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阿敏为何会被抢夺汗位的各派拉拢,成为香饽饽

爱新觉罗·阿敏(1586年—1640年),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弟舒尔哈齐的次子,后金政权“四大贝勒”中的二贝勒,后因获罪被皇太极囚禁致死。

生不逢时 初逢政变

阿敏的父亲舒尔哈齐曾经参与后金创立,其地位仅次于努尔哈赤,为后金政权的第二号人物。只不过舒尔哈齐的势力要小于努尔哈赤,在分配资源与利益方面处于弱势,这引起了舒尔哈齐的不满。这种不满导致舒尔哈齐有“另立门户”的倾向,结果被努尔哈赤提早动手,舒尔哈齐被囚禁致死,其势力被努尔哈赤清洗并兼并。至此,努尔哈赤余怒未消,仍打算将他的次子阿敏处死,只是在皇太极等人的极力求情下,阿敏才逃过一劫,免于一死,不过他的一半家产被没收,养于努尔哈赤处

随军征战 屡立战功

万历四十一年(1613),随努尔哈赤征乌拉部,布占泰以三万人来战,诸将欲战,努尔哈赤止之。阿敏与贝勒代善等议决进,阿敏曰:“布占泰已出,舍而不战,将奈何?”,努尔哈赤从之,克其城,遂灭乌拉部。此战阿敏率先奋击,直冲敌营,大破乌拉兵。努尔哈赤大军随后攻占乌拉部大城,斩杀乌拉兵一万人,乌拉所属城邑皆来归附,布占泰只身逃往叶赫部,乌拉部就此灭亡,此战使阿敏重获努尔哈赤的信任。

因功受勋 跻身四大贝勒

万历四十三年(1615),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时,努尔哈赤又将舒尔哈齐的旧部编成一旗,由阿敏担任旗主,时为镶蓝旗旗主。后金天命元年(1616),又受封和硕贝勒,与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代善、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共执国政,按年龄排行称二贝勒。

随后的时间里,阿敏屡立战功,在后金政权里面的地位与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并列。另外由于努尔哈赤选继承人失败,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被努尔哈赤授予“共执国政”的权力,也就是后金政权的日常事务交由这四人处理。

共执国政 图谋发展

共执国政”对阿敏有莫大的好处。因为努尔哈赤晚年诸子为争夺汗位,展开了极为激烈的政治斗争。作为努尔哈赤侄子的阿敏是没有继承资格的,而又因为阿敏是“四大贝勒”之一,政治资本大,因而阿敏本身不会对任何人构成威胁,成为所有势力愿意花大力拉拢的对象。只要阿敏不傻,就是干坐着,就会有人主动过来拉拢。期初,代善、皇太极、莽古尔泰都有意拉拢阿敏。

爱新觉罗·阿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居功自傲 争夺汗位

天命十一年(1626年)农历八月末,努尔哈赤病逝。此时,势力较大有条件参加汗位争夺的有三个人:排在第一位的是代善,因为代善是努尔哈赤第一个大福晋佟佳氏之子,长年统兵作战,军功累累,虽曾被汗父严责革除太子之位,但仍位列四大贝勒之首,辖有正红、镶红二旗,实力强大,而且辅佐父亲治国理政,另外代善还有五个能征惯战的儿子和亲侄子。

代善之子岳讬、硕讬、萨哈廉、瓦克达,皆是英勇善战的猛将,很早就披挂甲胄,带领士卒,冲锋陷阵,屡败敌兵。岳讬、萨哈廉更是能文能武,聪明过人,善于从大局出发来处理军政大事,都是不得多得的人才。褚英被斩以后,他的儿子杜度一直跟随叔叔代善,唯其马首是瞻。杜度本人更是转战四方,屡建军功,掌管镶白旗。代善、岳托、硕讬、萨哈廉、杜度还是代表后金国对外交涉的“十固山执政贝勒”成员。掐指算来,代善的实力最为强大,最有可能争取到汗位,因为代善系统的人丁最多,执政贝勒最多,其他贝勒难以与他抗衡。

第二位是四贝勒皇太极也具有很强大的竞争实力。四贝勒皇太极智勇双全,机警聪睿,而且善用权术,最重要的是他功勋卓著,是一位能争惯战的皇子,皇太极还是正白旗的旗主贝勒,天命五年以后深受汗父宠爱,岳讬、济尔哈朗、斋桑古(阿敏之弟)、德格类等贝勒,以及赫舍里·额尔德尼巴克什、都堂乌尔古岱等八旗高级官将,都与他关系密切,也曾誓言愿意为皇太极效劳。

第三位有可能性的竞争者是努尔哈赤的另外一位王妃阿巴亥所生的十二皇子阿济格。因为其母阿巴亥深受夫君宠爱,并且从天命五年三月起,就是后金国大福晋。因此早在天命六年正月,努尔哈赤与诸贝勒盟誓,表示今后子孙之中勿开杀戒之时,年方十六岁的阿济格就成为了后金八大贝勒中的一员,不久又荣任正白旗旗主。而且阿济格也确实非常骁勇善战,很小的时候就披甲随父出征,而且多次都以少胜多屡败敌军。另外阿济格同母的弟弟多尔衮拥有十五牛录,最小的弟弟多铎还是镶白旗旗主。所以阿济格兄弟三人拥有二旗,母亲阿巴亥又是后金国母,所以这个集团也颇有威力。但他们这个集团最大的弱点就是三人年龄不大,阿济格二十一岁,仅是一青年贝勒,多尔衮十三岁,多铎十二岁。

第四位就是阿敏,起初,阿敏也是虎视眈眈。但因他只是努尔哈赤的侄子,照理说是不能继承汗位的,但他身为镶蓝旗旗主,又在建立后金国过程中南征北战,屡建功勋,因此说后金国的建立,他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加之他的弟弟斋桑古和济尔哈朗,也是统兵辖民的“执政贝勒”,势力也不小,后因时局发生变化,主动放弃争夺汗位,反而成为其他贝勒争夺汗位争相拉拢的对象。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立门户 囚禁致死

天聪元年(1627 年)正月,皇太极任命阿敏为统军主帅,携阿济格、济尔哈朗、岳托、杜度等贝勒,率三万八旗劲旅往征朝鲜。阿敏率军一路烧杀抢掠,除了解除后金之忧毛文龙外,就是想试着攻占朝鲜,作为自己出外驻军之地。

如此阿敏试着拉拢小贝勒杜度,杜度是努尔哈赤长子褚英之子,褚英也是被努尔哈赤圈禁致死。结果杜度回绝了,“我何为与而同住?汗乃我叔父,我何为离去耶。”杜度的回绝,再加上众人的反对,阿敏留居朝鲜的想法没有达成,遂从众议,在与朝鲜国王盟誓后,率军还师。在后面的时间内,阿敏一直为“外藩”而努力着。皇太极因地位未稳,且首要目标不在阿敏,故一直未对阿敏动手,直到天聪三年(1629 年)。

天聪三年(1629 年)十月,皇太极会盟蒙古,并亲自统率满蒙军队入塞,一路上攻城掠地,连克遵化、滦州(今滦县)、迁安等县,并攻占永平(今卢龙)府。因某些原因皇太极决定撤军,然后留下阿敏等贝勒“率每牛录甲兵二十,往代驻守永平、滦州、迁安、遵化等处诸贝勒大臣及军士等。”这是皇太极常用的招——“打赢除外患,打输除内难”。

明朝方面则召集了关内山东、山西、宁夏、陕甘诸地援军,会同镇守与山海关的明将祖大寿,领重兵来攻后金所占关内四城。阿敏考虑到敌强我弱,又深处明军地界,根本守不过来,所以果断选择撤军跑路。阿敏率败师而还,皇太极只令军士入城,阿敏等贝勒及诸大臣则未令入城,命其于城外十五里处驻营,等待发落。然后皇太极会合诸贝勒商讨阿敏的处罚,因“弃城之罪”,再加上平日“关系”不太好,无一人求情,最后皇太极给阿敏定了十六大罪状,判阿敏囚禁致死,其镶蓝旗由其弟济尔哈朗统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贝勒   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   国政   乌拉   之子   太极   朝鲜   白旗   饽饽   天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