热、喉咙嘶哑,到应县某医院就诊,接受了打针、雾化、注射等治疗。

家人原本以为这些治疗手段都用了,孩子很快就能退烧,谁知道,孩子最后却没能回家,短暂的生命就此定格。

后来有关机构介入,发现在孩子的医药费用清单里,赫然出现了注射用赖氨匹林、炎琥宁注射液等儿童禁用、慎用药物!

面对这样的新闻,竟不知道是先震惊主治医生用药之大胆,还是先怀疑某些医生的专业水准。发烧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为了压下体温计上的数字,什么招式都敢用。

其实不管是打退烧针还是注射,对孩子来说都很危险。可还有很多家长把打退烧针当成常规操作。

对于退烧针,总结起来就一句话,退烧针有4种,但都不合适给孩子用!

第一种 赖氨匹林

赖氨匹林就是上面新闻里提到的药物,它又称“隐身的阿司匹林”。用它给孩子退烧,会导致瑞氏综合征,引起抽搐、呕吐、昏迷、甚至直接死亡。

瑞氏综合征虽然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就是生命的悲剧,哪个家庭都承受不起。因此,不论别人再鼓吹赖氨匹林,都不要侥幸给孩子用。

第二种 氨基比林

氨基比林系列的代表药物就是耳熟的安痛定(又叫“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和安乃近。

氨基比林被证实可以导致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是身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大的抵抗力离不开白细胞。

而白细胞减少,就意味着抵抗力的防线崩塌,一个简单的感冒发烧都可能让宝宝元气大伤。

有记载显示,从1931年到1934年,美国一个国家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就有1981人!

1938年美国决定把氨基比林从合法目录中取消,1940年以后这种病人迅速减少。

除了白细胞减少症,氨基比林还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严重时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虽然在1982年我国卫生部就公布淘汰氨基比林针剂,但目前还有些乡镇医院在使用它的复方制剂,而且在一些复合感冒药中还有氨基比林成分。

因此家长给孩子用药要注意看成分,如果成分表里含有“氨基比林”就不要给孩子用。

第三种 地塞米松

可能好多家长都不知道,地塞米松是一种激素。滥用激素的后果很严重,比如诱发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抑制儿童生长等。

虽然地塞米松可以通过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来达到快速退烧的目的。

但地塞米松不是退热药,对病原微生物没有抑制作用,滥用地塞米松会掩盖真实的病情,而且会使孩子的神经中枢敏感性下降,使孩子自身的免疫系统发挥不了作用。

就像啃噬堤岸的蚂蚁一般,地塞米松长期应用,会让孩子的免疫防线濒临崩溃,有个风吹草动孩子可能就是大病一场。

第四种 柴胡注射液等

柴胡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不要随便给孩子用。因为很多中药注射液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问题,比如:

缺乏科学的实验和数据支撑,没有经过药理学、毒理学以及临床应用的评价和安全性研究;

成分复杂,成分越多,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能性就越大;

不同于口服中药,中药注射液不会经过消化系统和代谢系统的过滤,而是直接进入血液中,发生问题的风险更大。

虽然国家药监局依次将不少中药注射液列入了儿童禁用,比如柴胡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但不乏有某些“大胆”的医生充耳不闻,依旧我行我素。

可孩子的健康马虎不得,面对中药注射剂,还是谨慎为好。

中药注射剂

功效

儿童用药说明

痰热清注射液

清热、化痰、解毒

2岁以下婴幼儿禁用

喜炎平注射液

清热解毒、止咳止痢

1岁以下婴幼儿禁用

热毒宁注射液

清热、疏风、解毒

3岁以下儿童禁用

双黄连注射液

清热解毒、清宣风热

4岁以下儿童禁用,4岁以上儿童慎用

清开灵注射液

清热解毒、化痰通络、提神开窍

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柴胡注射液

清热解表、常用于退烧

儿童禁用

穿琥宁/炎琥宁注射液

解热、消炎

儿童禁用

鱼腥草注射液

清热、解毒、利湿

儿童禁用

鱼金注射液

清热、解毒

儿童禁用

复方蒲公英注射液

清热、解毒

儿童禁用

莲必治注射液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

儿童慎用

醒脑静注射液

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

不建议儿童使用

肿节风注射液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新生儿、婴幼儿禁

4岁以上儿童慎用

近年来药监局公布的儿童禁用或慎用的解热中药注射液

说到底,打退烧针风险太大,口服喂药才是治疗孩子发烧的第一选择。

能给宝宝吃的退烧药,只有这两种

不管是国内还是世界性的指南,都公认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 3 个月以上的孩子)或布洛芬(适用于 6 个月以上的孩子)才是对孩子最安全的退热方式。

但如果孩子一发烧你就心慌,怕自己耽误事,那你可能要明确知道孩子发烧需要就医的情况:

1. 3个月内的宝宝发烧;

2. 持续或反复发烧超过72小时,发热有加重的趋势;

3. 孩子精神状态差;发烧的宝宝不爱玩或反应迟钝,特别烦躁或一直昏睡,吃饭喝水不正常;

4.孩子消化排泄异常:出现反复呕吐、尤其是喷射性呕吐的情况;出现尿量减少,甚至发生抽搐;

5.孩子皮肤外观异常:发烧时出现皮疹;

6.有慢性疾病病史:孩子曾有过热性惊厥病史、有心脏病、血液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疾病。

总而言之,不能病急乱投医。不能听信什么“神医”和“偏方”,平时家长也应该多看靠谱的科普文章,积累基本的养育知识,也许关键时刻就能让孩子免于遭受危险。

毕竟孩子太小,他们把捍卫健康的权利交到我们手上,就是一份责任沉甸甸的责任,马虎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应县   孩子   柴胡   白细胞   清热解毒   注射液   氨基   中药   家长   儿童   建议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